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胃镜表现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粘膜破损,出现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烧心、泛酸、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等。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Barrett食管三者统称为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认为RE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主要是由于食管本身抗反流防御机制的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并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内脏高敏感性和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有关。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吐酸”、“胃痞”、“噎膈”等范畴。中医学对RE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许多医家在治疗上总结了重要的经验,对于RE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研究目的:西医对于RE的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的特点。中医在改善症状方面显示出特色和优势,取得等同甚至优于西医的治疗效果。但国内尚缺少统一的中医诊断分型标准。因而,运用文献并结合临床病例调查的方法,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可为今后建立统一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治疗标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归纳、总结及分析1997年—2007年近十年RE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对临床上108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调查,得出本地区RE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合文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一、文献研究:文献调查共得出十五个证型。前十个证型的分布依次如下:肝胃不和(37.64%)、肝胃郁热(17.63%)、脾胃虚弱夹杂寒热(7.66%)、脾胃虚寒(6.29%)、脾胃虚弱(5.76%)、脾胃湿热(5.31%)、痰热互结(5.05%)、痰气交阻(3.68%)、胃阴不足(3.10%)、瘀血阻络(1.77%)。二、临床研究1.发病年龄与性别:RE发病在性别上无明显的差异,但在发病年龄上以40-50岁最高,其次是50-60岁,30-40岁次之,18-30岁最低。2.临床调查共得出十个证型,其分布依次如下:肝胃不和(26.85%)、肝胃郁热(25.93%)、脾胃湿热(14.81%)、脾胃虚弱夹杂寒热(9.26%)、脾胃虚弱(5.56%)、痰气交阻(5.56%)、脾胃虚寒(4.63%)、胃阴不足(2.78%)、瘀血阻络(2.78%)、痰热互结(1.85%)。3.症状频率:RE患者常见症状出现频率居前十二位的依次为:嗳气、反酸、口苦、胸骨后灼热、胃脘灼痛、胁肋灼痛、心情抑郁、心烦易怒、胁肋胀满、胃脘胀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提示其与肝、脾、胃关系密切。4.舌象与脉象:舌质的前三位是红舌、淡红舌、淡白舌;舌苔的前三位是薄白苔、薄黄苔、黄腻苔;脉象的前三位是弦数、弦、滑数。舌脉结合提示RE发病与肝郁、湿热因素密切相关。5.文献调查与临床调查的RE的主要中医证型基本一致,但在各个中医证型的具体分布上存在差异(P<0.01);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6.RE胃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胃镜下A、B、C、D各级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级以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三证为主;C级以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瘀血阻络四证为主;D级只出现在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瘀血阻络三个证型中。胃镜下分级的中医虚实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级以实证为主,C、D级以虚证为主。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与临床调查得出的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中医证型相一致,具体分布存在差异。临床调查得出的证型分布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夹杂寒热>脾胃虚弱>痰气交阻>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血阻络>痰热互结。2.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实证为主,虚证次之,虚实夹杂证比例最小,肝胃不和与胃郁热所占比例最大。其临床主要症状与肝、脾、胃关系密切。舌脉提示发病与肝郁、湿热相关。3.反流性食管炎胃镜下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揭示了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特点。疾病初起时以邪实为主,以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为多,兼有痰热交阻、痰热互结;随着疾病的发展,中期虚实并重,脾胃虚弱夹杂寒热证的比例增大;后期则以正虚为主,包括脾胃虚弱、脾胃阴亏、脾胃阳虚、瘀血阻络。
其他文献
反馈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伴反馈作为教师反馈的一种补充,对培养学生的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同伴评价策略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动力、自
高校创业教育重在培育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营造高校创业文化,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已开展十余年,但是进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作为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工具,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因此,本研究将美国社区学院的创业教育课
红薯茎叶是红薯作物生产中的主要副产品,是众多红薯主产省份大量生产的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年产红薯茎叶一亿吨以上,但目前一般多用作禽畜饲料或作为废弃物被抛弃,其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风险保障。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的变化、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运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渠道。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学
本论文针对人教版新课标中学地理实验教材中农业地理知识及其教学策略设计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中学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知识组成及其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业地理教学设计
为了快速有效辨识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指导故障抢修工作,文章基于海南电网分布式故障行波监测系统及其收集到的故障电流行波,运用时域特征分析和频谱分析对其特征进行识别,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
农村水利是我国水利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水利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我国水利事业和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重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