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延展性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拓展性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某一阅读主题,搜寻收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材料,结合阅读教学文本,重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笔者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教学;《三打白骨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前延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前的准备性阅读是“延展性阅读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前我要求学生阅读:
  1.关于作者吴承恩的介绍;
  2.《西游记》的写作背景;
  3.《西游记》。
  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吴承恩、《西游记》或书中人物的了解,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有的说猪八戒是个好吃又好色的人;有的说红孩儿虽然人小,但想吃唐僧,一点也不可爱。也有几个学生在阅讀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孙悟空明明一次就可以打死白骨精,为什么要打三次?还有离奇的想法:孙悟空为什么姓“孙”,而不是姓其他呢?不管这些是否有价值,我都非常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疑惑刚好说明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了思索,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惑进行文本探究。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表现欲也得到充分满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二、课中延展,提高课堂阅读效益
  (一)延展语言的宽度
  教学时,我从题目“三打”的解读中开始了。当“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的问题提出来后,我展示课文写白骨精的话——“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为了帮学生更深入地感悟自言自语,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自言自语”的理解和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再引导学生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学生会理解、运用了“自言自语”,再来体会白骨精此时此刻的心理,就不难了。接着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白骨精“自言自语”地说,会是怎么说?再让学生用词语形容这时白骨精的心情,他们对“不胜欢喜”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朗读白骨精的语言时,提醒学生注意用心揣摩、体会两个“造化”在语速、音高方面的变化。
  在学生讨论白骨精的“三变”后,我又回到这句话,体会白骨精的诡计多端、阴险狡猾。再次引领学生读读这句话。我相信,学生这次对“自言自语”和“不胜欢喜”已经不是一个理解上的朗读,而是揣摸到妖精的心理后,一种“阴险”的创造性朗读。再如当唐僧看到罐子里跳出几只青蛙、癞蛤蟆时,“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引导学生在朗读前文的基础上思考、交流:“有些相信”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纷纷表示:唐僧之所以不怎么相信孙悟空,是因为他以为是孙悟空使的遮眼法。我顺势鼓励学生在读第四自然段,讨论:此时的唐僧、孙悟空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这样唐僧性格的善良,加上愚钝,孙悟空识妖本领高强的特点对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教学中,我提炼打的三个动作(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朗读中理解。
  细细地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感受到孙悟空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样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就跃于纸上了。
  (二)延展文本的长度
  教材第一自然段中是这样描写环境的:“山势险峻,峰岩重 叠。”如果从浅层次理解山峰的“险”,学生通过朗读就可以轻松达到,但是在他们的内心却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险”。吴承恩先生在原著中这样写道:
  好猴王,他在那马前,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这段文字描写了险恶的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我用投影展示原文,配上插图,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当读到“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 风……”时,丝丝寒意从学生心中生起。要求学生将刚才的感受带到课文中,读出可怕的感觉。这时学生的朗读才真正达到了“有感情”。
  三、课尾拓展,提升课堂阅读成效
  一堂课的成功,离不开结尾精彩的点睛。“文章的魅力来自什么?不是形式,不是辞藻,而是深邃的思想!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
  教学临近尾声,我让学生通读课文思考:孙悟空的“三打”与白骨精的“三变”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阅读、思考与表达中加深了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认识,感受白骨精的奸诈、贪婪、诡计多端,更能体会到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坚定。
  四、课后延展,强化阅读教学外延
  当学生学习完《三打白骨精》,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阅读名著《西游记》;
  2.要结合其中的某句话、某个故事或一个人物,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真实的体验。
  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的知识。既开发了文本,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又拓宽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视野。
  当我们用广阔的视域去审视教材,课堂的广度、深度、温度都得到了拓展、提升,引领学生在开放的语文环境中学语文,那我们的学生就能得以陶醉于诗样的意境美,感受语言的深度美,沐浴在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中,享受与文本的灵魂碰撞的深深感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佳.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应该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长提供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推行,
【摘要】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可以说是占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与作文得分的多少息息相关,而作文成败的关键性一步就是审题。清人薛雪《一飘诗话》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说的就是审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命题作文;审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反观学生作文,就经常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离不开阅读,所以阅读对于学生、老师以及整个课堂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如今群文阅读已经成为课堂阅读的主要形式,并且其发展越来越快,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阐述群了文阅读的形式、内容以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
【摘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使孩子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  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关键词】自
【摘要】通过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着重对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练习等板块进行异同比较分析,总结特色和不足,更好地把握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特点,促进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  【关键词】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秋季,苏教版实验区学校的一年级新生正式使用修订后的新版本教材。本次新教材
【摘要】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耐着性子去慢慢教导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多一点微笑和鼓励,将课堂变成鸟语花香、百花怒放的乐园。我们应尝试转换自己的身份,从学生的视角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语文老师;学生;《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张文龙;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今年春日的某个周末,天朗气清,我斜倚在沙发上,信手点开了朋友圈的一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对能够优化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进行探寻,基于信息技术,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中职语文课堂上,以促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以“通知”教学为例,提出中职语文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
【摘要】对比法,其本质在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对比法,可以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化文本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比较鉴赏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而促进学生语言品味、感悟能力的提高。那么,该如何巧用对比,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呢?本文以《画杨桃》一课为例,探究对比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摘要】读书,是人生中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亲子共读,是积淀人生最直接、最具长效性的课外阅读方式。要使孩子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亲子共读中,要以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为起点,唤起孩子阅读的自主性、创造性,把阅读作为“孩子的个性化行为”。  【关键词】读书;课外阅读;亲子共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亲子共读现状—
【摘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生处在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阅读教学,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快乐进行阅读,本文结合具体实践经验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习惯;主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