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和大数据是当今社会的代名词,在互联网技术下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影响,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和课本教学,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留给学生进行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课件教学;情境创设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大多些教师和学生来讲是一个改变,如何将改变变成新的优势,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互联网资源的合理运用会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制作课件,总结规划课堂重点
粉笔和黑板作为知识传播的工具见证了一代代人的奋斗,但是在电子科技迅速崛起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它不仅方便教师讲课,也方便学生学习.
课件可以展示一個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一个课件的开始会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之后用案例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而是直接介绍例题,很多例题都是教师自己查找的,这样教师在黑板上抄题,学生再抄在本子上就十分浪费时间,而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学生会知道本节课的内容,从而会着重听教师讲的重点问题.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觉得解不等式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和解等式是一样的,但是对两个不等式的解的范围的判定就感觉有一点吃力,其实这需要画图完成,教师如果运用课件讲课就比较简单方便,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等式组取值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是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教师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学生就会着重听教师对重点知识的讲解,这样他们的课堂收获会更多.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典型例题对课堂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这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课件一般都是一组教师完成一个课题的制作,然后全校教师共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会根据自己的讲解进行改动,但是基本结构不会改变,这样会使全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减小不同班级的成绩差.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可能不能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起来.这时候,教师就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纯粹的知识学习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导航图片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景点指示图和基本的导航图都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建造的.让学生在坐标系上找一个坐标点,是非常简单但也非常枯燥的,如果将坐标点和生活中的实际建筑联系起来,那么做题的过程就会非常有趣.知识和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完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利用勾股定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求出坐标系中一条线段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建筑物的距离.再比如商品的买卖是生活中的常见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卖家来讲,并不是进货越多利润越高,因为还要考虑商品在某一地区的需求程度,这就需要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经过市场调查得到进货数量和商品单价及商品销售量的关系,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就会找到单件和进货数量的最优解.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商品的需求情况,将题目中所知道的信息列成表格,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题目中的信息,相比黑板教学,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课堂内容
初中时期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教师仍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预习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都会有一定问题,对知识理解的不够全面或者对讲解过的知识未能深入理解.
预习和复习需要学生的自觉,教师的监督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和复习资料,既可以让学生可以查找不会的知识,又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互联网上有很多名校名师的讲课视频,其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题型的分析都非常详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完成预习或者复习.当然,网络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给学生筛选一些优质视频供学生使用.比如八年级下册学习“勾股定理”时,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新知识,如果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但是如果学生在家中就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预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产生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比较轻松.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了解自己哪一部分知识掌握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就会着重听教师讲解.同样在课堂上,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投入,对于一些知识点学生的掌握可能不太牢固,学生在作业完成时会有一定困难,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前把课上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筛选的网络教学资源再次复习一遍,那么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作业的完成效率以及完成质量都会得到提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四、运用程序软件,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数形相互结合的学科.数学上的一些知识需要教师通过画图让学生进行理解.传统的尺规作图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同时非常浪费时间,但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下的作图工具,教师可以轻松画出标准图形,帮助学生学习.
在初中学习中,学生会学到很多有关于图形的知识,比如七年级下册的“平行线与相交线”,以及八年级上册的“全等三角形”等.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尺规作图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时间.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尺规作图,让学生了解全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以及如何证明全等三角形.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画一些方程的曲线,让学生清楚了解其中的性质,这些曲线教师也会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利用多媒体技术输入函数方程,可以直接得到一个优美平滑的曲线,这对于教师的教学非常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节约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因为如果学生仅接受知识而不进行思考,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并没有真正掌握,只是学过,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记忆的错误,在考试过程中也会犯错.但是课程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画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 五、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能力
互联网可以储存很多照片、视频以及文件.教师要实现对互联网的运用,就要充分了解联网.互联网的高级之处在于它可以对资料进行分类总结.
在单元总结复习阶段,教师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错题和重难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从往年試卷上找题,那非常的不方便,但是运用互联网,每一道题型考查的知识点,难度系数等可以清楚地展现在教师面前,这对于教师讲课非常方便.其实考试中几乎很少有新的题型,题型都是大同小异的,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考查的题型都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之后再讲解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型.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单元的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中考的考试中会有一道包含平行线,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题目,在很多考生的眼中这种题目是比较困难的,同样对于阅卷教师而言,批阅这道题目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因为学生的答案很多都需要教师来证明.运用互联网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做题的方法并对往年的例题进行分析,从题库中寻找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共享以及分类方便教师的查找,同时教师在进行期末总结时可以将以往的错题进行打印让学生再做一次.传统教学中,学生依靠练习册进行练习,但是练习册的题型大多相似,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从互联网上找一些新的题型让学生解决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六、结 论
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互联网教学有一定的挑战,但是互联网带给教师更多的是优势和资源.利用教师筛选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
【参考文献】
[1]姚坤.初中数学教学中互联网与核心素养的融合[J].活力,2019(24):275.
[2]孙卫江.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4):18-19.
[3]罗伟丰.信息技术支持下重难点突破型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23):87-88.
[4]郑培珺.智慧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校本练习设计与开发: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校本练习开发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0(9):5-9.
[5]张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1):200.
