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分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古诗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美育教育,接着提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古诗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美育;渗透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掀起的改革风暴可谓是轰轰烈烈,给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十分巨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于美育的认识和理解十分欠缺。在新形势下,美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受教师的好评和关注,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美育教育的基本概述
  美育教育是近年来十分大热的教学方式,又可以被称之为美感教育。顾名思义:美育教育主要指的是在教育中通过各种美好的形象去调动学生对美的向往,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教学目的。对小学语文古诗词中进行美育教育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生活中并不缺乏美,我们少的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章大部分都以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为主。这些清新自然的古诗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艺术性,在美育教学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最终让学生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美育体验和美育感受。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一)从古诗词的形象入手进行美育教育
  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可以从古诗词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弱的小学生而言,正处于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的特殊阶段,此时的他们对于美的认识和享受仍然停留在表面的阶段中。因此,从古诗的形象入手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而收录在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部分以咏物或者是歌颂人物为主。例如,《咏柳》就是咏物诗歌的代表作。“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短短两句话,将柳叶的千娇百媚描写的入木三分。在这首古诗词中,形象美被诗人使用到了极致,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用形象的“剪刀”比喻。春风的形象一下子跃然于纸面,变得形象活泼。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一形象美的要点,将古诗词中的各种形象化表现手法一一的展现出来,在一点一滴展现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相应的美育教学,整个过程潜移默化,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奇妙效果。又例如杜甫的《绝句》也是形象化美育的代表作之一。在该古诗中,千秋雪、万里船、黄鹂、白鹭等寓情于景,画面感十足,生动形象,整个美学体验一气呵成、活灵活现。
  (二)从古诗词的趣味性入手进行美育教学
  兴趣是开展小学教育的关键点,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也需要全方位借助兴趣的力量所在。在兴趣的激发之下,学生整个的古诗美育教学寓教于乐,氛围轻松愉悦,教学效果十分斐然。例如,骆宾王的《鹅》是每个小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古诗。但是会诵读并不代表学生领会了蕴含在诗中的美感所在。在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趣味性的讲解让鹅真正“站在”学生面前。诗中描写鹅浮水、拨水的动作生动活泼,十分具有动态美。而几个描写颜色的词又让鹅曲项向天歌的样子描绘的淋漓尽致。此时,这些绚烂的画面相互呼应,互为存在,美育教育自然流淌,成为了学生最习以为常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去观察鹅的样子,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让美育教学的趣味性达到最佳值,美育成效达成。
  (三)从古诗词的情感性入手进行美育教育
  在小学故事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需要丰沛的情感支持与参与。美育、德育、智育与体育共同构成了一个健全且具有系统性的教育体系。而在古诗中,各种富有情感的表达和意境都是情感性的充分体现。教师在实施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古诗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带着发现美的眼光去观察美、感受美和体验美。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时候,丰富的情感要素就亟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发掘和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整首诗歌一气呵成,作者博大的胸怀,宽阔的视野在诗歌中展现的一览无遗。伴随着作者的脚步,学生步步登高,精神层面的上升和净化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很显然,这就是美育教育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全面体现与彰显,伴随着教师潜移默化的深入和探索,學生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互通,情感共鸣也不由自主的从胸中喷薄而出、自然流淌。这就是美育教育与情感教育相互结合的最佳范例,十分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和借鉴。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深谙美育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全面加入美育教学的相关理念,让美育教学与日常教学产生紧密的联系,让美育教学成为古诗教学中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事情。通过美育教学在古诗教学的中不断渗透加深,学生对于美育的认识和理解也一步一步逐渐走上一个全新的境界,这就是美育教育的初衷与真谛所在,也是美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黄敏华.浅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考试周刊.2018.3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以往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已经不具备适用性,版画作为一种新型美术教学形式,已经成为中小学美术课堂的一部分。版画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都比较独特,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文章主要分析小学美术版画教学实践价值及具体实践方法,以期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该课程效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版画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不再像以前一样以文本临摹为主,而是引进了实
期刊
【摘 要】长期的应试教育对高中语文教育有很深的影响,致使语文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思想简单功利,作文结构死板模式化等。作文是高考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思想见闻和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更是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体会及感悟,同时也是进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所以,高中的语文老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让高中语文写作进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视角;高中作文;创新措施  作文是
期刊
【摘 要】“引言设计”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引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引言设计技能的提高,本文从五个方面浅析了引言设计的一些方法,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七年级;生物教学;引言设计  引言又叫导言,一般指每一章、每一节及每一段新内容开始时所作的一段说明。引言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从课间休息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写作教学一直是重难点之一,因此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其提升语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自新课程改革后,图画书便渐渐成为教师写话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它也越来越切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看图写话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将图画书引进写话教学的方法,是值得借鉴与肯定的。  【关键词】图画绘本;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应用  图画
期刊
【摘 要】农村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农村家庭教育乱象横生,农村家庭教育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放羊式”的教育,农村孩子没有父母亲亲情的陪伴,让祖国未来的花朵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他们的教育現状令人堪忧。只有改变这些种种不良的家庭教育陋习,祖国的未来的花朵才会茁壮成长。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期刊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教会学生学会积累,逐步丰富写作素材,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做好初中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真情实感;写作素材;正确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和基本价值判断。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自有教育以来,教育者们都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加以认识和总结提出很多学生观。孔子认为学生“性相近,习相远”,“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礼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孟子说,“得
期刊
【摘 要】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一堂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复习课应包含知识的巩固,方法的指导还有试卷讲评是捷径。得靠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总会把枯燥乏味的复习课,变成学生喜爱的趣味乐园。  【关键词】自主学习;知识巩固;方法指導  什么是复习?复习就是指再一次学习,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复习不是机械地、简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文明的认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渗透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有必要基于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内涵,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更好的汇聚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思考  少年强,中国强。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其健康发展在国家的长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英语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其中词汇是奠定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在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诸多教育学者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在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理论的运用展开分析,以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语境理论;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  词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