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家庭经营仍为经营的主要方式,然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直接主体中的种粮大户,生产经营日益受到来自多方面、多种类及多种形式风险因素的影响,这些风险通过对种粮大户的产出、农业生产规模以及要素投入的影响,最终影响种粮大户收入的稳定与提高。因此,加强种粮大户经营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成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当前国内外种粮大户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研究基础上,对种粮大户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阐述,分析种粮大户经营风险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安徽省211户种粮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经营现状分析并找出经营风险的表现,进而进一步通过农业生产价值链的视角分析影响种粮大户经营风险的因素,最后对经营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总结概括。本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种粮大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实证分析,同时利用调研中的典型种粮大户进行案例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投入状况、外部投入状况、粮食质量因素、资本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状况、收益因素、农业配套设施条件、农业技术投入对种粮大户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有比较显著影响。其中种粮大户的土地投入状况、外部投入状况、粮食质量因素是当前影响较大的因素,占比达到64.6%,其他的因素影响程度合计达到35.40%。 (2)种粮大户的农业经营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种粮大户农业经营风险评价结果趋于相近。虽然大部分种粮大户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处于平均水平风险之下,但是部分种粮大户的风险值较高,引起差异扩大。(3)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种粮大户由于受到资金来源窄和市场销售价格优势不明显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流转土地产权不明晰以及设备条件弱问题导致种粮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困难较多,风险较大也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政府应针对当前种粮大户的风险制定相应扶持政策,降低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风险,提高种粮积极性。最后先从种粮大户视角分析种粮大户进行经营风险管理基本对策建议,再从政府及其他利益主体视角提出完善种粮大户经营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