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真正落到实处。然而,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显著起来,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粉笔加黑板式的原始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中心在于“辅助”,即辅助课堂教学,分析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在实践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却常常异位,许多教师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的辅助地位本未倒置。有一位教师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从组织教学到课堂讲解,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上课时老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教师手脚被束缚,学生思维框定,何谈教学效果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改变,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思路的互相共鸣,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形式的多媒体无法代替的。
二、课件制作违背学生认知规律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研讨,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教师在制作一些课件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多媒体使用时机把握不当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部分教师还不能熟练掌握,但由于要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甚至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一些硬性规定;有些教师迫于有关部门的要求,把评优课,观摩课与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同起来,平时教学中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有关问题,急于使用课件,出现了时机把握不当,轻重失度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制作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课件,在课前学生目睹了“送总理”的电影片段,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学到第二部分再用这个片段来激发学生感情时,就怎么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了。
四、课件成了课本内容的翻版
由于多数教师缺乏制作课件知识,又不肯钻研,为了应付各级检查,自己临时依照课本内容,简单的运用Word打出阅读提纲,知识点、重点、难点、例题等。教学过程中,直接投影到屏幕上,这实际上就是课本内容的翻版,既起不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教学的作用,又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既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学效果极差。
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对于这一崭新的教学手段,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地去研究、去探讨,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之,用科学的方法使用它。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
1、处理好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弥补书本、实物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明显不足,而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尽在“辅助”二字中,应辅在学生知识的盲点,经验的盲区,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课件服务于学生”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实际,只有这样运用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2、多媒体课件内容制作要科学、合理
多媒体课件常以“图、文、声”并茂而自豪。许多课件音乐之声不绝于耳,有的为了追求整体效果,不仅使用大量的背景音乐,同时过度屏幕渲染,附加信息过多,殊不知,这既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科学合理组合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性能,尽量减少过多的文字描述。动画制作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根据
教学内容设计几张简洁的图片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适应现代教育
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现代技术教育,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计算机技术,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学会上网,掌握快速的检索方式,学会网上文献检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材,使课堂更丰富多彩。同时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不同的素材,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熟练运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使教学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271600山东省肥城市安庄镇洼里小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粉笔加黑板式的原始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中心在于“辅助”,即辅助课堂教学,分析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在实践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却常常异位,许多教师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的辅助地位本未倒置。有一位教师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从组织教学到课堂讲解,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上课时老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教师手脚被束缚,学生思维框定,何谈教学效果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改变,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思路的互相共鸣,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形式的多媒体无法代替的。
二、课件制作违背学生认知规律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研讨,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教师在制作一些课件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多媒体使用时机把握不当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部分教师还不能熟练掌握,但由于要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甚至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一些硬性规定;有些教师迫于有关部门的要求,把评优课,观摩课与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同起来,平时教学中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有关问题,急于使用课件,出现了时机把握不当,轻重失度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制作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课件,在课前学生目睹了“送总理”的电影片段,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学到第二部分再用这个片段来激发学生感情时,就怎么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了。
四、课件成了课本内容的翻版
由于多数教师缺乏制作课件知识,又不肯钻研,为了应付各级检查,自己临时依照课本内容,简单的运用Word打出阅读提纲,知识点、重点、难点、例题等。教学过程中,直接投影到屏幕上,这实际上就是课本内容的翻版,既起不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教学的作用,又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既不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学效果极差。
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对于这一崭新的教学手段,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地去研究、去探讨,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之,用科学的方法使用它。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
1、处理好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弥补书本、实物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明显不足,而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尽在“辅助”二字中,应辅在学生知识的盲点,经验的盲区,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课件服务于学生”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实际,只有这样运用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2、多媒体课件内容制作要科学、合理
多媒体课件常以“图、文、声”并茂而自豪。许多课件音乐之声不绝于耳,有的为了追求整体效果,不仅使用大量的背景音乐,同时过度屏幕渲染,附加信息过多,殊不知,这既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科学合理组合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性能,尽量减少过多的文字描述。动画制作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根据
教学内容设计几张简洁的图片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适应现代教育
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现代技术教育,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计算机技术,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学会上网,掌握快速的检索方式,学会网上文献检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材,使课堂更丰富多彩。同时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不同的素材,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熟练运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使教学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者单位:271600山东省肥城市安庄镇洼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