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主传动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因此,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非常急切,风能是目前开发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在风电机组中,由于风速是变化的,因此齿轮等传动部件所承受的转矩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因此,齿轮箱及轴承故障时间最长,而且所需的维修成本也最高。近年来,液压型风电机组逐渐引起关注,但其传动效率较低。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的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采用机械液压混合传动系统,通过对行星轮系合理的配置及合理的控制策略,使大部分能量直接经机械齿轮传递,少部分并且波动的能量经液压系统传递。这样在保证实现风力机功率控制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保证整个传动系统的效率,而且减缓传动系统的转矩波动。论文通过五个章节对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五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主要介绍课题的背景,国内外风电的发展现状及风力机技术现状,并介绍混合型风电机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对机械液压混合传动原理进行分析,证明了其应用在风电机组上的可行性;然后对现有风电机组的各个阶段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结合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的特点制定其在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控制策略。第三章主要对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得出,在实现风力机功率控制的前提下,该风电机组不仅可以保证整个传动系统的效率,而且减缓传动系统的转矩波动。第四章主要对机械液压混合型风电机组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硬件选型、PLC控制程序设计和上位机LabVIEW程序编写。通过试验可得:该机械液压混合传动试验台在空载情况下通过调节泵的排量,能够很好地维持发电机转速稳定在额定转速;在离网运行情况下通过调节泵的排量可以实现发电机的恒频运行;并且该机械液压混合传动系统具有一定的吸收转矩波动的功能;与纯机械传动相比,该机械液压混合传动系统传动效率并没有降低太多,并且有较高的传动效率。第五章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课题之后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精密滚珠丝杠副作为航天应用中重要的直线传动元件,对其承载性能和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弹塑性理论、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重点研究了特殊工况下滚珠丝杠副的承载性能、运动特性和返向器设计等方面。本文首先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弹塑性接触模型,推导出了计算弹塑性变形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滚珠丝杠副承载性能的因素,并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的有限元接触模型。通过理论求解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发生塑性变形的临
近年来,电脑横机以其在提高毛针织产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深受生产企业的青睐,电脑横机编织工时是毛衫生产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与排期、生产报价与成
液压电机泵是将浸油电动机和液压泵集成在一个壳体内的新型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电动机和液压泵共用同一根轴,省去冷却风扇,由油流冷却,转轴无外伸、无需动密封,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等优点。本文以电机泵中浸油电动机为研究对象,考虑缩小电机定子外形尺寸,以获得更紧凑的液压电机泵,设计出了液压电机泵八边形电机。针对液压电机泵圆形电机和八边形电机进行电磁特性和温度场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内
对于纺织品而言,良好的自清洁性能对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功能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非织造布已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常用纺织品,开发具有自清洁的非织造
学位
随着机械部件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对部件的防腐蚀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镀铝锌板具有独有的双重保护机制,所以镀锌板具有高腐蚀性能力且经济实惠,因此广泛应用于门
磁流变阻尼器因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汽车悬架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部分搭载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车型都是基于传统控制方法,而磁流变半主动悬架
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及降解前后力学性能变化对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生物医学中对可降解医用材料的要求是既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又要具有良好的生物
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影响结构性能的不确定因素,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是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并获取高性能、高稳健可靠性结构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虽然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围绕机械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现有研究在求解基于区间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时往往是通过引入罚因子、正则化因子等将区间模型转换为确定性模型,并通过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