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股实债”的法律性质研究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股实债”是兼具股权和债权特征的一种投融资方式,集合了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两者的优点,实现了投融资方、目标企业及其股东多赢的积极局面,在商业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明股实债”的相关纠纷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名实争议,即“明股实债”的法律性质究竟是股权投资关系还是债权债务关系。目前司法实践对“明股实债”要么认定为股权关系,要么认定为债权关系,而且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但法律关系并不一定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的定性可能都无法涵盖融投资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非要对股权债权进行区分,那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和投资人是否参与经营管理就是关键的两个判断因素,投资人是否对外公示股东身份、投资收益是固定还是浮动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明股实债”是股债融合的典型表现形式。刻意将“明股实债”认定为债权投资或者股权投资,与“明股实债”的灵活性、复杂性不相契合。对待“明股实债”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投融资双方的意思自治,回应商业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在股债融合的大趋势中去重新认识“明股实债”,突破股权、债权的局限,以更富有弹性的姿态和思路塑造“明股实债”的创新之路。
其他文献
随着金融互联网化不断向纵深发展,支付行业电子化的普及,支付与经济融合进入国家化的新阶段,传统的支付理念和结算方式正在被“移动支付”逐渐改变,从而进一步引领实物货币向虚拟货币的金融变革。而移动支付产业中的一些机构,如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机构等已经开始在此领域做出行动,开展战略布局,已经抢占了一定的市场。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和挑战,各大商业银行都期望搭上移动支付这辆和谐号,通过业务创新、加强合作等方式,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我国中央政府顺应当前的形势,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性战略,其中,创新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业是把创新思维转为现实创造力的过程。在此背景下,创业者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其中资金是创业中最主要的资源之一,解决创业者的资金问题是实现双创战略目标的首要前提,但是创新创业企业(以下简称“双创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
由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不约而同地加入到教育市场的竞争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需求也产生很大变化,大量的职业教育机构因此遇到了营销瓶颈,面临着竞争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考验。由于消费者的选择面越来越广,学员在考察教育机构时会更加细心地对比,只有在所有细节上都足够完美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教学水平的选择条件越来越苛刻。职业教育机构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拓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地都试图借助旅游业的元素,集聚乡村发展人气和活力,从而探索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传统农业已经不可持续,越来越多的地方期望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一切皆可游”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接受。“农业+旅游”,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乡村旅游的一个模式。本文从农旅融合角度出发,重点回答了“苏北革命老区——涟水县南集镇,是否适合走农旅融合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农旅融合乡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了2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以湖北省为例,像汉口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近些年实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环境变化与目标市场均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营销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银行及其零售业务的发展在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版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研究、剖析和推动社区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形式和研究对象之一,更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产业内贸易体现了国际贸易参与国的国际分工形式、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为贸易双方带来福祉。因此,本文聚焦产业内贸易这一贸易类型,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与国际分工形式进行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不断增高,且出现了中国对美国存在高技术产品贸易大额顺差的“反比较
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面临了2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在国家政策上国六排放的压力,以及行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双重挑战。仍在蔓延的新冠疫情和行业的激烈竞争,F汽车公司其高离职率的背后,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被逐渐放大。本文将以F汽车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全面薪酬模型为理论基础,进行方案的优化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薪酬激励相关理论,阐述了全面薪酬相关的研
近年来,对赌协议在我国重组上市、并购、融资等资本交易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践中,部分企业迫于完成对赌条款,通过不当手段去粉饰财务报表进行财务舞弊,陷入“对赌陷阱”。因此,针对ST百特签订对赌协议诱发财务舞弊的案例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选取了ST百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对赌协议及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与概括,为后文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S
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推波助澜,跨国经营浪潮席卷全球。具有庞大经营规模的企业为了突破日益凸显的经营管理局限,开始推行财务共享实践。许多国外企业将经营版图扩张到中国,财务共享概念在我国迅速传播,开启了国内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索时代。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只着眼于基础核算型财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再适应当下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企业急需打造一个业务财务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平台,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预测识别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通过虚增收入、虚增资产、虚减费用等多种手段,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违规“美化”,此类行为侵犯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违反了我国相关监管法律,一些著名的案例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因此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识别就格外重要。国外由于资本市场的成熟对于财务舞弊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已有许多成果。在财务舞弊的动因方面,有著名的“冰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