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想投资、又怕亏损的矛盾心理中,投资者不仅希望保本,更渴望短期即能获得高额收益。在此错误的投资理念下,投资往往会变成投机。
如何让钱生钱?对生意人而言,除了做生意赚来利润外,投资理财成为首选。
在大陆,外商基本可以直接投资保险、房地产、基金及B股等产品。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投资市场,似乎没有确保成本回收或获得高额利益的可靠途径。
「投资者一开始如果就想着保本,其实已经亏了。」财商人生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黄桂新指出。此外,许多投资者对回报预期的要求太高,「基本都要求能有30%的回报,这根本就难以做到。」
投资不是投机
「在大陆投资可以保本的产品,最容易达到要求的就是银行存款,还有国债。在其它国家有允许发行类似打折的债券等保本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本,但投资回报率可能偏低。目前大陆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投资产品。」
黄桂新分析,投资不能只看产品性质,而是要有投资方法,避免产生巨亏状况。「好比我们做理财顾问的,没有能力告诉投资者某个产品一定可以保本,但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投资的方法来抗风险。」
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抗风险?一是做投资要懂得复利效应。复利效应就是进行长期投资以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比如1千元的投资额在数年后会翻倍。其中,投资产品周期应该短、中、长期都有。「比如这波金融危机,投资者如果短、中、长期投资都有的话,就不会一下子赔了那么多。」
二是以定额定投来对抗波动。投资者要记住:「不能投机,而是要投资。」黄桂新指出,中长期投资最好分步进行。「大家都知道的懒人投资法就是定额定投,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钱在同一个时间点全砸进去,相反的,分几步投,这样能够确保在每个点时都能有买进,这个方式比较适合一般普通大众。」
三是分散风险。分散风险是指分散投资产品的金额与地区。比如分散金额买一些股票型的基金,或降低购买高风险的产品比例等。如果是境外人士,更可以分散投资地区,在不同地区买不同产品,对抗风险的效果会比较好。
四是锁定自己的利润点。一般而言,投资者的心理是「当局者迷」:理论上都十分清楚如何投资,但一旦产生投资行为后,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容易因行情波动而使投资心理受到影响。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以自己的承受能力为基准,锁定利润点,以免过度追涨杀跌。「每个人对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应根据不同承受能力来对症下药,寻求不同的理财方式与资产配置等。」
资产配置同等重要
投资的最高期望就是获得超额回报,这也使得投资者往往只注重于投资理财中的「投资」,忽略自身资产的配置。除了关注投资外,投资者也应懂得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不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有理财顾问指出,资产配置不是短期的市场交易,只需考虑到市场上短期的波动和影响这么简单,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与利率的变动」,并且「通过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规避风险,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合理要求。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稳定的投资方式就是将现有资产进行合理配置,选择投资组合。例如,可以先选出一些不同的投资品种,再根据这些品种来进行具体的投资行为。分析认为,选择投资组合最大的好处是,就算其中有部分投资出现了亏损,但至少有其它的投资可以保证收益。
企业主投资须做到「公私分明」
除了上述提到的盲目要求「保本」、高回报率等投资误区外,有企业主身份的投资者在投资时怎样才能做到「公私分明」,合理分清公司与个人财务,亦是值得思考。
黄桂新曾接触过一些帐务比较混乱的投资者,以她的经验来看,公司账户或运营的资金与个人资金,绝对可以分开,企业主想合理分清财务,进行投资,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公司与个人帐务分开处理。「这一步是很重要的。」
在「公私分明」之后,企业主投资者需要明白家庭负担的大小、支出项目等内容,对负担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选择不同的投资理财方式。在个人方面,主要的负担来自家庭,因此最主要的方向是选择保障性产品,对未来进行实质保证。一般企业主会选择家族继承的方式,在继承人的培养方面亦须准备好投资诸如教育基金等产品,避免在未来某个时间需要突然支出大额资金。
除了投资外,在理财方面也有言论认为,企业主的遗产规划亦十分重要,必须提早做好打算,以确实保证合理减少税负,将家庭累积的资产更好的留给下一代。
