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上海公共租界(1843—1945)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历史上溯自1843年,结束于1945年,长达一百余年。其中,上海的租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最具有典型意义。“租界”是殖民主义体系的一种样态,因此具有殖民主义的一般性特征。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参与了中国租界发展史的全过程,它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具备的特点,是本文试图研究和解答的问题。1843年11月,英国取得了在上海的租地权,开始在上海划定居留区,同时美国也要求在居留区内获得租地,从此开辟了上海租界的历史。1845年,英国领事同上海道正式形成《上海租地章程》,取得对居留区的专管权力,法国也起而仿效。美国的立场是一方面反对英法等国在上海租界的专管权力,另一方面亦想为本国争得专有区域。1848年,经上海道批准,将虹口开辟为美国的居留区。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到上海地区,列强以“防卫”为名,在居留区内组建了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居留区由此演变为“租界”。嗣后,经美国公使蒲安臣的策划和促动,美租界在划定范围之后,于1863年正式并入英租界,成为“公共租界”。公共租界的建立,表明美国从始至终都参与到列强在中国谋求租界的活动之中,并且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有分歧的话,美国也只是反对英法在其居留地享有专管权力。美国同英法等国的分歧反映了作为商业帝国的美国所追求的开放原则。据此,美使蒲安臣为美国政府所谓“合作主义”外交政策确定了原则基础,即所谓“反让与地主义”。其内容为:“不干涉中国政府对其百姓的管辖”以及“保证中华帝国的领土完整”。该项宣示固化在他代表中国同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之中。至此,美国对上海租界的政策初步成形。为了保持同列强的“合作”,美国的“反让与地主义”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倒退,其在华权益也在不断增长。在1869年9月批准的新土地章程中,不但取消了“华人参政”的内容,强化了工部局对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而且承认了美国一直反对的法国租界的专管权力。更有甚之,美国还积极参与了租界内会审公廨的筹建,对中国的司法权横加干预。其他如过兵权、征税权、筑路权等问题,美国也多有介入。美国还多次向中国当局提出扩展上海租界的要求,导引了上海乃至全中国境内的外国租界的“世纪大扩张”,这些活动,美国均积极参与。由世纪大扩张引起的列强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遂有“门户开放”及“保存中国”政策的提出。进入20世纪以后,面对列强利用日俄战争之机要求中国领土让与的危局,美国不断修订和引申其门户开放的政策原则。1905年美国发出新的“门户开放”照会,重提“维护中国完整”,强调“无意在中国保有领土权利或控制权”。1908年,美国又宣称“支持中国的独立与完整”。1922年,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力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中国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这在之前的表述中是没有的。在美国的坚持下,此原则写入了《九国公约》。这一时期,美国逐渐强化了在租界问题上的立场,发出的声音也日见清晰明朗。但是,相比之下,美国在行动上仍然保持其一贯的逡巡游移、首鼠两端的姿态,没有放弃对中国主权的蚕食。如不断要求扩充租界、加强租界的筑路、征税、防卫、治安和司法等权益。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要求各国放弃在华租借地的主张,美国虽然不反对,但它又不愿开罪英日等国,导致此事未能取得任何成果。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迫于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美国在归还会审公廨的问题上的态度才有所松动,由拒绝归还转为赞同重开有关问题的谈判。1926年8月,中国与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改设为临时法庭,法庭庭长及推事由中方任命,公廨名义上归还中国。1926年起美国同其他主要相关国家一起在改组工部局董事会问题上有所让步,并渐次放弃了上海公共租界部分其他特权。七七事变后,美英上海公共租界受到严重侵犯,美国不得不重新审定其对华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上海公共租界,美国的租界特权和利益已经被消泯殆尽,维持上海公共租界的存在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民众已经为废除不平等条约及收回租界进行了持久的斗争,美英已经意识到放弃租界将是惟一的选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浴血奋斗为战胜法西斯国家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因此,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美国只能选择“放弃租界”。在此情势下,美国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最终决定解决租界问题,放弃了上海公共租界及其在租界特权。1943年1月11日,美英分别同中国政府订约,将上海公共租界管理权归还中国。1945年11月,上海市政当局正式接受公共租界。美国的政策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旨就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使中国成为其一直谋划的开放式帝国的组成部分。保全中国的表面上的统一,保存中国作为政治符号的行政实体,是保证美国在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美国既不允许列强强行肢解中国,也不愿看到中国实现完全的独立,其目的就是保持美国对中国局势的绝对控制力,企图起到维持中国这个天平保持平衡的砝码作用。美国一方面参预甚至推动了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严重破坏了中国行政、立法、司法主权;另一方面,又宣称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主权的“完整”。美国政策的两个方面从表面上是对立矛盾的,但实际上却在美国的运作下表现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质上都是服从于“美国的利益”这一根本原则。它可以通过破坏中国主权来为美国利益的扩展开路,而一旦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扩张侵犯了美国的商业利益时,就搬出“维护中国主权完整”这面招牌,既赢得了中方当局和人民的信任,又可保持自己在中国的有利地位。美国的上海租界政策言行错位的现象反映了美国外交深深潜藏的内在悖论。美国外交经常会显现出理想主义的追求和美国价值观的张扬,但是美国外交还含有对国家利益的考量,它的另一维度是贯穿美国历史的扩张意识。由此,美国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中,埋下了互相背离的两种因素:“民主”与“扩张”。在美国人所精心编织的“美国梦”中,实际上分裂为“民主梦”和“帝国梦”,它们之间的逆反关系困惑和纠结着几代美国人,在他们看来,追求帝国扩张,掠夺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不顾一个民族的自决权而把统治强加给他们,同美国人历来标榜和引为自豪的民主传统是背道而驰和格格不入的,为此,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有关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的大辩论。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对华租界政策,恰恰就折射出这种决策上的背反性质。
其他文献
启蒙运动是人类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启蒙之后,人类开始由“前现代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受现代性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习惯都较前现代发生
目的:本论文以桃金娘科蒲桃属药用植物蒲桃(Syzygium jambos var. jambos)茎为对象,分离和鉴定其化学成分,为阐明蒲桃药效标示性化学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层
运用艺术分析与图像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克拉克瓷开光装饰、中国本土开光装饰以及伊斯兰开光装饰三者之间异同点的比较,发现克拉克瓷开光装饰与中国本土开光风格炯异,而与
目的:观察足阳明经穴埋线对面部皱纹皮肤的作用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美容门诊的65名面部皱纹皮肤的女性患者,应用足阳明经穴埋线疗
内部控制是现代组织的重要特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拉开了高等学校建构内部控制的序幕。但当前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
目的:观察英平系列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方法:按中医辨证组合使用中成药,结合血疗、钙疗、免疗等治疗患者105例,疗程1年。结果:显效70例(66.67%),有效
<正>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要基于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即"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对学生的困难与障碍估计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南唐道教在内容上主张内道外丹,这是道教外丹术向内丹术发展过渡的重要理论;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浓重的巫觋色彩,则前承李唐,后接赵宋,可以看作是后来宋朝极端迷信的前奏。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企业界需要掌握的关键管理策略之一。因为在技术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企业可获得绝对竞争优势的方式越来越少,牢牢把握企业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有疗效优势,发挥这个优势的总则是辨证论治,三个关键是“胃气为本”,“处处顾正”和“意疗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