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作文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转变思维,充分认识到写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要表达真情实感,进而展现独特的创造力。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干扰,让学生全面感知写作的魅力,优化学习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意愿。
  先导式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核心是注重学生的体验,并把其当作教学活动的根据,激励学生主动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互动与交流,拓展思维,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在体验式学习中提高写作水平,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教师要分析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作文情况,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表达中积累经验和丰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目标的指引下,可以促进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有助于教学始终不偏离正确轨道。过去的作文教学,把关注点放在理论上,制定的教学目标高度切合语文学科特征,旨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安排教学内容时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词句上,而是注重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目标要凸显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实践体验能力。将教授知识与提高交流表达能力结合,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淡化教材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体验,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
  作文先导式教学要求将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作为重点内容,讓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丰富的写作体验,奠定写作的基础。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热情,为学生提供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产生主动沟通交流的意愿。尤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要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沟通能力上,让教学活动更有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安排交流互动活动,借助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丰富体验,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指导学生以“最难忘的事”为话题写作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组内提问和讨论,交流各自最难忘的事,说一说难忘的原因,注意在讨论中把握写作的要点。学生在交流表达时,会调动以往的记忆和感受,加深印象,安排好题材、体裁、结构等内容,写作思路会更清晰,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表达
  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尤其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获得丰富的体验与感受,调动学习热情。先导式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产生写作的欲望,更好地把握情感。例如,指导学生以“四季景色”为话题写作时,为了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四季风光的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四季风光的情境,播放图片或视频,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融入到美丽的四季风光中,迅速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先导式教学是革新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如何运用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先导式教学倡导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把说文和写作结合起来。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以体现出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和深化体验的平台,增加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一、主题与背景  苏教版《5.1圆》是我开的一节区级公开课,这节课中理解圆的定义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目标,要求经历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圆的描述定义和圆的集合定义。对于圆的描述定义,我认为很简单,思想上没有重视,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圆的集合性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备课时的确费了很多脑筋,可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  在这节课之前我借别的班试上了一节课,果然圆的描述性定义完全
摘 要: 本文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理论框架 培养目标 教学流程 评价标准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启蒙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生本教学模式的出现符合实际教学需求,有助于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生本教学模式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作文水平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受到良好的作文启蒙教育,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课堂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了。新变化给教学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改中得到滋润,又能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与文本进行认真的对话,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就是教师走进课堂进行授课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就必须打造出真正的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管理、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师的素质提高及理念更新是打造出高效课堂的基础前提。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情感管理 情境创设 理念更新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讨厌的学习科目中,数学排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很震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
摘 要: 分式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到位,对性质掌握不牢固,在解题过程中时常会忽略分式不同于整式的地方——要保证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关键词: 分式 初中数学 易错问题  分式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常考题型之一.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到位,对性质掌握不牢固
摘 要: 在初中数学复习阶段,由于复习面广,内容较多,时间紧迫,极易引起学生两极分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地增强初中数学的复习效果,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复习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教学理念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校园。新教学改革注重的是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