如何让钱生钱?对生意人而言,除了做生意赚来利润外,投资理财成为首选。
在大陆,外商基本可以直接投资保险、房地产、基金及B股等产品。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投资市场,似乎没有确保成本回收或获得高额利益的可靠途径。
「投资者一开始如果就想着保本,其实已经亏了。」财商人生理财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黄桂新指出。此外,许多投资者对回报预期的要求太高,「基本都要求能有30%的回报,这根本就难以做到。」
投资不是投机
「在大陆投资可以保本的产品,最容易达到要求的就是银行存款,还有国债。在其它国家有允许发行类似打折的债券等保本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本,但投资回报率可能偏低。目前大陆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投资产品。」
黄桂新分析,投资不能只看产品性质,而是要有投资方法,避免产生巨亏状况。「好比我们做理财顾问的,没有能力告诉投资者某个产品一定可以保本,但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投资的方法来抗风险。」
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抗风险?一是做投资要懂得复利效应。复利效应就是进行长期投资以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比如1千元的投资额在数年后会翻倍。其中,投资产品周期应该短、中、长期都有。「比如这波金融危机,投资者如果短、中、长期投资都有的话,就不会一下子赔了那么多。」
二是以定额定投来对抗波动。投资者要记住:「不能投机,而是要投资。」黄桂新指出,中长期投资最好分步进行。「大家都知道的懒人投资法就是定额定投,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钱在同一个时间点全砸进去,相反的,分几步投,这样能够确保在每个点时都能有买进,这个方式比较适合一般普通大众。」
三是分散风险。分散风险是指分散投资产品的金额与地区。比如分散金额买一些股票型的基金,或降低购买高风险的产品比例等。如果是境外人士,更可以分散投资地区,在不同地区买不同产品,对抗风险的效果会比较好。
四是锁定自己的利润点。一般而言,投资者的心理是「当局者迷」:理论上都十分清楚如何投资,但一旦产生投资行为后,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容易因行情波动而使投资心理受到影响。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以自己的承受能力为基准,锁定利润点,以免过度追涨杀跌。「每个人对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应根据不同承受能力来对症下药,寻求不同的理财方式与资产配置等。」
资产配置同等重要
投资的最高期望就是获得超额回报,这也使得投资者往往只注重于投资理财中的「投资」,忽略自身资产的配置。除了关注投资外,投资者也应懂得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不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有理财顾问指出,资产配置不是短期的市场交易,只需考虑到市场上短期的波动和影响这么简单,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与利率的变动」,并且「通过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规避风险,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合理要求。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稳定的投资方式就是将现有资产进行合理配置,选择投资组合。例如,可以先选出一些不同的投资品种,再根据这些品种来进行具体的投资行为。分析认为,选择投资组合最大的好处是,就算其中有部分投资出现了亏损,但至少有其它的投资可以保证收益。
企业主投资须做到「公私分明」
除了上述提到的盲目要求「保本」、高回报率等投资误区外,有企业主身份的投资者在投资时怎样才能做到「公私分明」,合理分清公司与个人财务,亦是值得思考。
黄桂新曾接触过一些帐务比较混乱的投资者,以她的经验来看,公司账户或运营的资金与个人资金,绝对可以分开,企业主想合理分清财务,进行投资,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公司与个人帐务分开处理。「这一步是很重要的。」
在「公私分明」之后,企业主投资者需要明白家庭负担的大小、支出项目等内容,对负担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选择不同的投资理财方式。在个人方面,主要的负担来自家庭,因此最主要的方向是选择保障性产品,对未来进行实质保证。一般企业主会选择家族继承的方式,在继承人的培养方面亦须准备好投资诸如教育基金等产品,避免在未来某个时间需要突然支出大额资金。
除了投资外,在理财方面也有言论认为,企业主的遗产规划亦十分重要,必须提早做好打算,以确实保证合理减少税负,将家庭累积的资产更好的留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