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振兴足球要举国体制市场体制结合》,“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必须要从娃娃抓起,要夯实我国足球的社会基础,推动我国整体足球水平在普及中追求卓越”,同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的政策文件,将足球事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家庭教育纳入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议程,对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较以前更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拓展协同教育领域、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举体育大旗,走特色发展,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为落实要求的重要途径。
一、共建共盈人生出彩的足球理念
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校园足球理念要与学校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家长、教师、学校、教育因共建合作而出彩。我校“共建共盈人生出彩”足球理念对于“学生、家长、教师”而言,教育要让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同发展,充盈他人与自我的生命,追求出彩的人生价值。从足球的本质出发,足球就是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但校园足球是在学校教育的体制之中的,必须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足球活动去实现学校育人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本身的乐趣和魅力,通过参与足球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二、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整体架构
(一)校园足球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人外部行为与内部思维的整合。泰勒认为:“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校园足球文化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亚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足球素养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足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即足球外显文化、规则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校园足球的内容
校园足球内容是指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具体项目,是开展校园足球所需要选择和采用的各种各样活动的名称。具体内容包括:足球发展规划、足球教学、足球理论研讨、足球节、足球大课间、校园足球联赛、足球兴趣班、足球校队训练、校园足球文化宣传、校园足球游戏等十个方面,这对于如何开展校园足球的家校合作,提供很大理论指导作用。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体育副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主任为副组长,家长委员会副主任、体育教师和各年级级长为足球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足球特色规划和实施。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足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足球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每学年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加大体育设施硬件投入与师资引进,为更好地开展足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近三年投A20多万元增设球门、改造灯光球场、增添小足球,招聘专职足球教师,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物力与人力需要。
4.统筹足球教学与训练,在时间、条件、内容上做到课堂落实。抓普及: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训练同学要做到人手一球,做好基础的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的球感。三、四年级有一定的组织进攻与防守能力,并能懂得足球比赛的简易规则;五、六年级学生能够高效的组织进攻与防守,掌握多种技战术及配合。以此为目标,落实两周一节足球校本课程。夯基础: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第二课堂等时间进行足球队训练。为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坚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并制作家庭体育锻炼记录表来监督学生在家的锻炼情况,学校课外活动做到场地、器材、时间三落实,并保证师生全员参与。促社会化:挖掘地域资源,借力毗邻黄村奥体训练基地优势,积极引进新安俱乐部优秀足球教练员,签订在校训练合同,在专业教练高水平辅导下,组队参与俱乐部交流比赛,有效提高了运动员技术水平。
5.家校合作办联赛。成立一个有爱心的组委会,全部由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担任,全面负责整个联赛的各项事宜。以2017年为例:为了这次联赛的顺利进行,组委会组建了12个核心小组团队,包括财务组,外联组,招商组,训练组,安全组,后勤组,主持礼仪组,表演组,摄影组,宣传组,家长义工组以及组委秘书处,并邀请了专业的裁判来执行每场的比赛。
三、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操作策略
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主人翁精神,从策划到组织、从训练到比赛、从人力到物力每一个环节都由家长主导,学校指导与协助,让教育回归社会、让育人回归家庭是我们校园足球开展的初衷,具体模式如下:
(一)学校牵头,家长主导
学校体育负责人:负责制定校园足球活动计划,安排体育教师做好配合工作。学校家校联系人:负责对接家委会负责人,安排正、副班主任做好配合工作。家委会负责人:负责制定详细的足球联赛方案,招募家长义工,安排各职能组负责人,并协调、检查、督促各组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与学校体育负责人沟通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学校行政:分工协调、检查、督促家长各组工作完成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专职足球教师:制定比赛方案和规则,带好校足球队做好示范模范作用,在联赛上挑选校队苗子。正、副班主任:负责班级足球队员的选拔和宣传工作。
