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由ANCA介导的小血管炎,其特征性病变为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可累及多种器官和组织,其中超过75%的患者有肾脏受累,是引起中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小血管,因此评估肾间质小血管病变同样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不同程度肾间质小血管病变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行肾活检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共186例,收集每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肾活检病理指标等。将肾血管病变(renal vascular lesions,RVLs)定义为肾间质的小动脉出现内膜纤维性增厚和/或玻璃样变。根据血管内膜纤维性增厚的程度及是否存在玻璃样变进行评分,依据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基线时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肾血管病变程度与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发生肾血管病变的因素。将终点事件定义为死亡或进入终末期肾病,随访1年,采用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随后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或进入终末期肾病的因素。结果18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中无RVLs组23例(12.36%),轻度RVLs组 72 例(38.71%),中度RVLs组 65 例(34.95%),重度RVLs组 26 例(13.98%)。186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91例(16-8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84例(45.16%),糖尿病16例(8.60%),心血管疾病23例(12.37%)。重度RVLs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轻度RVLs组和无RVLs组患者(P<0.05)。重度RVLs组患者较中度RVLs组、轻度RVLs组和无RVLs组患者的收缩压更高(P<0.05)。重度RVLs组、中度RVLs组以及轻度RVLs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血沉水平均显著高于无RVLs组的患者(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则低于无RVLs组(P<0.05)。重度RVLs组患者的大致正常肾小球比例明显低于中度RVLs组、轻度RVLs组和无RVLs组患者(P<0.05)。重度RVLs组患者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的比例明显高于轻度RVLs组和无RVLs组患者(P<0.05)。重度RVLs组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积分明显高于轻度RVLs组和无RVLs组患者(P<0.05)。根据是否存在RVLs,将患者重新分为两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eGFR、收缩压、血沉、肾小管萎缩积分、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积分、肾间质纤维化积分均是RVL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临床实践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肌酐和血沉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发生RVL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95%CI:1.001-1.011,P=0.028;OR=1.021,95%CI:1.005-1.038,P=0.012)。随访1年后,54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0例患者缓解后复发,3例患者无缓解,42例患者失访,39例患者进入透析,29例患者死亡。我们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死亡定义为终点事件,通过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VLs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血肌酐、血尿酸、eGFR、收缩压、舒张压、尿红细胞计数、补体C3、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RVLs、大致正常肾小球比例、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比例、纤维性新月体比例、肾小管萎缩积分、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积分、肾间质纤维化积分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或死亡相关。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临床实践情况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HR=1.003,95%CI:1.001-1.004,P=0.002)、尿红细胞计数(HR=1.001,95%CI:1-1.002,P=0.008)、BVAS(HR=1.152,95%CI:1.058-1.253,P=0.001)和RVLs(HR=6.6623,95%CI:1.068-41.573,P=0.042)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RVLs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血肌酐、eGFR、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血沉、大致正常肾小球比例、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比例、肾间质纤维化积分等临床病理指标反应;其中血肌酐和血沉水平是影响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发生RVLs的独立危险因素;RVLs的存在是导致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死亡或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尽早干预RVLs的进展可能改善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