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相结合,突破写作瓶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写作能力是最能展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读写教学之间必须系上一根纽带,将读和写结合起来,以读引写,以读促写,就能为突破写作瓶颈提供很好的思路。
  一、大量阅读,打好写作之基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必须开展大量课外阅读,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部编版教材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更是为教师推进课外阅读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教师应结合“亲子共读”“好书共读”“名作家精读”等栏目,鼓励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夯实写作的基础。
  二、结合课文,构建小练笔习作体系
  1.熟读课文,找准学生兴趣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编者的意图往往含而不露,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因此,教学中,应秉承由浅入深、逐步拔高、环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整理归纳,捕捉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兴趣点来开展教学,其中,关键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点,构建小练笔习作体系。
  2.课堂教学中,转兴趣点为仿说点、仿写点
  部编版教材的课文往往是经典美文,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课文中的美,在课前预设中,摸查学生的兴趣点,精准地把握好学情,为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兴趣点巧妙地转为仿说点、仿写点做好充实准备。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例,学生对此题材特别感兴趣,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多了解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了解相关动物、植物的生活习性或生長习性,利用这些特殊的习性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在充分开展相关课外科普资料阅读的基础上,课堂可展开诗歌仿说活动,引导学生仿照诗歌的样子说一说,课后进行诗歌仿写和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课文教学与口语交际和写话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3.课后习作中,转兴趣点为激发点,结合课文开展续写、改写等小练笔
  课后习作中,要找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转兴趣点为激发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续写故事、改写故事结局、故事新编等方式,开展特色小练笔。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等课文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故事,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宝葫芦的秘密》展开续写,看看宝葫芦还会带我们走向一段何等奇妙的旅程,看看海的女儿能否拥有更幸福的结局。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更好地达成读写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三、提炼课外阅读兴趣点,以读引写
  课外阅读书目琳琅满目,教师要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供一定的指引,捕捉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点,灵敏地转化为写作点,促使学生有言而发,既深入探讨了书籍所蕴含的深意,又锻炼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评析鉴赏的书面表达能力,反过来还会促进课内习作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小学生往往对动物非常感兴趣,经常观察小动物和喜爱看描写动物的文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正是牢牢切合这一特点,提出了“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示了《猫》《母鸡》等文章,单元习作安排为《我的动物朋友》。教师在教导这一单元时,可提前引导学生去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其中,可重点看《最后一头战象》和《羚羊飞渡》,然后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加深对角色品格的品读,还可以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分析战象和羚羊分别体现出来何种品性?两者有无共同点?有无值得我们人类借鉴或学习的地方?在教师系统的、目标明确的阅读指引下,学生往往可以很好地深入鉴赏文学作品,并转化为书面鉴赏文字。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不断地提升了评析鉴赏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素养逐步提高,当面对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学生就会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责任,是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优秀品德。当今,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与人交往、交流,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经常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没有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加上学校又缺乏感恩教育,造成他们麻木冷漠,对老师、对同学、甚至对周围的很多事情漠不关心,缺乏感恩之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还要从社会
期刊
一、启动思维:依托挑战性问题  (一)以残缺问题引发冲突  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认知的冲突,当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的结构之间出现不平衡时,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活跃状态。教师应该聚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聚焦他们的学习经验,故意设计一些不够“健全”的残缺性问题或多种答案的问题,激起认知冲突,启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我这样出示:“卫星运行21圈要多少分钟?”这样一道信息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枯燥、乏味的习作教学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读写的能力。  一、悦读积累,领悟提升  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喜欢接触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而对文字的阅读兴趣不浓。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除了组织佳作推荐、名著赏析等常用方法外,还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去读孩子们爱读的书。只要与孩子有了共同
期刊
“五星网状教学模型”是国内新兴的、前沿的教学应用模型,该模型指出课堂教学的五个主要环节,即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其中建构环节是课堂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如何有效地建构课堂内容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前概念转化策略  1.前概念的特点  课堂中学生的前概念具有三个特点。其一,隐蔽性。学生的前概念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很难暴露出来。其二,顽
期刊
优质的提问让学生经历“问题——思考——分享”的深度学习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还对学生思维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通过设计优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深度学习。   一、教学过程回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板书分数):“读一读,你们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开启分数学习之旅。”   (二)问题引
期刊
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立足于课内文言文,但又不囿于教材之内;立足于课堂之内,但又延伸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它以教材为起点,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策略。“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拓展古文阅读的外延,它致力于重构古诗文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对教材的重新编排整合,转变教学中的主体角色,达到提升课堂教学
期刊
由“STEAM”理念设计的系列课程,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强调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与合作学习,鼓励幼儿积极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有效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提升STEMA教育效果,幼儿园可从以下四方面优化STEAM教学。  一、教师思考在先,幼儿行动在先  教师应该注重在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研究如何建设切合生活实际的科学课堂,强调在开放的科学课堂中,问题来源于孩子,由幼儿提出问题,再由幼
期刊
“游戏进课堂”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是传统“寓教于乐”的新发展。轻松的游戏,可以使孩子始终精神兴奋、状态活跃,在快乐玩耍中获得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能很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發展智力、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任用。  一、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独
期刊
信息技术与国语学科教育的融合,是将信息技术与国语学科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中的工具与学科所需的教学与学有机地一体化,提高国语教育的效率,改善中学古诗文的教育效果建立初中古诗文高效发展的新课堂。在具体的分析环节,笔者对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归集和整理,同时进行了一些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谈谈融合多技术的中学古诗文教育的好处。  一、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多技术的融合可以用来革新国语古诗文教学的教育方法和
期刊
培养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培育劳动习惯课程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对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调查,针对区域中小学劳动习惯现状和存在问题,坚持培育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提出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应用。  一、基于“主动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开发  培育中小学生“主动做”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家庭劳动资源,学校要制定家校合作计划,将学校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