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会议拟于2011年11月17—19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问题是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近年关注的重要课题。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美国密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会议拟于2011年11月17—19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问题是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近年关注的重要课题。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将到会作学术报告。会议议题:1.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2.中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3.音乐教育哲学流派研究;4.在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5.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6.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研究;7.社会传统音乐教育研究;8.传统音乐民间乐社研究;9.其他新研究。
有意参会者可关注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网站发布的最新会议信息(http?押//yywd.gzhu.edu.cn/)。
联系方式(请同时发以下两个邮箱)
E-mail:yaxianchen138@163.com ;shiminchai@126.com
电 话:020-39366685 18924021773 ;联系人:柴老师 (宁)
其他文献
我国书法家、国学大师启功在为赵沨先生的画册封面题词中称他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一代宗师”;原中国音协名誉主席、音乐家吕骥在为赵沨先生的画册撰文中称“赵沨同志是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新中国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赵沨先生早年跟随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新音乐运动开始,到50年代中期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院长等职务,到1983年离开院长领
在庆祝中央音乐学院七十周年院庆之际,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管弦系承办的“中央音乐学院首届管乐打击乐音乐节”, 于2010年12月13-18日在京举行。美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范磊担任音乐节艺术总监。音乐节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以及台湾地区的打击乐、管乐、钢琴演奏家与国内演奏家同台献艺,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的管乐与打击乐演奏家,如前世界大号协会主席马丁埃瑞克森,世界著名马林巴演奏家戈登
关于民族音乐学选题研究如何体现“音乐学”本色的疑问,在具体分项讨论之前,我以为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需要事先说明: 一是与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不同,中国大陆民族音乐学(或称音乐人类学)在兴起到至今的三十余年发展中,历来都隶属于“音乐学”学科之下,被视为是“音乐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主体的或说大多数的教学和科研人员,都是接受专业音乐院校基础技能培训和影响才逐渐成长起来的理论研究人才,在当下“艺术
[按]吴应炬中国动画电影音乐作曲家、一级作曲,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 中国动画电影音乐作曲家吴应炬先生于2008年5月3日仙逝,享年82岁。吴应炬是旅越华侨,1926年2月7日出生于广州,曾就读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1950年回国,就读于燕京大学音乐系,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
2013年5月29—6月2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厅、中央民族乐团、枣庄市人民政府、济宁市人民政府、菏泽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的非职业组展演、职业组展演、颁奖音乐会分别在山东的枣庄、济宁和菏泽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9个职业组合和26个非职业组合参加了展演活动。本次展演具有如下特点:1.规模大,范围广
13年春,以交响曲创作著称的作曲家郭祖荣先生又喜添双作——《第二十三交响曲》(三个乐章)和《第二十四交响曲》(单乐章,以下简称《二十四》)两部交响曲。其中《二十四》起笔于春风三月“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时,以“伤离别”为核心思想一挥而就,四月份就完稿,既是时节的应景之作,也是郭氏唯一“凄清冷落”的格调之作①。该曲曲风含蓄、雅致见长,曲法俭省、精深有加,很有古曲风韵。尤其曲中那低吟慢叙的曲调间透出“悲莫
2014年4月21日晚7点30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法国假声男高音菲利普·雅罗斯基(PhilippeJaroussky)的首次访华音乐会出神入化、精彩绝伦。他那衔接自如的气息,精准的大幅度跳跃,迅速而流畅的音区转换,细致入微的乐感,加之英俊帅气的外表,震撼了全场。 菲利普·雅罗斯基是当今世界声乐舞台上一位非常独特的假声男高音。他生于法国,自幼学习小提琴,转习声乐后,很快就发掘出了演唱方面的天赋,在
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无疑是当今中国人谈论与表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话题。毋庸置疑,闽南文化、闽南语言在海峡两岸之间是极为重要的一条精神纽带。如何复兴心中的中国梦,如果将两岸之中华文化传承延续,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延伸两岸人民文化心理之记忆互动,如何表达闽南文化之品质与精神内涵,在实现中国梦、期盼中华文化于两岸复兴发展之视阈下,卢广瑞、孙连君编著的《20世纪海峡两岸闽南语(创作)歌曲音乐研究》(由厦门
术歌曲”是音乐世界中“琴瑟友之”的“窈窕淑女”。“她”内蕴“真”的品质,“善”的品性,“美”的品格,“她”是“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的“阳春白雪”;“她”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的以情化声、情声合一之音乐精品;“她”是志趣高远,意境深邃,个性卓越,技法完善的作曲家和歌唱家“辗转反侧”、“寤寐求之”的“自觉自由”的高尚完美艺术对象。 2007年5月28日至6月4日,“中国艺术歌
2007年6月15日—1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古琴研讨会,古琴重奏独奏作品、古琴名家展演音乐会,古琴大师公开课等一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主办。开幕式上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王建民先生致贺词,在贺词中谈到适逢上海音乐学院八十周年校庆、民族音乐系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召开古琴研讨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了上音古琴专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曾在上音任教的刘景韶、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