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策略,抓方法,优化阅读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部分。入选教材中的现代文,篇幅往往较长,如若按照文言文教学一句一段的慢慢讲解,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局限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如何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们不断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兴趣的培养、课堂合作探讨和课外阅读等方面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现代文阅读 语文素养 兴趣的培养
  现代文阅读教学进入语文教学中已经有着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些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取一味“浇灌式”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乎的只是考试中解题的技巧。现代文的阅读能力能够体现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接下来,笔者就如何进行初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读”
  兴趣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拥有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加自主地积极地去阅读现代文,理解现代文,同时,将现代文的阅读当作自己的一大乐趣。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兴趣?
  1.角色扮演
  如笔者在《皇帝的新装》这一节课中,就让学生们自己寻找组员一起来扮演《皇帝的新装》各个角色,通过学生们自己对这篇课本的理解来演绎这个故事,允许学生们添加或者删减情节。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轻松地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同时,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演绎,更加的理解到故事中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而更加的理解故事的蕴意。
  2.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们熟悉的事物,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排斥感,让学生们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如亲身经历或者存在着一定的共鸣感,从而对作品产生一种亲和感。如在《我的老师》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们写目前为止让自己印象最为深刻或者最为感动或者最为难忘的老师,这样不仅联系学生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又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感人的老师事迹,如刘念友老师为了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利用闲余时间挖煤。
  二、提倡自主阅读,合作探讨
  现代文阅读的教学重在学生的自我理解和语文素养的一个提高,因此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要提倡自主阅读,合作探讨。选入教材中的现代文,篇幅往往较长,如若按照一段一段的讲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起到多大的教学效果。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提倡让学生们自主的阅读,自己去理解文章,并从中寻找问题,将自己不会的问题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笔者建议在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之外,老师们应精心准备些相关问题去引导学生阅读,去探讨。
  如笔者在《父母的心》这一课时教学中,先让学生们自己认真的阅读课文,在阅读完课文后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作为问题提出来,然后,就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如若解决不了,笔者再来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并再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再让学生们合作探讨。如“这对夫妇为什么不送孩子?”“故事为何如此的曲折?”诸如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基本上就能够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诉完了,而且这样的方式既不枯燥,也不无趣,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共同合作探讨。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现代文阅读的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培养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而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看,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跳出课堂之外,让学生接触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只是众多优秀作品的一小部分,数量上是有局限的,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而语文阅读的范畴是极为广泛的,只有更多的吸取课外养料,才能夯实阅读能力。而且课外的现代文阅读,往往是课堂上现代文阅读的一个拓展与延伸。课外的现代文阅读,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当然,书总是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老师一定要正确的推荐学生们看好书,对他们有益的书。同时,教会学生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按照分类拓展阅读的方式来组织阅读教学。比如说,在《皇帝的新装》这一节课中,教师就可以“安徒生”为拓展的支点,组织学生开展安徒生童话系列的阅读。尽管许多学生在小学,甚至更早已经对安徒生童话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从深度阅读的角度上看,有系统的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是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安徒生童话世界的理解,并且能够对童话这一文本有更深的认识,而且还能不断地挖掘出其中的人生哲学,让学生自己体验童话中的深刻哲理。
  在系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也可以让学生按照童话创作的模式,自己进行童话的创作,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二窎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流馨溢美,因其独特的情韵,历来为读者所喜爱。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意象的解读,意境的把握,情感的体悟,对诗歌中“美”的解读,成为共识性的重难点。可是,反观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师生的活动简单、浅层的停留在意象的浅析,情感的浅层体悟,以及“错误”作何理解、《错误》之美美在何处的表面探究。笔者以为,我们在这里的“交锋”看似精彩激烈,却未深入到古诗词传统和人心人情的层面去考量,若要
自古以来,“楼以文传”或“楼以人传”。江南三大名楼,哪一处不是有诗文才有名楼。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现在,王勃《滕王阁序》的这篇“骈文绝唱”,又作为经典名文入选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配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正文注释、教参、教辅中对篇名中“滕王阁”作
当延喻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我们就会想到“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它常常也成为一些教师用来作为讥讽学生的口头禅。事实上,“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牛并不愚蠢,只是它听到了与己无关的声音而已。如果教育者能够了解教育对象,学会“对牛弹哞”,“对马弹嘶”,“对虎弹啸”,教育岂有不成之理?因此我认为教育的主题甚至是观点也一定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行进
自从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为之一新,那一节节示范课、课改过关课和跟踪课,效果尤为明显,这些高效的课堂,是通过教师精细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反思归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的课堂只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实现。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我们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情况,谈一谈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应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最终进入语文学习的愉悦情境。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榜样垂范 培育情感  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也是学生对知识掌握达成度的内在心理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情感的正确激发和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三教师越来越重视对教材的系统复习,语文教师改变以往重视考点的复习,而轻视教材的复习的做法,首先把对教材的复习放在第一轮复习的第一个板块,可见高三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重视和关注。而怎样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复习?笔者参看了手头的许多资料,发现几乎所有资料对必修教材的古诗文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而对现代文的复习只是蜻蜓点水,只积累了文学常识和重要字词。我认为这种重视古诗文的复习
【摘 要】散文诗是一种边缘体裁,探究其艺术价值,宜从相近的体裁中进行比较。散文诗的美表现在四个方面:意境与画境、凝聚与清细、想象与写实、精美与流美。  【关键词】散文诗 美 气质 风度    它凝炼、含蓄、空灵的气质,俨然像诗;而它清鲜、自然、潇洒的风度,又酷似散文。散文诗的这种气质和风度,并非只是诗的“内核”同散文的“外壳”的结合;而是从形象构成、表现手法、语言形式,诗与散文诸多艺术因素的“堆砌
【摘 要】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的编写破除以文体为中心的编排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新体系,力图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拥有的是零碎的知识,而不是很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灵活,要因“才”选“材”,不能全“教材”照搬,更不能“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评价语言,会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会唤醒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谐发展。  一、用宽容漾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课堂上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安全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是进行快速阅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要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准确了,由于其他内容都是为这个主旨服务的,了解并掌握一些方法即可。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古代诗歌反映的内容无非就是山水田园、咏物咏史、离别边塞等几大类。说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能体味到,借优美风景来排遣自己的郁结之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离别送远的伤感之情、戍边建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