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创新欲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出现疑问时,就会引起他们积极思考,创新的欲望就会十分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有时可故意设置障碍,让学生遭遇新问题,引发创新欲望,点燃创新欲望。
  一、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则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可以产生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趣”呢?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巧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去参与。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设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小学生对程式化的教学感到枯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識联系起来,变陌生为熟悉,变抽象为具体。
  二、 创设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情境,启迪创新思维
  “数学味”是数学课堂的原味。一般情况下,越是低级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越是高级的数学知识越远离实际生活,更要从数学内部引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例如:在“平均分”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你们分过东西吗?”生:“分过。”师:“有没有听说过平均分?”说说平均分大致的意思。生1:两人分得一样多。生2:一样东西分得不多也不少。师:“现在有8个苹果,你能进行平均分吗?”拿出学具来分一分……这样“分苹果”的生活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当有些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不能理解,需要同伴互助或老师点拨、引导才能解决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出操作情境,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8个苹果,学生很乐意地参与问题的解决。学生经历了通过平均分苹果来理解“平均分”含义的过程,体验到了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乐趣。
  三、 创设多向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的创设逐渐向多向性发展,使教师不但能通过情境创设了解学习对象,而且能为教学新知服务,既做到复习铺垫又达到了引出新知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想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必须对自身和学生作充分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兴趣,以便达到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情境创设又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起到复习旧知,引出新知的作用。
  四、 创设简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热情
  创设情境要简洁,不能过分渲染,不能沉迷其中。例如:在“锐角和钝角”的教学时,首先创设问题情景:“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角吗?屏幕上都是角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设这样简洁的情境,让人感觉轻松。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只不过支撑它的不再是绚丽多姿的动态画面,而是依赖教师自身调控驾驭课堂教学艺术魅力。由表面上的平静状态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掀起波澜,达到激励促进内化满足需求的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丰富个性的构建过程。知识是学生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之中形成的,真正有效的情境设计就是为学生发展而进行的。
  总之,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活动,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发现,构建知识,这比起教师硬塞给他们要强百倍、胜千倍。
  (庄河市明阳镇老古林小学)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体育教学;大班额;备课;  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073—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求学有了更高要求,不断地从基础薄弱校向教育资源优质校转移,这样就形成了城区学校学生爆满,作为城区校,每年学生人数一再翻新,大班额对我们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带来了诸
摘要:如今的教育早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与讲授,它更是一种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应教会学生的也不仅仅是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主选择。新教育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新的挑战。大学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之外,他的角色更是一个服务者——辅导员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引导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督导员。  
〔关键词〕 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56—0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在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地理研究性学习展开的地点来看,其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类。课内的研究性
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但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却依然严重存在的现实背景。文中从认证策略的角度出发,对构建认证策略为主的安全防护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齿轮轮齿在受到不同载荷的情况下,其齿根弯曲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静载荷的作用下,齿轮齿根处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最大应变都在许可的范围之内;而当齿
对飞机燃油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原理及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飞机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基本原理,利用Labwindows/CVI作为仿真工具,对该系统所控制的加油控制、供油控制、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5种单种煤及9种混合煤的燃烧特性,根据TG-DTG曲线得出各试验煤样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率和平均燃烧速率,并进一步计算出其燃烧特性指数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就业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发展到多元化招生和学生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或升学。当然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业后即可成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能手。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
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有效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校提出的“自主学习有效指导”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有效融合,优化课堂教学”的思想,以此模式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主学习有效指导”教学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