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方法,找出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促使语文课堂变得新颖而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也随之转向了新的教学视角。教学设计作为优化课程的必要步骤,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课堂的过程,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摆脱传统备课习惯的引力,利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
1教学设计的意义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方案,旨在促进小学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行为技能和语文情意品质等方面实现预期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设计僵化,无生动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僵化”是阻碍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教师却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得课堂失控,教师常常会为了课堂纪律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另外,学生容易在枯燥的课堂上走神、讲话、吃零食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设计观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探究,使教学设计更加灵活。
2.2教学节奏安排不合理
新课标的再次修订,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下的一些语文教师并不能立刻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节奏的安排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包括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内容详略搭配不和谐、教材与实际生活无法兼顾等等。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自身的硬件教学设施的缺陷,让学生不适应教学设计的内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过关,与此同时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不注重课堂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容易出现重视讲解,忽视互动的问题。这容易导致教师只顾着讲解自己的教学备案,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课堂的互动少了,便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同时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只会降低教学质量。
3利用教学设计软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目前,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在教育界不断发展,其中 “优课”是推行较广的一款教学软件,我校目前运用“优课”来辅助教学改革。“优课”是专为教学而设计的教学软件,不仅可以共享其中教学资源,还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过程更便捷、更有效。
3.1更新观念,营造活力课堂
要想营造活力课堂,教师首先就得更新观念,在教学设计阶段融入一些趣味因素,除运用优课教学资源外,包括还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法、故事法、设置悬念法等教学方法。就拿游戏导入来说,我有时会将“优课”上例举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中,比如在设计《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我会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将其与课文相结合。首先,把教室的桌子椅子围城一个圈,让学生围着桌子坐好,然后把矿泉水瓶当做道具,我负责击鼓,学生们开始传水瓶。当鼓声停止时,谁拿到水瓶,谁就要给同学复述小蝌蚪的故事,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尽情发挥。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我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把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做好。但是,设计中还要对突发状况进行预想,其中优课也有一些突发问题归纳,比如水瓶砸伤小朋友、拿到水瓶的学生不好意思表达等等,我就会结合实际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
3.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时间安排与教师的课前设计紧密相关。小到一堂课的安排,大到一个学期的课程进度,都需要教师计划统筹。教师只有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在掌握教学节奏的同时,使课堂效率最大化。“优课”在优化课堂结构上的作用已经得到我校教师的认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课的字词识记、句子感悟和篇章领会,都有详细的教学方案。
比如,学习《清明》时,教师可以分三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模拟动画,清明时节天气阴沉沉,一个背着包袱的行人向路旁的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家,牧童手指向杏花村的方向,嘴里说着:“那儿就有!”动画旁边闪现着一行行诗句,此时,富有情感的配乐朗诵随诗句而起。在欣赏完之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杜牧,并让学生自由表达从动画中看到的东西,鼓励学生思考杜牧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交给老师。最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性地背诵诗句。待到学生熟悉这首诗后,再将学生之前所写的想法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比学习之前与学习之后的区别。这样就可以使课堂紧凑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探索知识。
3.3巧用提问,增加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末。恰当的提问可以增强课堂互动,但滥用提问却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化,无法形成思考空间,更达不到知识反馈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设计,把课堂提问的方式、时间、频率、问题的难度,及回答问题的形式计划好。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瓶子里面只有三分之一的水,瓶口又小,乌鸦如何才能喝到水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把瓶子掀倒”、“把鸟嘴使劲塞进瓶子里”等等,教师不能马上否定学生的思考,而是其他同学来评价到底对不对,最后再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看看乌鸦是不是比同学们聪明。揭晓答案之后,教师可以顺势鼓励学生学习乌鸦勤于思考的精神,将课堂的意义延伸出去。
总之,小学语文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软件上的教学资源,针对传统教学设计的问题,更新观念,把课堂营造得生动有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1]黄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2]郑兴友.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 学周刊,2013,02
[3]曹卫星.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1,03
