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规划是当今中国较发达城市方兴未艾的潮流,本文的主要成果源自作者曾经参与的综合交通规划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交通率先开始由“发展中”向“发达”状态转变。国内客流量和物流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旅客和物流集散地的枢纽城市,公路的客货流量迅速增长。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客货运输体系尚未健全和成熟,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加之仓储、集散、中转和运输等设施落后,又造成了现有运输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适应客流和物流市场对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立融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性枢纽尤为必要,并以此为基础,协调不同层次、地区之间的枢纽功能,形成高效、便捷的网络,合理组织客货源,优化运输体系,减少车辆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参照国内外货运枢纽规划的理论成果,进行了与道路网规划融为一体的规模预测。同时对使用的软件EMME/2系统进行了简介,分析其强大的功能,并给出了具体交通预测示例。 其次,进行货运枢纽的选址、流量分配。鉴于目前国内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枢纽规划常常关注于客运枢纽的规划,很少涉及货运枢纽的规划,所以本文中所建立的枢纽选址模型参考以往各种物流中转站选址的数学模型,从路径容量限制、路径最短化、中转站点建设成本与相关运输成本最小化入手,多层次分析了中转站选址的必要因素,建立了相关最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法与示例。 最后,一改以往先有城市规划再有货运枢纽规划的模式,从城市枢纽规划反作用于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使得货运枢纽规划更具有前瞻性,以切实实情,从而建立了以货运枢纽评价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进行应用说明了在本次货运枢纽规划中所取得的较好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