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数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方法
一、引言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被打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再只是教授知识,教师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著名数学教育家郑毓信说:相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而言,思维训练显然更为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基本的教学内容以外,应该积极寻找以及发现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及策略。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思维变通性以及应变能力比较差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知识面也比较窄,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学生能够给出一定的判断,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事物,仍然不能利用活跃的思维进行思考以及判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比较死板,缺乏一定的变通性,不能做到随机应变。
(二)数学思维呈现盲从性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常见以及最有问题的应该就是数学思维的盲从性,也就是,面对数学问题,学生不进行思考,更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根管跟随教师或者是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而失去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例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黑板前已经讲错了,但是学生并没有发现,仍然跟着教师的错误思路进行继续下去,这就体现出数学思维的盲从性。还有的同学常常是“人云亦云”的现象,别人说什么自己都同意,别人说什么她也跟着怎么说,不加任何的思考。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原因
(一)思考問题角度单一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即在问题的思考上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以一概全,也就是看到一个知识点就开始解答问题,不懂得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全面的分析,还是沿用小学阶段养成的看见“和”就是两者相加,看见“少”就是两者相减的习惯。这种单一的思考方式不仅会导致很多数学问题不能够被正确的解答,也导致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以及延伸。
(二)没有良好的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在小学阶段,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回顾以及反思,我们都知道,人脑对事物的记忆是有瞬时性,即便再聪明的脑袋,对于事物只认识一遍依然做不到永久性记忆,必须不断进行回顾,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回顾的过程,常常是上课听完就完事儿了。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还缺乏一定的反思过程,也就是不会根据所学的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对与错分别在哪里,不会反思其实也是不思考的另一种体现,不思考,思维能力自然就得不到发展以及提升。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故事法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法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书中已有的一些故事创设情境,也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实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灵活性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与语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的主观性更强一些,在很多习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而数学的客观性更强一些,除了一些开放性题目以外,大多习题的答案的结果都是唯一的。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数学习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很多习题的计算过程却是多变的,即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择优选择,选取准确率最高且耗时最短的解决方法。例如,在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是全等三角形时,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寻找最简单、最快且准确率最高的方法,进而实现准确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实现灵活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提升。
(三)在反思引申中发展思维能力
首先,对于课堂学习的反思,在学习完一堂课以后,学生应该首先问自己,这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采用这种反思的方式询问自己,其实相当于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以及总结,进而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其次,对于自我所使用学习方法的反思。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解题方案可以使用,这个过程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拓宽学习思维的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应该问一下自己,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盲从别人的思想,还是渗透了自己的思想。采用以上这几种反思方法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提升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发展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
五、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若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可以采用的方法以及模式有很多,希望在相关措施的帮助下,我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及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66-67.
[2]李建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方法
一、引言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被打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再只是教授知识,教师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著名数学教育家郑毓信说:相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而言,思维训练显然更为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基本的教学内容以外,应该积极寻找以及发现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及策略。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思维变通性以及应变能力比较差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知识面也比较窄,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学生能够给出一定的判断,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是事物,仍然不能利用活跃的思维进行思考以及判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比较死板,缺乏一定的变通性,不能做到随机应变。
(二)数学思维呈现盲从性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常见以及最有问题的应该就是数学思维的盲从性,也就是,面对数学问题,学生不进行思考,更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根管跟随教师或者是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而失去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例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黑板前已经讲错了,但是学生并没有发现,仍然跟着教师的错误思路进行继续下去,这就体现出数学思维的盲从性。还有的同学常常是“人云亦云”的现象,别人说什么自己都同意,别人说什么她也跟着怎么说,不加任何的思考。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原因
(一)思考問题角度单一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即在问题的思考上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以一概全,也就是看到一个知识点就开始解答问题,不懂得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全面的分析,还是沿用小学阶段养成的看见“和”就是两者相加,看见“少”就是两者相减的习惯。这种单一的思考方式不仅会导致很多数学问题不能够被正确的解答,也导致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以及延伸。
(二)没有良好的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在小学阶段,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回顾以及反思,我们都知道,人脑对事物的记忆是有瞬时性,即便再聪明的脑袋,对于事物只认识一遍依然做不到永久性记忆,必须不断进行回顾,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回顾的过程,常常是上课听完就完事儿了。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还缺乏一定的反思过程,也就是不会根据所学的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对与错分别在哪里,不会反思其实也是不思考的另一种体现,不思考,思维能力自然就得不到发展以及提升。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故事法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法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书中已有的一些故事创设情境,也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实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灵活性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与语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的主观性更强一些,在很多习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而数学的客观性更强一些,除了一些开放性题目以外,大多习题的答案的结果都是唯一的。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数学习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很多习题的计算过程却是多变的,即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不同的计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择优选择,选取准确率最高且耗时最短的解决方法。例如,在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是全等三角形时,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寻找最简单、最快且准确率最高的方法,进而实现准确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实现灵活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提升。
(三)在反思引申中发展思维能力
首先,对于课堂学习的反思,在学习完一堂课以后,学生应该首先问自己,这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采用这种反思的方式询问自己,其实相当于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以及总结,进而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其次,对于自我所使用学习方法的反思。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解题方案可以使用,这个过程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拓宽学习思维的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应该问一下自己,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盲从别人的思想,还是渗透了自己的思想。采用以上这几种反思方法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提升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发展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
五、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若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可以采用的方法以及模式有很多,希望在相关措施的帮助下,我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及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66-67.
[2]李建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