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传播理论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人设想,未来人类的种种行为都可以由机器代替完成。上世纪末,不少社会学者纷纷使用“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等词汇来描述当代社会。然而,贝克、吉登斯、拉什等学者却在繁荣中看到了危机——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风险是个人或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和认知。它源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人为决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卢曼、吉登斯等都曾对风险社会进行过理论建构。风险传播的概念由风险社会而来,指在利益团体之间传播风险的程度、重要性和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行为与政策。这里的利益团体包括大众媒体、企业、政府、公众、专家等多方。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对于世界的想象主要由媒介来构建。因此,受众对于风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有关风险的议程设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风险社会和风险传播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为全文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简要分析风险社会中的人际传播,从风险社会的视角分析风险社会中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分析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播,阐述了大众媒体进行风险传播的必要性、大众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负面影响。大众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心理疏导系统、文化建构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在风险认知、风险沟通、风险规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媒体在进行风险传播的同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也在不自觉地隐藏或放大风险,从而建构出新的风险。海南毒香蕉事件、纸包子事件等,都是由于媒体的不当传播造成了社会恐慌心理。第四部分将笔墨多放在风险传播的经典案例及其分析,三鹿奶粉事件透露了媒体在外部权力、企业金钱中对公共利益和公民健康的无视。风险初期,企业和媒体不但没有为公众揭示风险、提出警报,反而联手隐瞒问题,最终造成更多的婴儿和家庭成为受害者。反观1984年的美国强生泰诺事件,强生公司在突发事件中对事态的快速处理、对公众的知无不言、对社会的高度负责使得它不仅没有被危机打垮,反而树立了更加良好的企业形象,占领了更多市场。最后一部分将风险传播的主体分为公众、媒体和政府、企业等机构三部分,分别提出建议。本文力求对风险传播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重点在于用风险视角看待风险社会中的传播现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媒体、公众和政府在风险传播中的得与失,力图在社会现实与我国传播现状间找到结合点,从而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不作为犯罪理论中,以先行行为为核心的作为义务来源在刑法学界历来存在争议。围绕先行行为基本理论问题,国内外学者存在迥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先行行为问题的提出是司
<正>ThyssenKrupp Krause有限公司是位于德国Bremen的全球性企业。该公司在整条流水线上使用康耐视的视觉技术来优化产品的质量控制,因此在质量和成本效益方面都体现出了重要
汽车换挡困难影响汽车性能的发挥和正常驾驶。文章从离合、离合操纵、变速器及变速操纵4个方面分析了换挡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法,提出了可行的评价
矿山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和工业区域,其地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复杂性及动态性。矿图是煤矿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也是矿井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
针对Zn-Al系铸造合金,研究了一种熔炼新工艺,即热速处理。该工艺处理的ZA27和ZA42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晶间腐蚀、缩松和底部缩凹缺陷大大减少。新的处理工艺,使合金的组织细化、成分均匀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伴随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向大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常州大学城地处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首家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大
目的:近年来,慢性咳嗽作为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越来越受到广大儿科临床医生的关注。由于其病因庞杂,误诊误治率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系
目的:比较慢性疼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抑郁、焦虑症状水平,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不同疼痛特征(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慢性疼痛各维
传统观念认为植物源农药是低毒、安全、无公害的农药。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本文选用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蛇床子素五种植物源农药,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
城乡二元结构是工业化前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几十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被固定化、制度化,演变成了城乡二元体制。进入新世纪,城乡二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