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楼市:「金九银十」不再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准备复苏」渐入「无准备寒冬」
  
  大陆楼市在高歌猛进数月后终于放慢向上的脚步,这是拐点到来的预示,还是楼市上涨乏力,需要「喘息一时」再往上?而台湾地产首次来大陆推销土地,似乎又为大陆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大陆8月房价涨幅扩大,多项指标继续好转,但销售面积却连续两个月下降。这预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很难再现,楼市拐点已为期不远。
  
  
  大陆楼市或由「无准备复苏」渐入「无准备寒冬」
  
  有专家认为,目前大陆经济形势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经济调控政策已经不需要房产投资的「保驾护航」,因此针对大陆房价的相关政策导向已经由支持转为抑制,房价拐点必然出现。
  事实上,当下关于大陆楼市发展态势各家观点莫衷一是。在房价上涨指标转好销售面积却下降的尴尬对垒中,关于楼市拐点能否到来、何时到来的讨论不绝于耳。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由于2009年春天以来成交量的大幅攀升让房价快速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购房者的需求。与此同时,房地产还面临着不太乐观的资金环境——国家信贷政策由上半年的「宽松」转为下半年的「适度宽松」之后,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也会因此而被部分遏制。
  更重要的是,上半年的「无准备复苏」让很多开发商措手不及,而在经历了成交量连续几个月持续走高的态势之后,下半年可销售面积大量减少。需求的观望、供应的不足,都预示着大陆楼市会在未来进入一个观望盘整期。以上海为例,从2009年8月31日至9月6日止,上海一周商品住宅成交4912套,成交面积为52.70万平方米,与上周相比下跌0.43%。8月,上海市成交面积一直在盘整震荡,9月第一周,成交面积继续表现环比下跌趋势。对此,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成交量下滑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新增供应量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价格始终高企,使得市场购买力受到限制。」
  从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而言,关于房价「拐点」的说法并非主观臆断。从来都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特别对于股市、楼市等具有投资属性的市场更是如此。而大陆的房地产牛市始于1998年的房产改革,持续上扬11年从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盘整。这一波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受到短暂影响,但却靠银行放贷输血的投资带动挽救了自己,正因如此,关于楼市「泡沫论」的声音从未停止。而在经济总量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市场不仅调整幅度远小于其它行业,甚至在2009年春天开始翻身向上,最终走出了一波熊市中的「牛行情」。
  
  因此,「牛行情」遭遇拐点,是市场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宣布增加投资、加大项目开工力度的地产公司寥寥无几,这意味着开发商在资金压力缓解之后仍对后市保持审慎态度。开发商之后的市场走势,将更多地取决于经济的复苏程度,以及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变化。
  现实状况是,联合证券在对深圳和广州近50个楼盘进行实地调研后指出,如果房价继续保持在当前的高位,而信贷没有进一步放松,「金九银十」(意指每年9、10月的地产销售旺季)的季节性交易量波动或许要被大大弱化。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开发商的投资意向,也使大陆楼市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台地陆售」 开启两岸地产合作序幕
  
