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有的学生怕学数学,甚至是讨厌数学,症结就在于对数学缺乏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具体方法有下面几种:
  1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
  2 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诸如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有关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名称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还可有的放矢地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典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
  3 从生活实际入手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引入新的课题。如;负数概念引入后教师结合“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在他们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占有的欲望。
  4 使学生感到学习有乐趣
  优美的图形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称均衡的数学图案设计,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对称图形,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美好。很多的对称图形是前人或现在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其中的精品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图形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使我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还使我们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一些题目,从对称的角度去思考,可以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答。
  5 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监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6 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逻辑严密的意义
  数学学科从定义、定理、公理、性质、公式以及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来看,表面看来是独立且毫无联系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特别是由数学的对称性、统一性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学生认识从一般的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到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变化过程,对于学生认识几种图形,减轻学习中的负担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发现了所有平行四边形间的变化过程、掌握这一类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也感到了学习乐趣。
  7 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现在对一些新鲜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爱问个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教师把一些教學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8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
  教师将相同类型的课后练习题一次布置给学生,看谁列得既快又对,教师作为平时成绩给予打分,对答得快和对的学生进行鼓励。平时,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争强好胜心决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待差生的作业,教师总是精心批改,抱着满腔热情的期望分析错误的原因,排除其学习的障碍,使其保持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逐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优生和差生在数学上都有所进步,培养数学优生,成立数学竞赛辅导小组,辅导数学差生,班级成立了帮差小组。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数学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展示数学的美,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感恩自古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之一,“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传道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教育。中职学生通常对感恩知之甚少,更别提去将感恩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中将感恩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之中,采用认知干预、融合教学、重视管理的方法,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职教育;教育方法运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根本职责,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现行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虽然太平天国在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但是最终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是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笔者试从太平天国吸引文人这一侧面来看太平天国的不足。  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所以要大量地吸引军事人才以壮大其军事力量,但是要最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仅仅依靠军事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吸
2007年12月7日至16日,俄罗斯著名经济史学家、史学博士瓦列里·列昂达维琪·斯杰潘诺夫研究员应邀前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讲学。斯氏对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赖滕、本格、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新一轮课改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培养;能  随着我校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学中听、说、读这三种技能的训练日益受到重视。听、说、读技能的提高非常重要,可在日常教学中部分老师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另一种能力的培养,即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可看到,目前我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写作到初三时突
摘 要: 细胞观察实验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瓶颈,该实验的成败及水准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研究,故寻找实验失败成因已成当务之急,找出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为进一步研习铺平道路,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细胞观察实验 失败成因 改进措施  细胞观察实验是《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实验之一,其中涉及的知识技能和原理对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根据目前教科书、任课教师或学生
摘 要:作文,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增加了语文教师的难度,看图作文,这不仅让学生从基础学起,更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新课标倡导分组合作的教学策略,作为低年级写话教学重要内容的看图作文,兼顾了识字、写字、造句、布局谋篇等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诸方面有着弥足重轻的作用。教学中,笔者采取分组合作教学策略,于分组观察、分组说话、分组写话的课堂结构中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加强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就成了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问题。笔者基于多年关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及新思路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新思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
刘文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埃及学家,中国埃及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高校从事世界古代史和埃及学研究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对埃及学领域很多倍受关注的问题提出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针对语文教学,首先指出了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引起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关注,从而更好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