[4]李爱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小学教学参考,2010,2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也随之转向了新的教学视角。教学设计作为优化课程的必要步骤,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课堂的过程,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摆脱传统备课习惯的引力,利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
1教学设计的意义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方案,旨在促进小学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行为技能和语文情意品质等方面实现预期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设计僵化,无生动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僵化”是阻碍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教师却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得课堂失控,教师常常会为了课堂纪律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另外,学生容易在枯燥的课堂上走神、讲话、吃零食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设计观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探究,使教学设计更加灵活。
2.2教学节奏安排不合理
新课标的再次修订,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下的一些语文教师并不能立刻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节奏的安排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包括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内容详略搭配不和谐、教材与实际生活无法兼顾等等。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自身的硬件教学设施的缺陷,让学生不适应教学设计的内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过关,与此同时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不注重课堂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容易出现重视讲解,忽视互动的问题。这容易导致教师只顾着讲解自己的教学备案,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课堂的互动少了,便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同时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只会降低教学质量。
3利用教学设计软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目前,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在教育界不断发展,其中 “优课”是推行较广的一款教学软件,我校目前运用“优课”来辅助教学改革。“优课”是专为教学而设计的教学软件,不仅可以共享其中教学资源,还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过程更便捷、更有效。
3.1更新观念,营造活力课堂
要想营造活力课堂,教师首先就得更新观念,在教学设计阶段融入一些趣味因素,除运用优课教学资源外,包括还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法、故事法、设置悬念法等教学方法。就拿游戏导入来说,我有时会将“优课”上例举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中,比如在设计《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我会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将其与课文相结合。首先,把教室的桌子椅子围城一个圈,让学生围着桌子坐好,然后把矿泉水瓶当做道具,我负责击鼓,学生们开始传水瓶。当鼓声停止时,谁拿到水瓶,谁就要给同学复述小蝌蚪的故事,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尽情发挥。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我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把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做好。但是,设计中还要对突发状况进行预想,其中优课也有一些突发问题归纳,比如水瓶砸伤小朋友、拿到水瓶的学生不好意思表达等等,我就会结合实际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
3.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时间安排与教师的课前设计紧密相关。小到一堂课的安排,大到一个学期的课程进度,都需要教师计划统筹。教师只有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在掌握教学节奏的同时,使课堂效率最大化。“优课”在优化课堂结构上的作用已经得到我校教师的认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课的字词识记、句子感悟和篇章领会,都有详细的教学方案。
比如,学习《清明》时,教师可以分三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模拟动画,清明时节天气阴沉沉,一个背着包袱的行人向路旁的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家,牧童手指向杏花村的方向,嘴里说着:“那儿就有!”动画旁边闪现着一行行诗句,此时,富有情感的配乐朗诵随诗句而起。在欣赏完之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杜牧,并让学生自由表达从动画中看到的东西,鼓励学生思考杜牧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交给老师。最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性地背诵诗句。待到学生熟悉这首诗后,再将学生之前所写的想法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比学习之前与学习之后的区别。这样就可以使课堂紧凑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探索知识。
3.3巧用提问,增加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末。恰当的提问可以增强课堂互动,但滥用提问却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化,无法形成思考空间,更达不到知识反馈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设计,把课堂提问的方式、时间、频率、问题的难度,及回答问题的形式计划好。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瓶子里面只有三分之一的水,瓶口又小,乌鸦如何才能喝到水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把瓶子掀倒”、“把鸟嘴使劲塞进瓶子里”等等,教师不能马上否定学生的思考,而是其他同学来评价到底对不对,最后再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看看乌鸦是不是比同学们聪明。揭晓答案之后,教师可以顺势鼓励学生学习乌鸦勤于思考的精神,将课堂的意义延伸出去。
总之,小学语文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软件上的教学资源,针对传统教学设计的问题,更新观念,把课堂营造得生动有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1]黄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2]郑兴友.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 学周刊,2013,02
[3]曹卫星.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1,03
[4]李爱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小学教学参考,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