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的翅膀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主题: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活动形式:辩论会
  活动目标:①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非常频繁。西方文化在我国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通过此活动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非常重要。 ②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背景
  长期以来,思品课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兴趣低,老师也很苦恼——“出力不讨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思品活动课教学是由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否则,“强扭的得瓜不甜”。此活动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面貌,在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培养素质。
  二、活动准备
  (1)学生报名登记,民主推选主持人、辩手、学生评委、计时人员。
  (2)教师带领学生观摩辩论会相关视频,了解活动程序。
  (3)学生用两三周的课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在热闹的气氛中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
  (2)在四个环节中正反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以下是精彩的发言摘要:
  (正方二辩)宦达
  我方的观点是:外来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科技的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让地球“变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大师季羡林告诉我们: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历史证明,“闭关就是自杀”。纵观古今,哪个民族文化的昌盛不得益于博采众长、兼容并包,而又有哪个民族文化的衰落不归咎于夜郎自大,闭门造车?
  (反方二辩)杨睿琦
  我方的观点是: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民族文化是经过长期探索、积累而流传下来的。近年来许多盲目的崇洋,却淡化了自己的东西。现在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比我们很多的传统节日都盛大,这说明许多外来文化正在慢慢蚕食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事实证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并不亚于外来文化。在古代,我们没有引用外来文化,而孔子的“仁政”、老子的“道德经”却闻名于世;当今,“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一号、二号嫦娥”的升空……在那些尖端的科技领域,能说是靠外来文化而得来的吗?
  (3)主持人小结:文化的交流、融合、共进已经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只有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民族文化才会永有活力和辉煌。
  四、活动后记
  1.收获
  活动课让课堂“活”起来了。本次活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学生间团结互助精神。课堂因学生的主动而生动,因学生的体验而有效,因学生的个性而张扬。
  2.教训
  辩论主题过大,不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不易于接受。虽然课堂上学生参与意识很强,但是部分理论知识难以使学生透彻理解,只能达到感性上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1)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一方沃土,更是学生展示个性,激扬生命的舞台。这场辩论会除了活动前的少量指导,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孩子们自导自演,自由发挥。他们用行动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观,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
  (2)做好活动准备,不打无备之战。活动前让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和观点,如图片、文字、声像、实物以及其他信息载体,为进一步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做好从“引”→“扶”→“放”的过渡,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把握活动研究的主题和时间;指导学生按照主题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自主地投入活动,将自主思考与自主操作相结合。
  活动后交流评价,总结提升,服务学习。要通过交流与评价活动来总结得失,通过写活动体会对学到的有关知识进行总结,得出有关结论、观点;通过反思,让思想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中学是培育学生的基地,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中学的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自然班为授课单位,全部按年级进行分班教学的“一勺烩”教学,这种不管学生的入校英语基础和水平起点如何,机械地按照一样的教学要求、一样的教学内容统一进行教学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实行,并且常常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降低了求知欲,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基础差的学
《新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一、情境——点燃交际的火焰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情乃语言教学之根本,境乃语言
“表扬”是一种艺术。表扬,可以增进幼儿的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表扬,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与认同,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表扬,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让教学事半功倍。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可见,表扬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强化剂,是推动班级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手段。在表扬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让表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
中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还被赋予了多种角色,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值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一般说来,教师往往被要求成为多面手,能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譬如说是一个管理人员,能有效管理好班级;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良好的倾听和含专业学科、家庭生活、职业规划等内容的咨询服务;是一个项目负责人,能配合学校的各种 “活动周”“活动月”量身打造并完美实施班级的活动策划
一、感动孩子们的感动     那是一个春意融融的下午,我和学校的几位同事在领导的带领下奔向慈利县最偏远的三合口九年制学校举行送课下乡活动。这是我们的第七个目的地了,连续两周的送课下乡,每天送两个乡镇,确实觉得有点累。坐在时而颠簸的车上,我打开车窗,呼吸着大山里清新的空气,望着漫山遍野绿得发亮的茶叶,听着路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心里默默地想着: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一定养育着一群纯朴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2%的小学生课间活动不足。通过我们的观察同样发现:大多数孩子们课间不是追追打打,就是独来独往。曾几何时,许多学生变得不会“玩”了,那原本幼稚的充满活力的脸由于学习的压力逐渐失去了童性的光芒。有一次,笔者与学生交流,一所知名学校的学生不约而同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我们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学习很累,负担太重了,真的不想上学了,什么时候才能解放啊!”看来,仅仅让
摘要: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在平凉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现状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后果堪忧。  关键词:平凉农村地区;学生流失;现状;对策      一、平凉农村地区学生流失的基本现状    据不间断跟踪调查显示,近几年平凉农村地区小学生学年流失率在4%左右,初中生学年流失率在12%左右;且随着学龄的增高,二者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践者。在新课程实施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
背景一:2011年9月9日,中新网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中心校大宁村小学残疾老师郭省代课20年,却与每一次“代转正”的机会失之交臂。他的生活相当窘迫,每个月领着540元的工资,平日里的吃喝大部分要靠乡亲们的接济来维持。对此,当地教育局于9月10日晚公开说明:“临时代课教师郭省每次都在清退范围内,其所在中心校领导鉴于其身体残疾,生活中存在困难,出于同情,因而在历次清退代课教师中,保
税委会〔2019〕50号  海关总署:  为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相关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进行调整,现将《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調整方案》印送你署,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附件: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2019年12月18日  附件  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  一、调整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