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推进写作指导工作,善用多样化的指导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并且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更多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写作、个性发展,最终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核心素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而言大有助益。语文教育特色尽显,长远规划进程随之加快,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写作指导;策略分析;思考
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写作指导,忽视了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在潜能的挖掘,师生矛盾越来越多,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势在必行,要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研究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小学生突破自我,在写作练习中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看法。
一、小学作文的写作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如果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那教学质量就会持续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之下。学生对老师所教的笼统的写作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也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作当中去,以至于写作思路过窄,导致写作水平无法提高。从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来看,语文教师更侧重于写作技巧的理论性讲解,而不是正确引导,这种“填鸭”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写作的热情,也拉低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写作的内容缺乏想象力。
我国的小学语文的作文提问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难忘的小事》、《我的妈妈》这一类作文题目,这些题目相对简单,而且是从日常生活中出发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和人来进行创作,这无疑是比较合理的,也会让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变得很扎实,但是缺点就是过于固定化,容易造成想象力的缺乏。相对于国外的写作而言,我国的学生写作过程中往往形成套路,不像国外的学生,在写作之前翻阅大量的资料,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写作,我国的作文重视文章的连贯性和工整性,重视三观的正确形成,使得作文的写作慢慢变成了套路,忽视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二)作文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是写作的目的之一,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决定了他们的写作还停留在对事情的平铺直叙上,无法运用太多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心中所想象的那个场景,而对于写作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写”,而且要教会学生“说”,即作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口头作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勇于表达心中所想,做到能说出来,也能写出来。
二、作文写作的指导对策
(一)以说促写扩展思路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另外,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看待事物普遍存在着局限性,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极有利于学生们语文思维的充分活跃,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口语交际以沟通交流为主,在交流讨论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从而拓展写作思路,并且增强写作信心。所以,教师务必利用口语交际的这一特点,来帮助班级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出发优质的完成写作任务。比如,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对待地球”的交流讨论活动。这篇课文中提到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也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所以,在基础教学完成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形式的主题交流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讨论之后写一篇小随笔,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说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学生都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交流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如有学生想到了节约资源,提议将小时候学到的“用淘米水浇花”“洗脚水冲厕所”等措施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也有学生因此得到启发,想到了开发节能生活用具等等。由此可见,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表现在写作中就会有更多的写作角度。所以,交流讨论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换句话说,情感教学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策略。有一位教育学家对情境教学做了这样的比喻:如果你将10g盐放到一个人的面前,那么他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是你将10g盐融于到一碗美味的鸡汤当中,那么他就会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将盐消化掉。因此,教师在情感教学也要注重情境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有一次作文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写作的主题是关于亲情的,首先笔者给学生开启了一个话题: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呢,古代有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吃鱼,在冬天卧在冰上面求鱼,这既是孝道的一种体现,也是亲情的一种体现。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述了妈妈背着自己去医院的故事,还有的学生讲述了爸爸给自己买新衣服自己不舍得穿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写作就会游刃有余了。
综上所述,开展有效的读写一体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十分积極的作用。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以课本阅读为教学基础,努力打造读写一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读写氛围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国荣.解析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一体化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44.
[2]邢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浅析[J].中华少年,2019(27):295.
[3]胡洁.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8(28):144-145.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双槐树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写作指导;策略分析;思考
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写作指导,忽视了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在潜能的挖掘,师生矛盾越来越多,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势在必行,要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研究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小学生突破自我,在写作练习中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看法。
一、小学作文的写作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如果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那教学质量就会持续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之下。学生对老师所教的笼统的写作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也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作当中去,以至于写作思路过窄,导致写作水平无法提高。从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来看,语文教师更侧重于写作技巧的理论性讲解,而不是正确引导,这种“填鸭”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写作的热情,也拉低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写作的内容缺乏想象力。
我国的小学语文的作文提问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难忘的小事》、《我的妈妈》这一类作文题目,这些题目相对简单,而且是从日常生活中出发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和人来进行创作,这无疑是比较合理的,也会让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变得很扎实,但是缺点就是过于固定化,容易造成想象力的缺乏。相对于国外的写作而言,我国的学生写作过程中往往形成套路,不像国外的学生,在写作之前翻阅大量的资料,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写作,我国的作文重视文章的连贯性和工整性,重视三观的正确形成,使得作文的写作慢慢变成了套路,忽视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二)作文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是写作的目的之一,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决定了他们的写作还停留在对事情的平铺直叙上,无法运用太多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心中所想象的那个场景,而对于写作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写”,而且要教会学生“说”,即作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口头作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勇于表达心中所想,做到能说出来,也能写出来。
二、作文写作的指导对策
(一)以说促写扩展思路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另外,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看待事物普遍存在着局限性,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极有利于学生们语文思维的充分活跃,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口语交际以沟通交流为主,在交流讨论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从而拓展写作思路,并且增强写作信心。所以,教师务必利用口语交际的这一特点,来帮助班级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出发优质的完成写作任务。比如,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对待地球”的交流讨论活动。这篇课文中提到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也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所以,在基础教学完成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形式的主题交流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讨论之后写一篇小随笔,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说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学生都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交流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如有学生想到了节约资源,提议将小时候学到的“用淘米水浇花”“洗脚水冲厕所”等措施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也有学生因此得到启发,想到了开发节能生活用具等等。由此可见,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表现在写作中就会有更多的写作角度。所以,交流讨论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换句话说,情感教学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策略。有一位教育学家对情境教学做了这样的比喻:如果你将10g盐放到一个人的面前,那么他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是你将10g盐融于到一碗美味的鸡汤当中,那么他就会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将盐消化掉。因此,教师在情感教学也要注重情境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有一次作文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写作的主题是关于亲情的,首先笔者给学生开启了一个话题: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呢,古代有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吃鱼,在冬天卧在冰上面求鱼,这既是孝道的一种体现,也是亲情的一种体现。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讲述了妈妈背着自己去医院的故事,还有的学生讲述了爸爸给自己买新衣服自己不舍得穿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写作就会游刃有余了。
综上所述,开展有效的读写一体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十分积極的作用。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以课本阅读为教学基础,努力打造读写一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读写氛围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国荣.解析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一体化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44.
[2]邢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浅析[J].中华少年,2019(27):295.
[3]胡洁.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8(28):144-145.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双槐树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