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称“统编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自读课文是连接教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自觉性与自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先学后教”主张在学生充分自学、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针对性的导和教,这与自读课指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不谋而合。“先学后教”在自读课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加深师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在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自读课文教学展开研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学生“先学”的内容、任务及形式,以及教师“后教”的策略,从而为自读课文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展开文献综述,阐明研究的内容及方法,重点对“先学后教”、“自读课”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从课程标准、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以及发现式学习、建构主义、启发教育中分析“先学后教”运用于自读课文教学的依据。第二章是自读课文教学现状研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课例分析发现,当前自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助读系统、小组合作低效以及课外自主阅读不落实等问题。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开展“先学”的策略。应以文本、助读系统、辅助资料为内容,通过主动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先学”任务,展开自学。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后教”的策略。课上,教师应该要收集问题,整体把握;组织分享,适时点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课后,教师要总结方法,帮助学生联通教读课与自读课,完成方法的迁移;拓展延伸,帮助学生贯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