中国人群总膳食中链格孢霉毒素暴露水平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格孢霉毒素是链格孢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和腾毒素(TEN)等。这类毒素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以及谷物、油籽、果蔬等食品介质中。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链格孢霉毒素可导致人和动物急性食物中毒,并具有致过敏、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等风险,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制定了AOH、AME、TeA和TEN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分别是2.5、2.5、1500和1500ng/kgbodyweight。
  总膳食研究(TDS)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大规模人群膳食中化学污染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的通用、最好的方法。本论文在开发多类膳食样本链格孢霉素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人群总膳食研究的样本,开展中国居民膳食中链格孢霉毒素暴露水平研究,为制定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初步开展了链格孢霉毒素人群内暴露水平研究。具体如下:
  (1)建立12类总膳食样品中6种链格孢霉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痕量分析方法,不同基质方法回收率71.7%?114.0%,检测限0.0003?0.033μg/kg或μg/L,精密度0.3%?16.0%。基于建立的分析方法,开展了中国居民第五次和第六次总膳食样品中6种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水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膳食中存在链格孢霉毒素的普遍污染,总检出率为79.2%。其中,谷物和肉类检出率最高(100%),其次是蔬菜(97.7%),糖、薯类和蛋类(95.5%),豆类和水产(93.2%),酒类(90.9%),乳类(65.9%),水果(54.5%)以及水及饮料(52.3%)。从平均污染水平来看,水果类中TeA、AOH、ALT和TEN平均污染水平最高分别是21.95μg/kg、1.39μg/kg、0.70μg/kg和0.18μg/kg,薯类中ATX-Ⅰ平均污染水平最高(1.76μg/kg),糖类中AME平均污染水平最高(2.01μg/kg)。从对中国居民总膳食暴露水平的贡献来看,谷物贡献最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60%以上的省份AOH、AME的污染暴露水平已经超过了欧盟制定的TTC值;北京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第五次中国总膳食TeA的暴露水平超过TTC值。
  (2)采用液液萃取-干冰速冻转移浓缩的方法建立了尿液中5种链格孢霉毒素的痕量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检测限TeA、ALT、AOH、TEN和AME的LOQ分别为0.05、0.06、0.06、0.005和0.001ng/mL。回收率92.7%至103.2%,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5%。基于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人群的链格孢霉毒素的内暴露水平,2250个样本中96.2%人检出链格孢霉毒素,其中AME检出率最高(96.2%),其次是TeA(74.3%)。AME的内暴露平均值为12.5ng/kgb.w.,是TTC值的5倍,TeA的内暴露平均值为38.2ng/kgb.w.,低于TTC。
  (3)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建立了樱桃及樱桃制品中五种链格孢霉毒素痕量分析方法,方法灵敏度(方法的LOD和LOQ分别在0.001?0.020μg/kg和0.002?0.066μg/kg之间)高出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2~3个数量级。基于建立的分析方法开展了北京市市售的樱桃及樱桃制品污染水平研究,超过50%的样品中检出链格孢霉毒素,TeA最高检测含量为236.58μg/kg。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初步获得北京市樱桃消费数据,初步评估了樱桃消费摄入链格孢霉毒素风险,发现部分高消费量人群AME摄入水平有超过TTC值风险。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1998-2008年共11年的城市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按城市规模分类,小规模城市的相对专业化指数高,相对多样化指数低,大规模城市则相反;将城市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来分类,中部城市的专业化程度最高,东部城市的多样化程度最高。城市行政级别和城市发展路径联系密切。马歇尔的外部性和雅各布斯的外部性在不同地区城市的各个发展阶段均有所体现。  关键词:相对专业化指数;相对多样化指数
期刊
摘要:本文就就什么是循环经济、怎样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国家  作者简介:李斌(1966-),男,河南新乡人,新乡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循环经济的由来和发展  (一)什么是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趋严重。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
期刊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进程,赋予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跨时代的伟大意义。通过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一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防止政府公权对农民私权的侵犯,切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现代化;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
期刊
摘 要:“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战略步骤,而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供给和运营模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研究对于农村文化服务治理的研究偏重于文化的治理效应,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治理研究不足,相关实地数据和调研较少,无法满足现实治理需求。文化村建设是近年来河南省进行农村文化振兴的有益探索,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的新尝试。从地方政府、新乡贤、村民、热心
期刊
摘 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相较于其他垃圾处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要求高,资金需求大,政府在技术和财力方面都难以满足。BOT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减轻财政负担,且能有效解决项目在投建和运营方面的技术问题,因而被广泛应用。在概述BOT模式的概念、运作程序及风险形式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四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风险类型进行细致梳理,并从BOT协议签署、组织领导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及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摘 要:涉非互联网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关键在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基层探索实践,积极推动将实践创新转化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从解析涉非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原因入手,提出创新治理涉非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基层形成较为完整的涉非金融风险防控与治理体系,不断缓解乃至化解涉非互联网金融风险。  关键词:涉非;互联网金融风险;路径;形成原因;创新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经济衰退是一把双刃剑,既导致了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也使我国林业经受住了考验。我国林业通过调整产业组织和整合资源、提高林业技术和更新固定资产、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国内新兴行业、扩大就业范围等举措,实现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衰退;林业;威胁;机遇  作者简介:王广寒(1982-),女,江苏人,陕西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普洱茶树(Camellia assamica)的叶片中天然携带的内生菌参与了普洱茶制品生产的诸多过程,势必为普洱茶制品引入许多微生物源化合物。尽管我们对普洱茶树植物代谢产物及其保健功效已有了诸多了解,但目前国内外针对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菌及其微生物源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显示,茶树植物叶片具有丰富的拮抗性内生菌种质,故从新鲜普洱茶树叶片中勘探微生物拮抗型内生菌种质,利用其生物活性物质抑制腐败细菌和产毒真菌的增殖,是应对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同时,对于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菌及其活性代谢
近年来,肥胖和超重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膳食纤维作为一种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肥胖中的应用已经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此外,许多研究成果表明,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存在密切联系,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进而缓解甚至治疗糖脂代谢紊乱引发的疾病。谷物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谷类为主,建议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可见杂粮是人们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杂粮膳食纤维防治肥胖的研究大多是对某一种杂粮进行探讨,但不同杂粮膳食纤维之间的效果是否有差异,尚未见报道。本课题
全球胃病患者数量逐年升高,预计到2025年将达7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十一分之一。我国13亿人口中,胃肠病患者约占十三分之一,此数据高居世界前列。以上调查数据表明,胃肠道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胃肠病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但其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药同源食材及其相关健康食品对改善胃肠道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猴姑米稀、猴姑饼干是基于食药同源食材(人参、茯苓、山药、猴头菇等)开发的新型健康食品。因此,本课题拟以猴姑米稀浸膏、猴姑米稀、猴姑沙和猴姑饼干四种受试物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