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教诲,你,必须学会坚强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师范学校已任教十几年了,每届学生毕业前最后一课,我都要给他们讲一则故事,一个红面包的故事。
  有一年,全县举办中学生英语竞赛,一个偏远乡村的老教师带着他的得意门生进城赶考。这女孩在初赛笔试中名列前茅,来之前,校长特意召见她,代表全校师生寄予她夺冠的厚望。女孩生性怯弱,她紧张地望着身边自己最信赖的英语老师。老教师读懂了学生目光里一连串的“Help”,拍拍自己那耷拉着的右腿,笑着说:“我开‘拖拉机’送你去。”女孩被老师的幽默逗得扑哧一笑,又歉疚地望望老师那条伤残的右腿,平时走路全靠左腿带动拖拉,很费劲,可老教师那核桃脸上总挂着轻松的笑容,似乎任什么坎坷都能被他轻而易举地踏平,比双腿健全的人还要有活力。女孩咬着下唇暗暗发誓:她可以辜负校长、父母,但惟独不能辜负她最尊敬的老教师!
  十几公里的崎岖路途,女孩上车前吃了老教师为她准备好的晕车药安然无恙,而老教师年迈体弱经不起颠簸,连连咳嗽,脸色由蜡黄变成惨白,女孩坚决要让老师坐到她窗口的位置上,他却若无其事地摆摆手笑笑,说“只是喉咙发痒而已。这样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叫痒虫子爬出来。”虽然他一路上仍像在课堂上那样谈笑风生,但细心的女孩还是发现他颇有些吃力,额前的白发已被汗水浸湿,他的右手偷偷地按压胃部,那里一定翻腾得很难受他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呕吐,其实吐出来倒会好过些,女孩知道老师是不想让她担心。
  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为了使参加复赛口试的学生熟悉语境,他全都用英语讲述,那一口流利如潺潺溪水的英语让同车的人瞠目结舌。大家都静默又惊奇地望着这个貌不出众语却惊人的干瘦老头,想不到这穷乡僻壤还有这样一条卧龙。女孩挺了挺腰杆,她也为老师感到无比骄傲,她的老师可是全县的优秀教师啊,教学质量是呱呱叫的。女孩正是在老师这一口绝对标准,流畅的口语熏陶下,才滋生了当翻译家的念头。她突然感到奇怪,像老师这样一流的人才怎么会窝在他们这个不为人知的穷山沟里,这不是大材小用、太屈才了吗,可是看老师那坦然的神情,似乎对一切都安之若素,不管是好的还是歹的命运。嘿,别说,她的老师真够得上外交官的气魄和水平!瞧他那张饱经风霜却依然气宇轩昂的清瘦的脸就可想见他年轻时的潇洒倜傥,风度翩翩。这个想法又平添了女孩得胜的信心,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嘛,她这个小兵也该具有大将风度。
  轮到女孩进场时,她的两腿还是不由自主地抽筋打颤,每次面临挑战她总习惯性地怯场。老教师伸出树根般道劲的手掌拍拍她的肩膀,像教练对即将上场的运动员那样给她吃定心丸:“Takeit easy,nothing can baffle you”(放松点,别紧张,没有什么能难倒你。)他那深沉的眼光似乎能穿越一切,辐射给学生自信的力量。女孩在老师目光铺就的走道上勇敢地踏进了赛场。
  走出考场时已近中午,坐在阶边日头下等了许久的老教师赶忙站起来,白花花的阳光刺得女孩睁不开眼,只见一团拖拉的光影困难却毫不迟钝地向她靠拢过来,那亲切和暖的气息反而逼得她不敢抬眼正视。
  “饿了吧?走,我们先去填肚子。”老教师的话语如和风一般温煦,他没有追问应试情况,从女孩躲闪的眉目间他嗅出了女孩的抑郁。
  老教师特意给女孩叫了一碗鸡蛋面,自己只要了份清汤阳春面。女孩闷声不响地垂头坐着,筷子捞起面条又搁下,心里被自责、懊丧的情绪塞得满满的,哪还咽得下?
