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科学课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是现在科学课教学的崭新方法与形式。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使原来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下面,就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如何运用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教学中用实验种红豆来观察根,用种植凤仙花观察茎,但是植物的根是怎么吸收水分,茎是怎样运输水分的学生是无法理解明白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虚实互补,这样植物的根吸水,茎运输水分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还有《人体的消化器官》、《血液循环器官》《运动起来会怎样》等人体器官运动类的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蚕》一课,在东北很少见,那么利用多媒体视频,学生就很容易了解掌握了。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录像资料越来越多,这些录像资料一方面幫助教师解决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另外,我还鼓励学生课外收看电视台中的教育节目,如《动物世界》、《科技教育》、《科学探秘》等栏目。学生在收看这样的节目时,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
  三、丰富教育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2、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有的信息会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为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如《保护生态平衡》一课,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信息课时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然后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的“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
  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地球内部的运动》、《宇宙》等单元内容抽象,这部分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课件等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类抽象的知识在直观形象中得到理解认识。
  小学生科学课堂应向小学生提供充分的对科学进行探究机会,使小学生们在像科学家一样的进行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快乐,增长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科学的态度的能力,进一步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慢慢的领悟到科学的本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科学教学内容,不但使科学教材“活”起来;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可以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堂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吉林省地方海事局 吉林长春 130000)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档案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档案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建档过程中,由单纯的存放走向应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本文就对档案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档案的管理工作并非只有保管档案如此简单,其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政策
摘 要: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和谐信访"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做好当前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顺利实现和完成信访年度目标任务,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做为新时期的企业信访工作人员更应该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引导教育职工依法信访,依理信访。  关键词:信访;群众;态度;认识  一、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认识  
摘 要:为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做好相应的防震措施非常必要。文章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以及相应的加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有关建筑抗震性能以及加固过程的理论、建筑结构抗震坚定以及相应的加固实践三个角度出发对文章的主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设计;抗震鉴定;加固理论;实践方法  引言:地震的发生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影响极大,同时,一旦有建筑受地震影响而出现了倒塌的问题,必定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需要拥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外,还应该拥有科学、民主、有效幼儿教育艺术与管理方法,以此来提升幼儿的教育工作。幼儿园的小朋
【摘 要】英语要做到有效教学,就要很好的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有效性 学习资源  新课程英语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充分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发现和搜集有效学习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What’s the weathe
摘 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经济转变;内涵;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其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它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1995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发现。  1、什么是经济发
良好的教学成绩取得除良好的教学课堂与环境以外(社会、家庭),考试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手段。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與学目标达成情况;更是检查学校管理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体现。并以此为依据学校和教师将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因此做好考试的质量分析非常有必要。  进行考试质量的分析,通常运用分析试卷的形式进行。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进行考试质量的分析,如实地评价考试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