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既有企业,新企业存在新进入缺陷,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政府支持不够与顾客认可度低等合法化门槛和不利成长障碍,而遭遇很高的死亡率。因此,新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竞争姿态,如何解决顾客认可度低以及如何处理政府网络关系等对于新企业克服合法化门槛实现成长就至关重要。 本文整合制度理论、市场导向、互动导向、政治网络、种群生态等理论视角开展了新企业合法化成长的实证研究,重点回答三个理论问题:竞争导向如何通过合法化过程促进新企业成长;基于顾客视角的互动导向如何通过合法化中介过程,促进新企业成长;中国情境下,政治网络如何影响新企业合法性获取。基于110份新企业的有效问卷,通过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第一,竞争导向作为一种市场手段通过组织合法化的中介过程影响新企业成长。本文结合制度理论与市场导向视角,验证了组织合法性在竞争导向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完全中介效应。这说明新企业需要提升竞争导向,并通过竞争导向行为的合法化来实现稳健的成长。 第二,互动导向型市场行为通过组织合法化的中介过程影响新企业成长。本文整合互动导向与组织合法性视角,提出并验证了互动导向行为经由组织合法化过程进而影响新企业绩效的中介模型假设。这些结果说明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新企业既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升互动导向水平,发挥其与顾客沟通的作用,也要注意通过这些互动平台提升组织合法性,克服新企业合法性门槛,进而实现成长。 第三,本文检验了政治网络对于互动导向与组织合法性的权变影响,发现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受政治网络的负向调节影响,而互动导向整体构念、顾客概念、互动反应能力以及顾客价值管理等与组织合法性关系表现出稳健性。这说明在中国情境下,整体上互动导向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在不同政治网络关系情境下比较稳健,显示出互动行动对于组织合法化的稳健且重要的作用。同时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受到政治网络的权变影响,说明政治网络对于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相较于其他企业,具有强政治网络的新企业,可以借助政治网络获得一定的成长资源和缓冲制度压力。他们依赖顾客参与式互动获取合法性的市场动机与行为下降,并表现出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强度上的减弱。 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长期以来,市场导向研究聚焦于市场导向整体构念与既有企业绩效间的直接因果联系、调节关系;或者市场导向先决条件的作用等。对于市场导向的转换过程缺乏了解。一些研究者已经提出应该分别考察市场导向各维度,比如一些学者提出顾客导向维度的主导效应的存在,可能消弱了其它市场导向维度重要性的揭示。新近提出的互动导向研究也局限于战略营销领域探讨顾客互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这些市场导向与互动导向研究局限于经济理性,而忽略了合法性等规范理性对于新企业成长的解释作用。通过整合市场导向、互动导向、政治网络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检验了竞争导向对于组织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并通过合法化中介过程影响新企业绩效,补充解释了种群生态等视角。与传统种群生态理论将竞争与组织合法性视为构成种群生态的两个起相反作用要素的认识不同,本文研究说明竞争与合法性并非一把“双刃剑的两面”,新企业可以利用竞争导向,提升合法性,并进而促进新企业成长。第二,检验了组织合法性在互动导向及其维度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互动导向向新企业绩效转化的合法化过程机理。第三,检验了政治网络在互动导向及其维度与组织合法性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仅支持了政治网络在顾客授权与组织合法性关系间的负向调节作用。这说明在制度不断健全的转型过程中,互动导向的市场作用可能日益重要,政治网络对于新企业合法化成长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反应在以互动导向为特征的市场活动中。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问题,并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论文研究过程与整体架构安排。第二章为文献述评。主要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分析,阐述合法化视角对于解释新企业成长过程的重要理论意义,以及整合多种视角解释新企业成长的必要性。第三章为理论与假设。围绕研究问题与内容,基于严谨的理论推导,提出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第四章为研究设计。着重介绍本研究的样本选择与回收过程,变量测量,信度、效度以及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并简要说明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原理。第五章为数据分析与结果。进行变量均值、标准差、相关分析以及层级回归分析,检验理论假设,并汇报结果。第六章为讨论与结论。重点讨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启示,指出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并得出一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