  “不吃面条,就把鸡蛋给吃了吧。”教师装作毫不知情地劝她进食。
  覆在面条上的那只煎得焦黄的荷包蛋酷似女考官戴的金丝眼镜,女孩连举起筷子的力气都丧失了。
  老教师用筷子轻敲她的碗,像敲战鼓似的,不过是鼓励她跟那个颓败的自己作战。“吃饱了,就有劲了。传你个秘方——萎靡不振时就去填肚子,肚子饱了,劲头也来了。所以首先,We must De strong”(我们必须身体强健,意志坚强。)
  女孩一听,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扑簌簌地像下面条一样往碗里落。
  刚才就是因为这个“strong”单词才扣了她的分。那个女考官把元音读得浅短了点,女孩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被这意外的搁顿贻误了听清下面的词句;导致最后一组问答的全军覆没、斗志昂扬的心一下子掉进了绝望的冰窟窿,第一次意念是——完了,怎么有脸去面对辛勤栽培她的恩师?strong,strong,正是这个该死的strong使她现在无法在现实中strong。女孩哭得很倔强,但这里的strong却用得不是地得根
  “老师,我……没指望了。”十五岁的女孩还是个极脆弱的完美主义者,小拇指点大的挫折就能把她打倒在地,根本不知道真正的磨难是什么,又该怎样去对付、去征服。
  老教师没有勉强她吃东西,付了帐,就带着一蹶不振的女孩去车站。晌午的阳光很毒辣。老教师在摊边买了张报纸递给女孩遮阳,怕晒黑了她细嫩的皮肤,也怕她颗粒来进会烤晕了头。柏油马路烤化了,焦黑的柏油像地狱里伸出来的黑手,毫无怜悯之心地拽着老教师那不着力的右腿,使他每移一步就要跟它作番不折不挠的斗争,可他还是一如继往地乐呵呵的。“瞧,我这部拖拉机就是与众不同,愈加油反而愈慢。”伤心难遣的女孩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老教师对他的苦难总是这样不以为然,到这步田地还有心思开玩笑!阅历太少的女孩还不知道笑对人生才是真正坚强的生活——Strong lifestrong,(坚强的生活,坚强!)
其他文献
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单薄的时光,你我穿了宽大的校服芽梭在校园,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窦瑶瑶一直期许这样,这样平凡的幸福。  窦瑶瑶一早就看出杨澈心神不宁了,自从沈玉峰转到这个班,杨澈就慌里慌张的。而沈玉峰搬到杨澈左边靠后一排的那天下午,杨澈模拟题的选择题全军覆没。杨澈在窦瑶瑶心中的数学地位堪比自由女神像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崇高,能这样七闪八躲地避过所有正确答案让窦瑶瑶很是吃惊,她笑着打哈哈,“杨澈你突然让
期刊
那年,她还没有上学。父亲骑自行车带她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她坐在父亲的身后,两只小手紧紧地扯住父亲的衣襟。  那是春天,路边的桃树林开满了桃花,漫山遍野,一片粉红,父亲情绪饱满高涨,把自行车骑的飞快,一边大声地问她,妞妞,你怕不怕7她咯咯地笑,说,不怕,骑快点,再快点。父亲又问她,桃花好看不?她皱着鼻翼,使劲吸两下说,好看,桃花真香……  一句话没有说完,自行车翻倒,她和父亲都磕倒在自行车下,父亲
期刊
乔琳是我邻居家的小女儿,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在她7岁那年,母亲突然患病,丢下她和父亲撒手人寰。半年后,乔琳用带着敌意的目光,看着一个女人领了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男孩儿进了家门。  乔琳不想要后妈,她曾伏在父亲的怀中说过很多次,但父亲说:“盼儿听话,你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爸爸长年在外打工,没人照顾你怎么行?”当时,她并不理解父亲的苦衷。  自从后妈进了门,家里立刻变了模样。父亲整日围
期刊
我家门前院子里有棵枣树。母亲说,这棵枣树是20年前爷爷到集镇上赶集时带回来的一棵树苗。没想到这棵仅有碗口粗的枣树,竟有这般“高龄”。  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吃着母亲从麦囤里拿出的特意为我精挑细选的红枣,哼着“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的歌谣,我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回到了从前。  院里的这棵枣树,以前长得很是枝繁叶茂。每到仲夏,在百花竞相开放的季节,它也静悄悄地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在枝头、在躯
期刊
那还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贫困,岳丈就偷偷地做一些小本生意,他收了人家的货,再发出去,赚取其中的差价。那时候岳丈的儿子5岁,女儿——也就是我的妻子1岁,他们的日子过得比较优裕。  那时一位烟台的客户,常来送货,他是一个中年男子,姓刘,留着络腮胡,一看就是那种诚实憨厚的人。每次来的时候,岳母都要炒上两个小菜,让他跟岳丈喝点酒,他的胃口不太好,能吃的菜就是豆腐和炒鸡蛋。  那时候账都
期刊
在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里,住着一位年岁已高的老和尚,他是寺内的住持,也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在他退休之前,他想从众多的弟子中,选出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继承他的衣钵。在老和尚的心目中,有三个比较满意的徒弟,分别是大弟子,三弟子和五弟子。他们沉着稳健,又颇有悟性,按理说应该从他们三人中产生,但为了公平起见,老和尚还是决定展开一次海选。  这天早课后,老和尚将所有的弟子叫到了庙门前,他吩咐说:“为师交给你们一个
期刊
他曾是一位阳光男孩。兄妹七人,他排行第六。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已经成家立业,他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这一年,不幸却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不仅失去了自理能力,而且失去了语言功能,甚至,他连一个微笑的表情也做不出。除了手臂能稍微有一点知觉以外,他几乎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他被从医院送回来,抬进了那个青砖青瓦的古老院落里。哥哥成家后,这个院落就一分为二,东边的两间归哥哥嫂
期刊
金仲大学毕业那年,在他表叔的帮助下幸运地被分配到一个县级市的市政府做秘书工作。工作环境舒适,这个工作一干就是5年,最初的激情已渐渐消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文写作中。他有时真想辞职,但又有些舍不得这份安逸,安定的工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