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DIO模式是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在推进教育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坚持的是以就业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学理念,与CDIO模式培养符合社会以及企业需求、动手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是相吻合的,因此,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CDIO理念;高职;教学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理念,符合工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实际,能够在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改革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改革整体质量和水平。
1、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核心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企业以及社会需要,能够在相关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围绕以上目标和要求来达成以下几个目标:第一,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和适应行业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第二,在CDIO理念引导下,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以及行业要求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制,以更加符合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高职院校要根据制定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CDIO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导向,将推进真实系统的项目作为手段,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第四,在制定好符合CDIO要求的高职课程体系之后,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高职课程的大纲、课程教学方案、考核体系等,从而完善和提升各个教学环节。第五,在CDIO理念的引導下,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改革之外,还要提高对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建设一批高素质而且具有CDIO特色的教师队伍。
2、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策略
2.1 构建具有CDIO特色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存在教学和实际需求的背离,忽视将学习到的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际。按照CDIO理念的要求和目标,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专业教育目标、行业特征与需求、企业岗位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一体化和系统性的高职课程体系要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重新编制,并根据行业以及企业需要进行课程的引入,将真实项目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手段,彻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后的具有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会为学生前期和后续技能的提升提供完善的课程支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2 编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
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须重视在编制大纲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和渗透CDIO理念,倡导培养学生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理念,实现高职课程教学的项目化和系统化,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需求、行业特征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关联起来,形成合理的一一对应关系。对此,高职院校要和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进行通力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商讨和分析研究之后制定符合社会、行业以及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除了要包含原有的大纲要求内容之外,需要着重在真实项目实施和实践教学中给出具体性的方案;在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要给出具体的训练及考核方法。
2.3 探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方法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强调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和加强课程与实践之间的关联的工程,CDIO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在对高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和应用的特征与CDIO理念结合起来,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改革还是教学手段创新完善的过程中,都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将真实项目作为实训手段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高职教师必须认真把握课程精髓,掌握课程中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系统全面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带领学生进行真实项目实践。
2.4 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力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保障高职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高职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利用上机操作的方式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课程考核形式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课程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在CDIO理念指导下进行高职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要重视对传统考核形式的全面变革,建立起一套符合CDIO理念、多渠道、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要考核学生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的内容。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根据高职教学的实际内容预先设计考核范围、内容、指标、分值等,将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团队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考核。
2.5 建设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需要强化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高职院校基于CDIO理念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让学生在实训中体会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在真实项目和产品的体验中,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验室的过程中要遵循实践场所职业化原则,在设备采购、教学开发、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指南编写以及企业标准和文化引进等方面要切实符合企业的真实环境。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训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CDIO理念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改革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全面发挥CDIO理念的重要价值,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具有CDIO特色的课程体系,编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探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方法,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考核体系,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高职教学改革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中国大学教学, 2015,(5):52-54.
[2]李辉.高职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5,(10):28-30.
[3]丁光彬 张红光 于佐东 李彦军.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估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41-43.
[4]李帅 袁磊.基于TOPCARES-CDIO理念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施[J].现代计算机, 2013,(10): 46-48.
作者简介:罗桂城(1983- ),男,广东韶关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 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研究” (项目编号:GDJG2015134)和2016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方向)“水利电力职业体验主题科普活动”(项目编号:2016A07071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CDIO理念;高职;教学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理念,符合工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实际,能够在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改革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改革整体质量和水平。
1、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核心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企业以及社会需要,能够在相关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围绕以上目标和要求来达成以下几个目标:第一,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和适应行业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第二,在CDIO理念引导下,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以及行业要求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制,以更加符合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高职院校要根据制定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CDIO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导向,将推进真实系统的项目作为手段,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第四,在制定好符合CDIO要求的高职课程体系之后,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高职课程的大纲、课程教学方案、考核体系等,从而完善和提升各个教学环节。第五,在CDIO理念的引導下,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改革之外,还要提高对教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建设一批高素质而且具有CDIO特色的教师队伍。
2、基于CDIO理念下高职教学改革策略
2.1 构建具有CDIO特色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存在教学和实际需求的背离,忽视将学习到的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际。按照CDIO理念的要求和目标,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专业教育目标、行业特征与需求、企业岗位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一体化和系统性的高职课程体系要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重新编制,并根据行业以及企业需要进行课程的引入,将真实项目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手段,彻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后的具有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会为学生前期和后续技能的提升提供完善的课程支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2 编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
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须重视在编制大纲的过程中注重把握和渗透CDIO理念,倡导培养学生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理念,实现高职课程教学的项目化和系统化,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需求、行业特征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关联起来,形成合理的一一对应关系。对此,高职院校要和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进行通力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商讨和分析研究之后制定符合社会、行业以及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除了要包含原有的大纲要求内容之外,需要着重在真实项目实施和实践教学中给出具体性的方案;在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要给出具体的训练及考核方法。
2.3 探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方法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强调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和加强课程与实践之间的关联的工程,CDIO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在对高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和应用的特征与CDIO理念结合起来,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改革还是教学手段创新完善的过程中,都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将真实项目作为实训手段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高职教师必须认真把握课程精髓,掌握课程中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系统全面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带领学生进行真实项目实践。
2.4 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力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保障高职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高职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利用上机操作的方式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课程考核形式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课程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在CDIO理念指导下进行高职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要重视对传统考核形式的全面变革,建立起一套符合CDIO理念、多渠道、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要考核学生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的内容。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根据高职教学的实际内容预先设计考核范围、内容、指标、分值等,将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团队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考核。
2.5 建设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需要强化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高职院校基于CDIO理念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让学生在实训中体会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在真实项目和产品的体验中,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实验室的过程中要遵循实践场所职业化原则,在设备采购、教学开发、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指南编写以及企业标准和文化引进等方面要切实符合企业的真实环境。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训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CDIO理念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改革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全面发挥CDIO理念的重要价值,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具有CDIO特色的课程体系,编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探究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方法,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考核体系,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高职教学改革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中国大学教学, 2015,(5):52-54.
[2]李辉.高职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5,(10):28-30.
[3]丁光彬 张红光 于佐东 李彦军.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估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41-43.
[4]李帅 袁磊.基于TOPCARES-CDIO理念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施[J].现代计算机, 2013,(10): 46-48.
作者简介:罗桂城(1983- ),男,广东韶关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 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研究” (项目编号:GDJG2015134)和2016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方向)“水利电力职业体验主题科普活动”(项目编号:2016A07071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