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如果新课程下的作业仍以传统的数学理论来进行布置,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作为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更要在作业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思考与探索,让新课程的实施日趋完善。
  1.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
  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作用很大,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作业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吗?其实不然。因为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总是坚持布置作业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错误地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
  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则更是把教师推向了一个非常悲哀的境地,那就是:完成作业成了学生不可推卸的职责,而学生却不把这个职责当回事。他们往往“心不甘,情不愿”地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不做。最后,我们只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如:打电话通知家长,要求家长监督并在子女的作业上签字,甚至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
  分析上述现象,究其深层原因,我认为还是陈旧的教学观在作祟,我们仍抱着“以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宗旨”的旧有观念,忽视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忽视了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2.对新课程中的作业设计的探讨
  2.1改变作业布置的方式。
  2.1.1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作业的机会,让学生在一个新知识点学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会解答的题目。一方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会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要进一步学习。
  2.1.2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复习巩固时采用,而作业的内容也主要是从其他参考资料中寻找。因为在复习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一样,如果采用统一的作业来要求,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已经掌握却又要重复做,而浪费时间。
  2.2设计自主性作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传统教育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新理念则要求“以人为本”,要求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发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为主。如: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后,我布置了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求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课堂作业。分成小组,让学生先讨论,后合作,进行动手操作,经过思考、发现,最后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都欢呼:老师,这个公式是我们自己发现的,不是你教给我们的。在这以后,梯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我都设计成作业的形式,让他们讨论、动手操作、思考、发现。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及巩固公式,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自我解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2.3设计有趣的作业,让学生爱做。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成“爱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设计“小数加减法”题目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自己去交钱、找钱。还有进行“分数加减法”时,巧编故事——“唐僧分西瓜”。这样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计算现象,变成富有趣味的游戏性、故事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小数、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用赏训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评价。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下等学生。例如:我班有位学生一向爱动脑,可作业不是很认真,我就这样写道:你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果用漂亮的字写出来,就会让人耳目一新。
  2.5用“等级 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
  “等级 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贵在激励,贵于引导,皆在于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学生的作业可进行这样的评价:“优 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 奇思妙想;优 字迹工整;优 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示批评。如“良 认真订正好就是优,良 不懂问明白就是优,良 能认真及时订正就是优。”
  2.6注重作业的生活性。
  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教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为此,作业练习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环境的联系寻找例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含15吨)按每吨1.2元收费,超出15吨的,其超出吨数按每吨5元收费,小小家上月共交水费28元,你知道小小家上月用水多少吨吗?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应用性练习,真正使作业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只有把作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问题开始,设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同时淡化难点,活跃课堂。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数学课堂教学 设疑  职业高中的学生数学底子差,学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对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6-氨基己酸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 将经过体格检查符合本研究的门诊病人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血府
摘 要: 在职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摒弃旧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文章就此做了阐述和思考。  关键词: 职校数学课堂教学 现状 思考  一  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职校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们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钻研,逐渐适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进行课堂练习呢?下面我谈谈认识。  1.设计应用性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了比例尺知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