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喜欢在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里学习美术,在这样的课堂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美术学习体验。这样,美术课堂便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地。
一、引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物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课前做线条变化的游戏。上课之前,指导学生每两人一组用毛线做学生熟悉的线条变化游戏,使学生感知线。从而对线产生兴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用来做游戏的这个是什么啊?(毛线)线可是个魔术师哦,它会变魔术呢!你们看,现在老师把它拉得很直,这样的线叫什么线?(直线)如果老师把它弯曲一下呢?(曲线)(拿出电线)若是,将它折来折去,这样的线,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折线)曲线和直线有点像哦,不同在哪里呢?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曲线是圆滑的线条;折线有棱有角,不断转折)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如果这些线交叉在一起,会是什么线啊?(交叉线)
师:线是很有本事的,它会变出许多漂亮的东西。请你们用手里的毛线,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来。比比看,谁最有创意。(生用线摆,师请个别学生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感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线的美感及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始,我就从不同层面让学生感受线。
(1)感受生活中的线。
首先,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线条。(国旗的边是直线,衣服的褶皱是曲线,衣服上的花纹有直线和曲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请大家用心体会并思考:a 在图片中,你能发现哪些不同的线条?b不同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生共同感受:直线给人以刚直、挺拔、庄严的感觉。曲线给人一种优美、柔和,甚至是滑滑、流畅的感受。折线让人有强烈、激动、跳跃的感觉。交叉线有整齐、重复的美感。
(3)情景感受。
师:你们能试试用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感受吗?老师给你一个场景,跟老师一起想象、体验。
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到一个平静的湖边,看到湖水像一面镜子。(直线)突然,飞来一只顽皮的蜻蜓,它用翅膀在水面上点了一下,水面上出现一个小水坑,接着荡起一圈涟漪……(波浪线,螺旋线……)
(4)音乐感受。
师:同学们的感受力很强。其实,线条不仅可以看见,还可以听到呢,你们信吗?谁想试一试?
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静静地听一段音乐,边听边用线条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其他小朋友猜猜看,他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样的节奏。
三、赏析——欣赏和分析美术大家的名画,是学习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引导学生沉醉于一个观赏和异想天开的境界里。这节课,我安排这样三个环节:
(1)欣赏中外画家的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如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吴冠中的《春如线》。
(2)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3)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四、创意——学生在感受和赏析的基础上,已萌发了一些灵感与创意。此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创作。
师: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张黑卡,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的不同感受。
(生画出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2)忆梦。
a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b 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c 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梦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3)作画。
a 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b 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c 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d 个别差异指导。
一、引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物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课前做线条变化的游戏。上课之前,指导学生每两人一组用毛线做学生熟悉的线条变化游戏,使学生感知线。从而对线产生兴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用来做游戏的这个是什么啊?(毛线)线可是个魔术师哦,它会变魔术呢!你们看,现在老师把它拉得很直,这样的线叫什么线?(直线)如果老师把它弯曲一下呢?(曲线)(拿出电线)若是,将它折来折去,这样的线,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折线)曲线和直线有点像哦,不同在哪里呢?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曲线是圆滑的线条;折线有棱有角,不断转折)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如果这些线交叉在一起,会是什么线啊?(交叉线)
师:线是很有本事的,它会变出许多漂亮的东西。请你们用手里的毛线,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来。比比看,谁最有创意。(生用线摆,师请个别学生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感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线的美感及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始,我就从不同层面让学生感受线。
(1)感受生活中的线。
首先,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线条。(国旗的边是直线,衣服的褶皱是曲线,衣服上的花纹有直线和曲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请大家用心体会并思考:a 在图片中,你能发现哪些不同的线条?b不同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生共同感受:直线给人以刚直、挺拔、庄严的感觉。曲线给人一种优美、柔和,甚至是滑滑、流畅的感受。折线让人有强烈、激动、跳跃的感觉。交叉线有整齐、重复的美感。
(3)情景感受。
师:你们能试试用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感受吗?老师给你一个场景,跟老师一起想象、体验。
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到一个平静的湖边,看到湖水像一面镜子。(直线)突然,飞来一只顽皮的蜻蜓,它用翅膀在水面上点了一下,水面上出现一个小水坑,接着荡起一圈涟漪……(波浪线,螺旋线……)
(4)音乐感受。
师:同学们的感受力很强。其实,线条不仅可以看见,还可以听到呢,你们信吗?谁想试一试?
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静静地听一段音乐,边听边用线条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其他小朋友猜猜看,他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样的节奏。
三、赏析——欣赏和分析美术大家的名画,是学习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引导学生沉醉于一个观赏和异想天开的境界里。这节课,我安排这样三个环节:
(1)欣赏中外画家的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如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吴冠中的《春如线》。
(2)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3)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四、创意——学生在感受和赏析的基础上,已萌发了一些灵感与创意。此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1)创作。
师: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张黑卡,现在请大家在黑卡上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根线,然后各组谈谈每张画给人的不同感受。
(生画出并讨论)
师: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线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2)忆梦。
a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b 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c 作业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梦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3)作画。
a 巡视作业中构图情况及线的组织。b 集中辅导: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具体指导。c 分组指导:针对小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d 个别差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