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追求轰动效应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教育,出现了很多理念和模式,可这有多少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是一个追求轰动效应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现“眼”现象。更可怕的是打着创新的旗号,以有效甚至高效的“亮度”来现“眼”。
  教育是朴素的,是讲究实效。再多的花哨,最终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而没有切入教育的内核。高校自主招生其本质是“掐尖”,更助长了应试的疯狂举动。无论哪一个实验,最终都会贴上应试效果的标签。换句话说,只有通过了应试检验的实验与改革才会被主流社会认可。多少人考上了名校,多少人拿到了竞赛的金牌,那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如此,考试的高分数成了一只只耀眼的大灯泡,看上去灿烂夺目,其实只是华而不实。而应试在目前背景下,只是在现“眼”。这正是教育最大的悲哀之处。
  人,是有个性、有差异的,能力是多侧面、多元的。好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让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身的不同而成长。这样的理念,并没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并没有提供实实在在的平台,让每一个“人”茁壮成长。基础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奠基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凭借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现状必须改革。学校需要着眼于人未来的生活、生存来设置课程,来设计教与学的策略,使学生能够享受快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博客链接:http://tangijnlong.blog.edu.cn/2013/842476.html)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发展趋于理性化。在项目开发的进程中,房地产产品定位成为关键核心,对
自21世纪初期以来,内部控制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抵御外部风险、提高管理绩效、预防财务舞弊、实现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基层舞蹈应运而生.基层舞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
自2007年8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使各国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经济也深受其累。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再一次将欧洲经济拖入泥潭,更为经济的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债务超过其承受范围而导致的信用风险。因此,国家债务的信用风险会对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同样,企业的信用风险也会带来极其严重的问题。如何对企业的信
有微博爆料,2013年12月9日下午,四川省泸州市一名初二男生在体育课慢跑锻炼时突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医院诊断结果为脑血管意外、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或心源性猝死,家长认为学校与教师抢救不及时,操场无监控,学校塑胶跑道不合理应负责任,要求赔偿120余万元。  教育部门本身是公益事业,不是经济效益体。一切经费都是国家按照实际情况拨付,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设施,硬件维修,硬件资源的购置等。很
学校发展能不能持久,有没有后劲,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更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归根结底,教育的持久发展,需要“原动力”。何为“原动力”?笔者认为,就是来自本单位、能支持本单位螺旋上升的动力,简单说就是“内动力”。只有学校自身内部真的希望发展,那才能真的会发展,这种强劲发展的意识,会推动学校持久发展。  “把压力变动力”,有很多领导、专家都这样说过,有很多单位也因此而得以暂时地发展。因为领导在监督、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