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推销自己、提升个人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部分高校生盲目的选择社会实践给个人的学业造成的巨大的影响及对其意识观念上的冲击,却是值得思考与解决。撰写本文并不是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否定,而是想通过此文对这一活动中某些不和谐现象的纠正提出参考意见,让这项有益活动更加健康向上。
【关键词】社会实践; 职业发展; 个人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79-01
1 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
1.1企业对兼职员工的要求放宽
企业在招聘兼职员工的时候始终把握这样一种原则,即方便、节省开销、素质良好、可信度高。在校的大学生正是具备素质好、可信度高的优势,符合了企业招聘的条件,加之大学生欲寻求这样的一份工作,双方一拍即合。
1.2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初衷不一
參加社会实践的高校生通常有以下的几个想法:即学以致用;排解无聊;锻炼社会谋生能力;为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热身;兼职赚取外快。显然,学校内的学生社团并不能满足那些求学在“外”的学生们的要求。本着营造—种双赢的局面,高校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1.3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的精神,现在很多大学,都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规定了学时和学分。
2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种种不容忽视的不和谐现象
2.1社会实践让部分同学走过场
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多为应届毕业生,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期满后,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返校,否则影响毕业。没办法,有条件的同学就回家拉关系、找单位进去实习;没关系的同学,就向学校汇报,等待学校安排实习单位;还有些同学,实在来不及实习,就随便找家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报告。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过场。
2.2社会实践让学生成了义务劳动者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期间里面,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很乐意接受大学生来实习——既不用花钱,又找了个义务打工者。实践期间,学生所接触的所谓的实践内容绝大多数与打水、扫地、收发传真或邮件、打字排版等杂七杂八的事情有关,而真正接触到自己所学专业内容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师范类的学生同样免不了被冷落。
2.3社会实践让学生屡受伤害
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猛增,贫困学生人数亦随之增加,这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在校期间利用空余时间打工成为他们的首选。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他们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他们对经济的需求、对参加实践活动的渴望的特点,使出各种花招骗取大学生的钱财。这是导致校园上当受骗事件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纠正不和谐现象,还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纯洁性
3.1强化思想理论指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正确的社会实践,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期间的兼职工作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择业倾向有着莫名的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甚至所悟,都将对其今后迈入社会后的择业观、就业观及创业观产生影响。
3.2加强教育和引导,认真选择和理性看待社会实践活动
3.2.1社会实践的安全性原则
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可以为学生介绍兼职、联系兼职的部门,开发出更多的岗位,专门为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作为大学生,要对招聘企业知己知彼,以确定其是不是正规公司,和对方签订一个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也就有了法律依据,若发生纠纷,要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并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
3.2.2社会实践的价值性原则
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不妨与实践单位签订相关协议或者书面说明,说明双方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尤其对自己在实践期间应该享有的相关权利予以明确说明,在与对方协商过后再去实践,将会大大减少自己成为对方免费劳动力的可能。
3.2.3社会实践的适应性原则
在选择社会实践过程中,应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与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尽可能的相适应,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争取将个人的弱势之处在实践活动中予以弥补。
3.2.4社会实践的一致性原则
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应首先将个人的今后发展方向予以确定,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社会实践,于此方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与个人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个人的发展如同爬山,少走弯路,才能尽快到达山颠。
4 结束语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肩负着严肃的学习任务,这是他们享受高素质教育的特权,也是他们获得接触社会的初步概念的平台。忽略了这一点,或本末倒置的厚此薄彼,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在保证学习与实践两不误的前提下,提出三点建议:1、合理分配时间。,学会自主安排时间,让学业与社会实践的进行不相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2、合理分配精力。频繁地交叉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会降低效率,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就会取得有效的成绩。3、学会学以致用。把学习中的收获应用到工作中。能够将工作中的所得运用到学业的思维中,实现学以致用,双向双赢,又何尝不是一种盈利?
参考文献:
[1]何 烨大学生兼职,影响学习吗 [J] 成才与就业2005.