  相较于大陆地产商的保守观望,台湾地产商则开始在调整中寻找机会。2009年9月7日,台湾地区最大企业台塑集团来到北京推广桃园科技工业园区厂房,这是台湾企业首次来大陆推销土地。为了促进两岸的经济合作,「台塑集团桃园科技工业园区土地大陆招商说明会」还陆续登录了上海、深圳,寻求与大陆地产行业进行投资合作。
  此次来大陆招商的桃园科技工业园厂房面积达85公顷约1275亩,每亩单价150万元人民币。不论最后招商结果如何,台湾地产大陆开售都为业界提供了一个积极信号,自2009年6月台湾正式开放192项陆资可赴台投资项目以来,两岸地产界正积极配合两岸开放政策,顺应趋势潮流,共同寻找房地产业的合作商机。
  对于大陆企业来说,投资台湾地产商机在哪?该地块招商代理机构台湾戴德梁行不动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颜炳立表示,大陆当地土地、劳力成本比台湾低,陆资可以有95%在大陆制造,最后5%在台湾完成,成本增加有限。而且当打上「台湾制造」卷标后,就可提高5%~10%的售价,因此桃园科技工业园区对大陆厂商仍具有相当吸引力。据了解,目前已有山东一家成衣厂对桃园科技工业园厂房颇有兴趣;另有大陆开发商有意批下大面积土地加工,打造成「大陆村」后,再转售给其它大陆企业。可以预见,台湾大陆的合作为两岸地产行业互利共赢开启了序幕。
其他文献
在创业初期,由于有姻亲或者朋友关系的维系,家族产业常常动力十足,发展迅速。然而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往往会随企业的发展壮大遭遇瓶颈。双方若不能保持步调一致,「合久必分」的情况不能避免。      【案例重现】  近日,中式快餐巨头「真功夫」在为上市做冲刺准备的前夕,却上演了一场「豪门恩怨」大戏。大戏的两位男主角——该企业创始人兼现任总裁蔡达标以及另一创始人兼副总裁潘宇海,由于高管人事权的纷争
期刊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总括而言,皆与赔偿有关。所谓赔偿,就是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劳资纠纷进行赔偿。    作者为远通国际经营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台商》月刊企管顾问团首席顾问、海基会台商财经法律顾问      某家位于杭州的台商,遇到一个有关工伤补偿问题。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经判定是九级伤残,该工伤人员的工资,基本上平均每
期刊
大陆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综评    2009年1~8月,大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0%,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729亿元,增长39.9%;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增长14.7%。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运行    据计算,8月投资增速为33.6%,较7月增加3.6个百分点,由于8月初发改委下达了中央新增投资800亿元
期刊
景气回暖中,经济政策与市场走向更是成为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  调整结构是大陆未来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调整结构肯定是要促进内需,使消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消费行业股票值得关注。    在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全球经济缓慢回暖,随之而来的是新一波投资浪潮。在经济寒冰逐渐融化之时,投资者如何抓住市场走向,窥得新机会?    经济继续回暖,利好投资市场    年初,大陆提出了一系列以
期刊
深圳发展年鉴  第一、第二届会长吴盛顺及任内协会大事
期刊
>>林瑞阳  美国旭升房地产集团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长  弃影从商后进入房地产代销领域,经历十数年,涉足代销、投资及资产管理,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以演绎琼瑶小生红遍两岸的台湾知名艺人林瑞阳,弃影从商转入房地产代销业十余载。从赤手空拳到在商海中闯出一片天,旗下多家子公司从代理、投资到资产管理均有涉足,林瑞阳成功地由艺人身份转为商人。  谈起自己的生意经,他讲得头头是道。      2001年,
期刊
敏华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于大陆生产休闲沙发,并出口至美国及欧洲等海外市场,同时亦在大陆销售產品。其主要產品是芝华仕品牌,具有收纳脚椅及转动等功能的休閒沙发。
期刊
李嘉诚说:「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就是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那部分资产!」这就是品牌价值。品牌蕴含了质量感,品牌对消费者许下承诺,品牌为产品贴上了一个独特的标签,品牌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品牌凝聚消费者的归属感,品牌赋予企业精神力……  品牌因故事而生动!我们用眼睛寻找大陆品牌化生存的台企;用心灵感受大陆台企品牌的魅力;用文字记录大陆台企每个品牌背后的生动故事。  《大陆台资企业品牌报告》火热开展中
期刊
在想投资、又怕亏损的矛盾心理中,投资者不仅希望保本,更渴望短期即能获得高额收益。在此错误的投资理念下,投资往往会变成投机。    如何让钱生钱?对生意人而言,除了做生意赚来利润外,投资理财成为首选。  在大陆,外商基本可以直接投资保险、房地产、基金及B股等产品。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投资市场,似乎没有确保成本回收或获得高额利益的可靠途径。  「投资者一开始如果就想着保本,其实已经亏了。」财商人生理财
期刊
在未来经济逐渐走向回暖的3~5年时间内,企业如何把握产业演变趋势,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由台北世贸与恒辉咨询所做的一份针对长三角地区9个重点城市与华中三市的调查报告指出,城市交通变革正在催生新的消费商圈,并给台商带来包括高端连锁服务业在内的新一轮投资机会。      「台湾很多国际性贸易及制造业企业主都十分关注如何将产业在大陆进行转移。」恒辉咨询机构总经理忻雷表示。  据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与恒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