家校的无缝合作:活动从策划、方案、组织、裁判、训练、筹款、场地等全部社會化,由学校、家委协调开展,合作实施;由家长组成的组委会和家委会达160多人。组建了12个核心小组团队,每个核心小组,都有2-3名担任正副组长,由组长统筹负责本组的具体事情以及團队协作事宜。财务组设立了财务总监,会计,出纳,以及相关监督人,并制定了组委会财务管理制度,所有财务开支公开透明,有票可查。训练组由各班的领队和教练组成,负责孩子们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各项事情。招商组具体负责洽谈社会热心人士和企业的赞助,以及要求等。义工组全面支持开、闭幕式,比赛现场,以及和各个组之间的协调工作。摄影组,负责各个赛场,开幕式以及闭幕式等的摄影工作,记录孩子们与足球一起飞扬的精彩瞬间。主持礼仪组,在开幕式进行举牌和带队,穿旗袍,走红毯,留下盈彩美丽妈妈们的灿烂笑容。 (二)活动社会化,参与家庭式
由家长委员会牵头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模式已在我校生根发芽,形成了有效的长效机制,为今后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家长委员会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大胆融入社会力量,解决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等不足问题,筹备组专门设立了招商组,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赞助、冠名、捐助解决经费问题,让学生有更好的条件(专业的装備、正规的草地、专业的教练和裁判)比赛。家校深度融合,让家庭走入教育,许多孩子爸爸做领队、教练,妈妈做义工,全家总动员,全家一起到球场,锻炼身体,促进亲子感情。
(三)指导专业化,宣传立体式
活动邀请到了五人制足球教父、也是欧冠冠军、葡萄牙籍安得烈先生、华南师合作后实验对象的各项健康体侧数据是否有明显变化。
1.50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范大学刘飞振教授以及新安足球俱乐部古剑山先生参与指导。12家主流电台和媒体参与报道,广东教育台,广州电视台早晨新闻,竞赛频道,南方卫视,广东广播教育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他们为我们这次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和报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50米跑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50米跑比实验前提高了0.77秒。
2.坐位体前屈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道,在全省全市,极大地提高了盈彩美居小学的社会美誉度。
四、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机制成效
在学校省市体育名师指导下,申报了广东省《家校合作促进校园足球的机制研究》科研课题,让学校教师与家长和及社会人士一起参与研究,研究校园足球训练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坐位体前屈比实验前提高了2.86分。
3.一分钟跳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机制、学校开放机制、场地租赁协议、冠名合作协议、联赛方案、安全应急机制等,让校园足球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截止2017年12月,学校22个班成立27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至少10人参加,分别参与U7-U8组别、U9-U10组别、U11-U12组别进行单循环进行比赛。此外,还也组建了女子足球队,每个年级组织一个女队,联赛共有335名队员参赛,其中还没包括各班约20人组成的足球宝贝拉拉队,各班的参与率均超过50%,相比以往只有10来个队员上场比赛的现象,这次家校合作模式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当然,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中共有近160名家长义工以及全校70余名教职工的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校园家校合作的创新模式’学校因此被评为广州市足球推广学校。
(一)成立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
为了使家校合作工作能有效的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讨论研究,针对校园足球,专门制定了家校合作长效机制,并成立了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编写《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内容涵括了章程的总则,会员、会员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组织机构、各项家校合作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制度
制定参与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制度,一方面学校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每年及时购买校方责任险。其次规定每个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包括参加训练、班际足球联赛等但凡与足球有关的活动,都必须购买学生平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后还要家长和学校签订承诺书,共同承担孩子安全责任。
(三)体质健康测试水平分析
以盈彩美居小学为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南国小学为对照组,开展常规一般性(非家校合作模式)的校园足球活动,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三项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开展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家校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一分钟跳绳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一分钟跳绳比实验前提高了21.96次。
(四)4 1训练模式
“4”是指一周训练4次,根据足球运动训练的规律,青少年每周至少经过至少4-6次的规律训练,才能提高足球技能,所以每周4次训练是规定内容。“1”是指每周1次的对外对抗赛,这个“1”是机动的,一般是在周日的早上进行。对外的比赛,主要由家长去联系对手,提前在每周五前完成约赛事项,并及时在微信群发布参赛信息。
(五)约赛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以及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足球运动,通过比赛来实现是最好途径。由盈彩美居小学的家长教师足球协会会长曾女士和高先生发起活动,组织了一群热爱足球的家长,一起筹建广州市民间青少年足球联盟。建立微信群,所有成员可以在群里自由发布约战信息,其他会员根据约战对手的信息就近应约。交流赛事资讯,大家及时把各种赛事报名通知发到群里,有兴趣的学校或俱乐部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赛事参赛。