[6]郑振辉.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193-194.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课件教学;情境创设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大多些教师和学生来讲是一个改变,如何将改变变成新的优势,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互联网资源的合理运用会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制作课件,总结规划课堂重点
粉笔和黑板作为知识传播的工具见证了一代代人的奋斗,但是在电子科技迅速崛起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它不仅方便教师讲课,也方便学生学习.
课件可以展示一個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一个课件的开始会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之后用案例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而是直接介绍例题,很多例题都是教师自己查找的,这样教师在黑板上抄题,学生再抄在本子上就十分浪费时间,而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学生会知道本节课的内容,从而会着重听教师讲的重点问题.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觉得解不等式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和解等式是一样的,但是对两个不等式的解的范围的判定就感觉有一点吃力,其实这需要画图完成,教师如果运用课件讲课就比较简单方便,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等式组取值的方法.这节课的重点是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教师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学生就会着重听教师对重点知识的讲解,这样他们的课堂收获会更多.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典型例题对课堂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这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课件一般都是一组教师完成一个课题的制作,然后全校教师共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会根据自己的讲解进行改动,但是基本结构不会改变,这样会使全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减小不同班级的成绩差.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可能不能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起来.这时候,教师就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纯粹的知识学习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导航图片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景点指示图和基本的导航图都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建造的.让学生在坐标系上找一个坐标点,是非常简单但也非常枯燥的,如果将坐标点和生活中的实际建筑联系起来,那么做题的过程就会非常有趣.知识和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完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利用勾股定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求出坐标系中一条线段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建筑物的距离.再比如商品的买卖是生活中的常见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卖家来讲,并不是进货越多利润越高,因为还要考虑商品在某一地区的需求程度,这就需要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经过市场调查得到进货数量和商品单价及商品销售量的关系,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就会找到单件和进货数量的最优解.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商品的需求情况,将题目中所知道的信息列成表格,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题目中的信息,相比黑板教学,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自主预习、复习课堂内容
初中时期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教师仍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预习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都会有一定问题,对知识理解的不够全面或者对讲解过的知识未能深入理解.
预习和复习需要学生的自觉,教师的监督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和复习资料,既可以让学生可以查找不会的知识,又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互联网上有很多名校名师的讲课视频,其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题型的分析都非常详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完成预习或者复习.当然,网络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给学生筛选一些优质视频供学生使用.比如八年级下册学习“勾股定理”时,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新知识,如果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但是如果学生在家中就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预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产生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比较轻松.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了解自己哪一部分知识掌握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就会着重听教师讲解.同样在课堂上,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投入,对于一些知识点学生的掌握可能不太牢固,学生在作业完成时会有一定困难,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前把课上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筛选的网络教学资源再次复习一遍,那么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作业的完成效率以及完成质量都会得到提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四、运用程序软件,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数形相互结合的学科.数学上的一些知识需要教师通过画图让学生进行理解.传统的尺规作图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同时非常浪费时间,但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下的作图工具,教师可以轻松画出标准图形,帮助学生学习.
在初中学习中,学生会学到很多有关于图形的知识,比如七年级下册的“平行线与相交线”,以及八年级上册的“全等三角形”等.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尺规作图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时间.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尺规作图,让学生了解全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以及如何证明全等三角形.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画一些方程的曲线,让学生清楚了解其中的性质,这些曲线教师也会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利用多媒体技术输入函数方程,可以直接得到一个优美平滑的曲线,这对于教师的教学非常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节约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因为如果学生仅接受知识而不进行思考,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并没有真正掌握,只是学过,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记忆的错误,在考试过程中也会犯错.但是课程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画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 五、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能力
互联网可以储存很多照片、视频以及文件.教师要实现对互联网的运用,就要充分了解联网.互联网的高级之处在于它可以对资料进行分类总结.
在单元总结复习阶段,教师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错题和重难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从往年試卷上找题,那非常的不方便,但是运用互联网,每一道题型考查的知识点,难度系数等可以清楚地展现在教师面前,这对于教师讲课非常方便.其实考试中几乎很少有新的题型,题型都是大同小异的,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考查的题型都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之后再讲解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型.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单元的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中考的考试中会有一道包含平行线,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题目,在很多考生的眼中这种题目是比较困难的,同样对于阅卷教师而言,批阅这道题目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因为学生的答案很多都需要教师来证明.运用互联网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做题的方法并对往年的例题进行分析,从题库中寻找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共享以及分类方便教师的查找,同时教师在进行期末总结时可以将以往的错题进行打印让学生再做一次.传统教学中,学生依靠练习册进行练习,但是练习册的题型大多相似,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从互联网上找一些新的题型让学生解决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六、结 论
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互联网教学有一定的挑战,但是互联网带给教师更多的是优势和资源.利用教师筛选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
【参考文献】
[1]姚坤.初中数学教学中互联网与核心素养的融合[J].活力,2019(24):275.
[2]孙卫江.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4):18-19.
[3]罗伟丰.信息技术支持下重难点突破型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23):87-88.
[4]郑培珺.智慧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校本练习设计与开发: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校本练习开发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0(9):5-9.
[5]张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1):200.
[6]郑振辉.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