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例广西HIV/AIDS患者证候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西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日后深入开展广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打下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2年5月~2012年9月于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制定《艾滋病证候调查表》,收集符合标准的173例广西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常见中医症状体征,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频数、卡方检验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一、理论研究   对不同地区艾滋病中医证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云南地区、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河南地区以脾气虚弱为主,新疆地区以气虚为主,广东地区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多见。   二、临床研究   (1)收集临床上符合标准的HIV/AIDS患者173例,中医证候分类共分为39个证型,其中肝郁气滞证、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气血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中医症状体征部分67项,频次分布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多梦、夜尿多、乏力、小便色黄、腰膝酸痛、健忘、情绪抑郁、喉间痰感、咳嗽、烦躁。舌象中舌质淡红与舌质红多见;舌苔色白多见;舌苔腻多见;舌边齿痕、舌上瘀斑多见。脉象中弦脉、滑脉、细脉多见。面色中面色正常、面色萎黄、面色晦暗多见。   (2)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出能够反映173例HIV/AIDS患者群体中医证型的症状群组合类别。第1类:咳嗽、咳痰、喉间痰感、口渴、咽干口燥、咽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头重、头痛、耳鸣。第2类:健忘、情绪抑郁、不寐、烦躁、口臭、口腻、畏寒、口苦、易感冒、神疲、乏力、口淡。第3类:脱发。第4类:自汗、盗汗、皮疹。第5类:肠鸣、小便色黄。第6类:腹胀、腹痛。第7类:关节疼痛、呃逆、胸闷、气促、心悸。第8类:多梦。第9类:口疮。第10类:五心烦热、消谷善饥。第11类:齿衄。第12类:夜尿次数。第13类:体重下降、纳呆。第14类:小便清长。   结论:对173例广西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发现:173例HIV/AIDS患者中,症状体征以多梦最多见,其次为夜尿次数多、乏力。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其次为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气血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116例AIDS患者其症状体征以夜尿次数多为主,其次为多梦、乏力。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湿热内蕴证、肺脾气虚证。57例无症状HIV感染者中症状体征主要以多梦最为多见,其次为夜尿次数多、乏力。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其次为脾气虚证、气血两虚证。通过证候聚类得出中医证型分为阴血两虚兼痰热阻肺证、肝郁化火兼脾肾气虚证、肺气郁痹兼心阳不振或兼瘀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神不宁证、肾气虚证、阴虚火旺证、脾虚证。
其他文献
目前全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有钳工专业,但各校钳工专业因地理环境、学生素质、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的不同而使有钳工专业的职业学校在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中职钳工专业因为教学成本底、实践耗材少、就业口径宽而深受学生家长的青睐,也因此而深受职业学校和社会的欢迎,尤其是工业发达省份对钳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旺,追求的层次更高。我校地处江苏南京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长期以来,众多企业与我校建立联
摘 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按照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并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学,但旧的教学观念的沿袭与惯性的冲击依然影响很大,老师们依然用处理传统教材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下。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效果 教学效率    新课改如雨后春笋在人们的期盼中悄然萌芽并得以蓬勃发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校作为第一批新课改实验者,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新课程
新教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提倡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做学习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完成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因此教师作为新课标理念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目的,完成高中新教材改革的宗旨和目标,获得数学教育的成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适应变化的形势。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所
摘 要: 关于语法性属问题的讨论,已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本研究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语法性属问题进行研讨。关于语法性属划分原因问题的讨论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语法性属的相关研究,然后提出了女性主义理论用以研究语法性属问题。语法性属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无法取得统一见解。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初步结论:语法性属是对社会性别的象征;语法性属对社会性别的象征是由男人规定的;中性词的出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