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课余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丰富了赛事结构,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学生、教师与家长;足球、健康与和谐的“三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了学校体育教育建设的有效性,促进了校园足球教育从单一学校育人到多元社会育人的转化,为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足球运动校园化、社会化提供些许参考。
一、共建共盈人生出彩的足球理念
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校园足球理念要与学校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家长、教师、学校、教育因共建合作而出彩。我校“共建共盈人生出彩”足球理念对于“学生、家长、教师”而言,教育要让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同发展,充盈他人与自我的生命,追求出彩的人生价值。从足球的本质出发,足球就是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但校园足球是在学校教育的体制之中的,必须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足球活动去实现学校育人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本身的乐趣和魅力,通过参与足球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二、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整体架构
(一)校园足球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人外部行为与内部思维的整合。泰勒认为:“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校园足球文化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亚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足球素养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足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即足球外显文化、规则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校园足球的内容
校园足球内容是指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具体项目,是开展校园足球所需要选择和采用的各种各样活动的名称。具体内容包括:足球发展规划、足球教学、足球理论研讨、足球节、足球大课间、校园足球联赛、足球兴趣班、足球校队训练、校园足球文化宣传、校园足球游戏等十个方面,这对于如何开展校园足球的家校合作,提供很大理论指导作用。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体育副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主任为副组长,家长委员会副主任、体育教师和各年级级长为足球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足球特色规划和实施。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足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足球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每学年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加大体育设施硬件投入与师资引进,为更好地开展足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近三年投A20多万元增设球门、改造灯光球场、增添小足球,招聘专职足球教师,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物力与人力需要。
4.统筹足球教学与训练,在时间、条件、内容上做到课堂落实。抓普及: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训练同学要做到人手一球,做好基础的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的球感。三、四年级有一定的组织进攻与防守能力,并能懂得足球比赛的简易规则;五、六年级学生能够高效的组织进攻与防守,掌握多种技战术及配合。以此为目标,落实两周一节足球校本课程。夯基础: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第二课堂等时间进行足球队训练。为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坚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并制作家庭体育锻炼记录表来监督学生在家的锻炼情况,学校课外活动做到场地、器材、时间三落实,并保证师生全员参与。促社会化:挖掘地域资源,借力毗邻黄村奥体训练基地优势,积极引进新安俱乐部优秀足球教练员,签订在校训练合同,在专业教练高水平辅导下,组队参与俱乐部交流比赛,有效提高了运动员技术水平。
5.家校合作办联赛。成立一个有爱心的组委会,全部由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担任,全面负责整个联赛的各项事宜。以2017年为例:为了这次联赛的顺利进行,组委会组建了12个核心小组团队,包括财务组,外联组,招商组,训练组,安全组,后勤组,主持礼仪组,表演组,摄影组,宣传组,家长义工组以及组委秘书处,并邀请了专业的裁判来执行每场的比赛。
三、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操作策略
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主人翁精神,从策划到组织、从训练到比赛、从人力到物力每一个环节都由家长主导,学校指导与协助,让教育回归社会、让育人回归家庭是我们校园足球开展的初衷,具体模式如下:
(一)学校牵头,家长主导
学校体育负责人:负责制定校园足球活动计划,安排体育教师做好配合工作。学校家校联系人:负责对接家委会负责人,安排正、副班主任做好配合工作。家委会负责人:负责制定详细的足球联赛方案,招募家长义工,安排各职能组负责人,并协调、检查、督促各组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与学校体育负责人沟通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学校行政:分工协调、检查、督促家长各组工作完成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专职足球教师:制定比赛方案和规则,带好校足球队做好示范模范作用,在联赛上挑选校队苗子。正、副班主任:负责班级足球队员的选拔和宣传工作。
家校的无缝合作:活动从策划、方案、组织、裁判、训练、筹款、场地等全部社會化,由学校、家委协调开展,合作实施;由家长组成的组委会和家委会达160多人。组建了12个核心小组团队,每个核心小组,都有2-3名担任正副组长,由组长统筹负责本组的具体事情以及團队协作事宜。财务组设立了财务总监,会计,出纳,以及相关监督人,并制定了组委会财务管理制度,所有财务开支公开透明,有票可查。训练组由各班的领队和教练组成,负责孩子们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各项事情。招商组具体负责洽谈社会热心人士和企业的赞助,以及要求等。义工组全面支持开、闭幕式,比赛现场,以及和各个组之间的协调工作。摄影组,负责各个赛场,开幕式以及闭幕式等的摄影工作,记录孩子们与足球一起飞扬的精彩瞬间。主持礼仪组,在开幕式进行举牌和带队,穿旗袍,走红毯,留下盈彩美丽妈妈们的灿烂笑容。 (二)活动社会化,参与家庭式
