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交际、交流工具,因此,英语教学活动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农村的英语教学活动尤为重要。要想在农村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而在这诸多能力的培养当中,“听”与“说”能力的培养是农村英语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呢?现就英语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听力教学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英语教学应首先注重抓好听力教学工作。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启发他们积极体验,大胆实践和勇于参与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来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做法如下:
  1.强化听力训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英语学科所特有的语音、语调、语流、语速、停顿和意群等要素,启发学生有目的地对所学的语言进行听辨,使学生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听辨过程中,来感受和体会英语的各种特有语言要素,进而要求他们学习和模仿。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及时通过事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所设计或预备的简短精炼的听力材料,或全班、或分组、或成对来检测学生听的效果。这种检测有时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时是学生之间开展,这时教师应采用多次少量,循环听辨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他们用所学过的浅显易懂的英语句子来谈对听力材料的感受或简单复述学生刚才所听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做法来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学习体会,交换学英语的所得,使学生形成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共同促进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能够逐步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开口讲英语的恐惧感,进而消除其学英语的压抑心理,从而达到强化目的性听力训练的目的。
  2.激发对听力训练的兴趣。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很不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学生学习英语只靠每天英语课堂上45分钟所获得的语境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适宜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语言环境,同时,还应积极组织课外英语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在不带任何负担和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轻松愉快的非目的性听力训练。
  二、强化说的训练
  对学生英语“说”的训练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听准辨清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说的强化训练。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也应注意结合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流、语速、停顿和意群等诸要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强化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语音语调训练。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其它语言的语音、语调一样,有一些特定的模式,不同的语音、语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能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态度、隐含意义和丰富的感情色彩。
  英语教师对农村中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教师只能循序渐进地将英语的语音、语调的训练贯穿于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训练学生英语的语音、语调时,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或精心准备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子,先让学生仿说,接着引导他们即学活用练习,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便引导学生用正确、规范的英语语音、语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替换练习,接着协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的说话训练,最终达到让学生能自由用所学英语来交谈的教学目的。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作,有感而发,学以致用,又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并从中理解英语这种语言,进而运用它。这样,学生们自然就有了学英语的成就感,对英语学习也就有了自信心了。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在学英语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积极体验,大胆实践,踊跃参与,合作互助,共同促进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强化训练的目的。
  2.注重语流、语速训练。在表达语意方面,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流、语速、停顿与意群、语义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将它们割裂开来,逐个分析、理解和掌握,势必出现“瞎子摸象”的错误。因此,教师在农村学校日常英语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将英语的句子、段落和篇章中的语流、语速、停顿与意群、语义的训练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使他们由要学会英语转化成要会学英语,为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性学英语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做法是:作好示范,即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和活动中应重视自身的英语说话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讲练英语和课外活动的说授英语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实践,即引导启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在听准、辨清英语语音、语调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去实践,去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即教师应善于获取更多的最新英语教学信息,增加课堂上英语的信息量,多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常用英语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英语教学活动,改变农村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节奏缓慢的局面。
  因此,在培养中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要遵循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出发,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英语各种能力侧重培养,这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怎样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充满感情的文章,用真情实意彰显文章之美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关注生活,定格真实画面  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觉得无事可写,那么便是没有关注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我要说“生活处处能作文”。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家庭、生活的环境都各不相同,只要你留心生活,善于发现,你会觉得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你上学走过的路,你家门前的大山,你脚下流淌的小溪,你
有效教学,从字面上看显然是侧重于教学的效率,具体而言,就是指通过教师在特定时期内所进行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其学习能力。  而这种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除了对学生的语文成绩产生影响,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  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通过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对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智障儿童受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双重影响,在记忆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使得他们实际应用能力薄弱,动手能力差、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弱智儿童心理、生理及数学学科特点,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例题作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数学定理知识的诠释与解读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例题的分析和讲解是否透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数学定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例题讲好、讲透彻,让学生能够通过例题学会数学知识并能对其进行合理与恰当地运用,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合理运用逆向思维  在初中数学当中常会出现一些特
在如今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很重,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怎样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些,同时还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进行积极地探索,其中所采用“问题串”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大面积地提高。  一、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1. 目的明确,难易适中  问题的目的性要鲜明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还处在转型期,初中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运用一种合理的教学方案,把初中数学基础教育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是所有的初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愿。然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展开讨论。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估体系不完善。每所中学对初中生的教育考核评估的标准,无疑是看成绩说话,那么教师的重点工作也就是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
教师刚接到一个新班,都会碰到一些对英语几乎一窍不通的学困生,这些学生早读时不读书;默写时,有的只会默两三个,有的只会写中文序号;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作业时只会抄单词、词组。究其原因,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有些学习态度极不认真,还有些学习方法不当,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都太薄弱。加之现在教材中的词汇、短语量明显增加,他们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中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语口语教学贯穿于任何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因此是否能够说、能够运用这门语言永远都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这门语言的标准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考试中对于英语口语要求不高,直接导致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对口语的训练,造成了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考试成绩很不错,但连最简单的问候都难于表达。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现在英语教学中急需改进的地方。  一、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课程,必先让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和做法:  一、设计教学情境  在每上一节课的时候,我都要精心准备,比如在教七年级英语第十九单元:Food and drink时,我就事先准备好一些学生爱吃的食品和爱喝的饮料,当我一走进教室,学生立刻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得到想要的可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但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中却有不少人放弃入学机会,让人难以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录取学生选择弃学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是以下五个方的原因:  一是社会观念没有转变,传统思想左右决定。一直以来,普通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定义很狭隘,就是考上二本以上的高校才算是大学生;对于有出息的定义就是毕业后从事公务员、律师、医生等大众熟知度高的职业。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