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浅见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文就是苦差事。有的没有内容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只好闭门造车,东拼西凑;有的苦于言语的运用,没有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只好简简单单,敷衍了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内容空乏,层次不清,言不着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多读书。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言道出读书对于写作的帮助。幼时冰心就喜读文学,写文章往往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老师评价她的文章颇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因此,多读书,对写作难的学生而言,实在不可缺少。所以教师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书。一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书籍,只要有益,什么书都让他们读。可读国内国外的,也可读古代现在的;可读小说散文,也可读历史地理。广泛的阅读可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强语感,为写作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碰到作文,自然会在心灵激起火花,源源不断把自己的所闻所感急速倾诉,完成作文。二要让学生多读多背。读书以致背熟,才能不断积累词汇,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那些精彩句,精彩片段或整篇美文,背得滚瓜烂熟,已在自己的脑袋里扎根,当自己要用的时候,它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从而做到用词不致贫乏,言语形象生动。
  品美文。拿到一本好书,一篇优秀的文章,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的读,慢慢品味。一可赏析文章的选材立意。《母亲这样的女人》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作品中的母亲失去丈夫,侍奉漫不讲理的婆婆,抚养三个孩子,勇敢承担难以相象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如果仅从孝妇、贤妻、良母理解文章的立意,那就逊色多了,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揭示“我们对于身边终日操劳的最熟悉的母亲,却常常忽略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二可赏析文章的布局谋篇。如《白杨礼赞》一文,开篇点明礼赞的原因,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出,给人印象;中间从白杨树生长环境之美、外形之美、精神之美层层力挺白杨,给人具体形象;结尾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以昂扬的调子赞美白杨树,深化主题,与开头呼应。三可赏析文章的遣词造句。《我的长生果》是一篇让人爱不释手的好文章。它的语言运用颇有特色,词语用得新颖别致。如“只觉得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中的“充盈”;“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中的“灿烂”……品味这些词的巧妙运用,无疑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总之,经过老师与学生一起赏析,学生对如何选材立意、怎样谋篇布局、怎么遣词造句加深了认识,写作就会胸中有竹,无疑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作难下笔,自然会迎刃而解。
  勤练笔。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多练。练到一定强度,才能凑效,写作才会有提高。多练,就需要做到:一要放手让学生写,随随便便地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生活就是一本好书,生活处处皆文章,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留心社会、学校、家庭中的人或事,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他们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注意他们生活中的细节、动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三要加强读写结合或仿写或听后写文的练笔。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皆为精品,各有独到之处。教读文章后,可让学生仿写他们或质朴或活泼的语言,可练习他们的精巧构思或行文结构。如学生仿篇习作《学校铭》:“校不在老,改革则名。教不在多,启发则灵。斯是学校,惟求创新。园中草茵绿,柳竹相映青。谈笑有师求,往来无白丁。可以调弦琴,吟新声。无噪音之刺耳,无题海之劳神。高中大兄姐,初中小弟妹。校长曰:‘桃李分芳’。”大家要注意的是,练写尽量要求自己下笔不俗,每篇都要新颖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都好。这样日积月累,一年半载之内,可望出现质的飞跃。
  改习作。好文章,一般都要经过反复修改,越改才越精美,正如鲁迅所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学生习作写好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作文本上自我修改作文,也可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一、明确习作评改内容、要点:①看中心思想是否正确鲜明;②看选材是否适当(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③看结构是否严谨(段落层次是否清楚;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④看详略比重是否得体;⑤看语言如何运用(是否通顺,有否病句;是否准确、简洁、得体;是否形象生动,有文采);⑥看标点是否正确;⑦看有无错别字;⑧看书写是否工整,⑨看行文是否合符格式;⑩看写作态度是否端正。二、教给学生互改作文的步骤、方法。首先要把学生分组结对子,每组4---6人为宜,以优秀生带动后进生,取长补短。其次要出示批改的标准,标准一般是每次习作明确训练的内容。最后,就批改的具体方法提出要求。比如,如何落实眉批、总批,如何依据标准逐项打分给出等级,都应该给学生确切的认识。经过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学生就能准确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就会明白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就会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就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自然就会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应强调的是,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以至养成作后修改的习惯,作文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有保证。
  总而言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引导其多读、多写、多练、多赏析、多修改,反复操练,天长日久,学生写作难的窘境就会日益好起来。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26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学生;创新意识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ntains lvords. Sounds,pictures and cartoons .It appears vivid and plays more incomparab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柯·尼·列昂捷夫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就必须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写成篇的文章,完整地表达所见、所感,鼓励他们通过想象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内容,鼓励他们通过作文来表现、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个性。那么怎么使低年纪的同学们作文轻松入门呢?下
期刊
摘要:应用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难点、疑点。  关键词: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应用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完成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必须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而长期以来,这些特定的专业课内容大部分是从高等教育专业课中简化而来,这对于只有初
期刊
英语学困生在每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激发学困生,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一、分析学困生心理,建立学习信心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时,学习英语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两年英语。有的在小学还没有接触英语。进入中学后,一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连遭失败,对英语学习已失去了信心。对他们就要
期刊
摘要: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激起学生求知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景;数学实验;多媒体;开拓思维;引导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
期刊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初步反思和定位,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总结了一个主体和五个适应。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所谓开放的语文教育,指的是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准备死板的标准答案,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只有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活力,不断引起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教学才能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是努力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最大的收获。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有很大的提高。  关健词:课堂效率;教学质量;观念;转化;方法;改革     教研室年前对全县二十多所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导检查,在检查中感觉到新课程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
期刊
摘要:面对现在中学生说写能力差的现实,我分析认为,在熟悉事件内容和情境的情况下,学生仍不会说、不会写,缺乏应有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语言修辞能力是其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学生通顺凝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表达效果,语文新课程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修辞训练。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内外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观察事物、感受理解事物和学会表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为此要从名篇赏析、课堂训练、生活砺练、读书摘记等几方面加以指导
期刊
摘要: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初中生与科学课程中抽象、深奥的概念规律等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科学教学障碍的主要原因。如何搭建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桥梁?本文是笔者在进行比喻教学实践基础上,从比喻教学的功能视角,阐述了其应用的价值、时机、关键点等,试图通过挖掘其在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使之更好地解决科学教学中疑难问题,成为教师学生手中教与学的利器。  关键词:比喻教学;理解;启发;方法教育    Discus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