由家长委员会牵头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模式已在我校生根发芽,形成了有效的长效机制,为今后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家长委员会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大胆融入社会力量,解决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等不足问题,筹备组专门设立了招商组,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赞助、冠名、捐助解决经费问题,让学生有更好的条件(专业的装備、正规的草地、专业的教练和裁判)比赛。家校深度融合,让家庭走入教育,许多孩子爸爸做领队、教练,妈妈做义工,全家总动员,全家一起到球场,锻炼身体,促进亲子感情。
(三)指导专业化,宣传立体式
活动邀请到了五人制足球教父、也是欧冠冠军、葡萄牙籍安得烈先生、华南师合作后实验对象的各项健康体侧数据是否有明显变化。
1.50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范大学刘飞振教授以及新安足球俱乐部古剑山先生参与指导。12家主流电台和媒体参与报道,广东教育台,广州电视台早晨新闻,竞赛频道,南方卫视,广东广播教育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他们为我们这次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和报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50米跑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50米跑比实验前提高了0.77秒。
2.坐位体前屈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道,在全省全市,极大地提高了盈彩美居小学的社会美誉度。
四、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的机制成效
在学校省市体育名师指导下,申报了广东省《家校合作促进校园足球的机制研究》科研课题,让学校教师与家长和及社会人士一起参与研究,研究校园足球训练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坐位体前屈比实验前提高了2.86分。
3.一分钟跳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析机制、学校开放机制、场地租赁协议、冠名合作协议、联赛方案、安全应急机制等,让校园足球走上科学发展道路。截止2017年12月,学校22个班成立27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至少10人参加,分别参与U7-U8组别、U9-U10组别、U11-U12组别进行单循环进行比赛。此外,还也组建了女子足球队,每个年级组织一个女队,联赛共有335名队员参赛,其中还没包括各班约20人组成的足球宝贝拉拉队,各班的参与率均超过50%,相比以往只有10来个队员上场比赛的现象,这次家校合作模式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当然,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中共有近160名家长义工以及全校70余名教职工的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校园家校合作的创新模式’学校因此被评为广州市足球推广学校。
(一)成立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
为了使家校合作工作能有效的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讨论研究,针对校园足球,专门制定了家校合作长效机制,并成立了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编写《校园足球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内容涵括了章程的总则,会员、会员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组织机构、各项家校合作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制度
制定参与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制度,一方面学校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每年及时购买校方责任险。其次规定每个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包括参加训练、班际足球联赛等但凡与足球有关的活动,都必须购买学生平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后还要家长和学校签订承诺书,共同承担孩子安全责任。
(三)体质健康测试水平分析
以盈彩美居小学为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南国小学为对照组,开展常规一般性(非家校合作模式)的校园足球活动,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三项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开展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家校
由P2=0.00<0.01,可知实验组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开展各种校园足球活动,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一分钟跳绳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比实验前的成绩明显提高。从平均值来看,一分钟跳绳比实验前提高了21.96次。
(四)4 1训练模式
“4”是指一周训练4次,根据足球运动训练的规律,青少年每周至少经过至少4-6次的规律训练,才能提高足球技能,所以每周4次训练是规定内容。“1”是指每周1次的对外对抗赛,这个“1”是机动的,一般是在周日的早上进行。对外的比赛,主要由家长去联系对手,提前在每周五前完成约赛事项,并及时在微信群发布参赛信息。
(五)约赛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以及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足球运动,通过比赛来实现是最好途径。由盈彩美居小学的家长教师足球协会会长曾女士和高先生发起活动,组织了一群热爱足球的家长,一起筹建广州市民间青少年足球联盟。建立微信群,所有成员可以在群里自由发布约战信息,其他会员根据约战对手的信息就近应约。交流赛事资讯,大家及时把各种赛事报名通知发到群里,有兴趣的学校或俱乐部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赛事参赛。
家校合作开展校园足球课余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家庭力量和社会力量,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丰富了赛事结构,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学生、教师与家长;足球、健康与和谐的“三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了学校体育教育建设的有效性,促进了校园足球教育从单一学校育人到多元社会育人的转化,为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为足球运动校园化、社会化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