[2]裴卫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 [J] 江西教育2003.
[3]王 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几点思考 [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4]洪功翔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探讨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
【关键词】社会实践; 职业发展; 个人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79-01
1 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
1.1企业对兼职员工的要求放宽
企业在招聘兼职员工的时候始终把握这样一种原则,即方便、节省开销、素质良好、可信度高。在校的大学生正是具备素质好、可信度高的优势,符合了企业招聘的条件,加之大学生欲寻求这样的一份工作,双方一拍即合。
1.2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初衷不一
參加社会实践的高校生通常有以下的几个想法:即学以致用;排解无聊;锻炼社会谋生能力;为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热身;兼职赚取外快。显然,学校内的学生社团并不能满足那些求学在“外”的学生们的要求。本着营造—种双赢的局面,高校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1.3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的精神,现在很多大学,都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规定了学时和学分。
2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种种不容忽视的不和谐现象
2.1社会实践让部分同学走过场
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多为应届毕业生,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期满后,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返校,否则影响毕业。没办法,有条件的同学就回家拉关系、找单位进去实习;没关系的同学,就向学校汇报,等待学校安排实习单位;还有些同学,实在来不及实习,就随便找家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报告。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过场。
2.2社会实践让学生成了义务劳动者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期间里面,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很乐意接受大学生来实习——既不用花钱,又找了个义务打工者。实践期间,学生所接触的所谓的实践内容绝大多数与打水、扫地、收发传真或邮件、打字排版等杂七杂八的事情有关,而真正接触到自己所学专业内容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师范类的学生同样免不了被冷落。
2.3社会实践让学生屡受伤害
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猛增,贫困学生人数亦随之增加,这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在校期间利用空余时间打工成为他们的首选。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他们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他们对经济的需求、对参加实践活动的渴望的特点,使出各种花招骗取大学生的钱财。这是导致校园上当受骗事件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纠正不和谐现象,还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纯洁性
3.1强化思想理论指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正确的社会实践,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期间的兼职工作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择业倾向有着莫名的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甚至所悟,都将对其今后迈入社会后的择业观、就业观及创业观产生影响。
3.2加强教育和引导,认真选择和理性看待社会实践活动
3.2.1社会实践的安全性原则
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可以为学生介绍兼职、联系兼职的部门,开发出更多的岗位,专门为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作为大学生,要对招聘企业知己知彼,以确定其是不是正规公司,和对方签订一个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也就有了法律依据,若发生纠纷,要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并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
3.2.2社会实践的价值性原则
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不妨与实践单位签订相关协议或者书面说明,说明双方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尤其对自己在实践期间应该享有的相关权利予以明确说明,在与对方协商过后再去实践,将会大大减少自己成为对方免费劳动力的可能。
3.2.3社会实践的适应性原则
在选择社会实践过程中,应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与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尽可能的相适应,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争取将个人的弱势之处在实践活动中予以弥补。
3.2.4社会实践的一致性原则
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应首先将个人的今后发展方向予以确定,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社会实践,于此方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与个人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个人的发展如同爬山,少走弯路,才能尽快到达山颠。
4 结束语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肩负着严肃的学习任务,这是他们享受高素质教育的特权,也是他们获得接触社会的初步概念的平台。忽略了这一点,或本末倒置的厚此薄彼,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在保证学习与实践两不误的前提下,提出三点建议:1、合理分配时间。,学会自主安排时间,让学业与社会实践的进行不相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2、合理分配精力。频繁地交叉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会降低效率,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就会取得有效的成绩。3、学会学以致用。把学习中的收获应用到工作中。能够将工作中的所得运用到学业的思维中,实现学以致用,双向双赢,又何尝不是一种盈利?
参考文献:
[1]何 烨大学生兼职,影响学习吗 [J] 成才与就业2005.
[2]裴卫刚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 [J] 江西教育2003.
[3]王 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几点思考 [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4]洪功翔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探讨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