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地区三分量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罩格气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主力上产区之一,具有很大的勘探前景。但本区有效砂岩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厚度薄,在垂向上分布分散,主要产层盒8段为典型低孔、低渗薄储层,受此特点的制约,勘探质量一直不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本区针对上、下古生界天然气已经开展过纵波二维地震勘探工作,在利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进行直接油气检测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暴露了勘探成功率不高的弱点。因此,本文引用了三分量数字地震勘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岩性和流体预测精度。着重讨论了转换波波场分离方法,共转换点提取方法、转换波静校正技术、速度分析方法、纵横波联合标定技术、联合反演等关键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转换波成像难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钻探井位的成功率。
  本文先从检波器的类型入手,利用实际资料,通过频谱分析、时频分析和CCP叠加处理方法,对数字检波器和模拟检波器的响应能力进行了对比和分折,并对检波器的功能和适用性给予评价,通过研究表明,数字检波器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首选检波器。接下来根据工区砂体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隐蔽性强,横向预测难等特点,在采集过程中,采用小面元观测,另外为了增加目的层的有效反射能量,压制干扰和嗓音,采用适当覆盖次数,进而确定本工区合理的观测系统参数。在处理环节上,本文着重讨论了波场分离方法,静校正技术、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等重要处理环节,初步形成了适用于苏里格地区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在解释方面,着重利用VSP地震测井或全波列声波测井中的纵、横波两种资料进行标定进而提高纵横波联合解释的准确性。
  本文所涉及的多波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在苏里格地区已经有了初步应用,应用实力表明多波技术在研究区是有效可行的。
其他文献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环节,是地震勘探的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的原始依据和工作基础,只有得到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才能对深层目的层进行精细的追踪解释工作,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因此采集阶段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面对复杂的近地表速度结构和地形以及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地震勘探变的越来越困难,复杂的勘探环境对地震波场、反射波同相轴等有很强的调制、畸变作用,并且静校正不准、静校正引起波形畸变等问题,还有
地球物理勘探中,分辨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提高各种勘探方法的分辨率就成了各国研究学者热门的研究的对象。各种勘探方法的改进或提出,或多或少都伴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对于某一种勘探方法,分辨率越高就意味着它能分辨的地下最小地质体的能力就越高,勘探的效果就越好。由于我国资源相对贫乏,提高勘探效率尤其重要。提高勘探方法的分辨率,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有限的资源的采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一种勘探方法分辨
学位
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东临大城凸起,西与霸县洼槽及马西一鄞州洼槽相邻,向南延伸到饶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带,向北以里坦断层与武清凹陷相隔。近几年来,文安斜坡带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带,油藏类型以岩性和岩性一构造油藏类型为主。为了解决研究区特殊构造、沉积所带来的储层预测难题,开展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技术以及对波阻抗体的处理解释研究工作。  地震反演主要有叠前反演和
学位
复电阻率法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电偶源地面电法勘探方法,是电磁勘探方法中唯一的能直接指示油气藏的方法。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查上,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工作区域内的局部圈闭或异常是否含油。提供钻探靶标,提高钻井的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风险和成本。该方法曾于1999、2000、2002年在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腹部进行过试验、试生产及大面积生产工作,2003年在克拉玛依九区浅层稠油油田应用初步反演和各类资
学位
随着油田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我国陆上油田现已大多进入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油田地质复杂性进一步暴露,非均质性严重,开采难度大。对于老油田而言,地下仍含有大量的剩余油,如何准确地描述剩余油的分布是当今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出现了一些研究剩余油的新方法,并且剩余油的研究已从单学科分析向地质研究、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测井方法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进行剩余油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准确、精
学位
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当前油气藏勘探的热点之一。建立合理的预测及评价方法体系是勘探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仅将地震信息单一的应用于常规的构造解释等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亟需借助于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展开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综合分析、油气藏分布规律等更深层次的研究。而基于地震信息及沉积学理论开展的沉积岩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为此类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
学位
四川盆地是一个富天然气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元坝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中国石化川东北天然气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实现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保障。在勘探开发的同时认识到,储层是制约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元坝地区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1]。因此通过对本区目的层段开展基于AVO技术的多种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对各种异常属性的敏感性进
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根据以往的钻井、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以及地震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等为理论指导,对塔河油阳BM(巴楚县和麦盖提)地区小海子组储层进行了预测;并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完成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筛选最优化的地震属性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预测;利用测井约束反演结果对储层进行追踪对比,落实构造.岩性圈闭并进行描述,最后,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和提出井位建议。  
学位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上后期沉积构造的影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易被泥质、砂子或灰岩角砾所充填,使得碳酸盐岩充填缝洞储层测井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充填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泥质颗粒较小、泥质的吸附性能较强,易将储层孔隙充填。且泥质的导电性高于砂岩、灰岩角砾,对测井值的大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含泥缝洞型储层的
学位
塔里木台盆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由于储层埋藏深,类型多样、变化大,分布复杂,成岩作用强,造成储层油气藏类型多样,在油气勘探丌发中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基于塔里木台盆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实用的缝洞储层参数计算方法。  复杂的孔隙空间结构、储集体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点给储层划分及储层参数计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毛管压力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