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揭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分子杂交的技术,观察了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缺血区脑组织HSP70mRNA的转录水平,并观察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区脑组织HSP70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发现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增加梗塞区皮质、纹状体、海马HSP70基因的表达.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后的脑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常规针刺法,揭示了该法保护脑细胞的部分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p40基因是我们偶然发现的一种脑内高表达的新基因,分子内含有 1个酰基携带蛋白样结构域〔1〕,其功能尚不清楚。我们拟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克隆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期望能钓取到与之
回顾森林收获计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现代电子称量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指出木材及木制品以体积计量计价的局限性和以重量计量计价的优势,认为当前一些木材市场上出现的买卖
以科尔沁大青沟差巴嘎蒿群落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对土壤做剖面,研究了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养分(氮、磷、钾)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土壤深度0
针对树高测定困难且不准确的问题,以东北地区的落叶松实测生物量大样本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一元模型和二元模型,以大样本的树高、胸径实测数据为预测变量,研究模型形式和样本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老年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0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者48
为了确定与燕麦冠锈病水平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建立了具水平抗病性的品系MN841801-1和感病品种Noble-2杂交的F8群体。该群体由158个重组自交系组成。用112个RFLP标记构建
1996年南湖浮游植物现存量(B)全年平均为3.549×107个/ L,高峰出现在8月(6.074×107个/L)和5月份(4.7917×107个/ L).浮游植物日毛产量(Pg)、日净产量(P)与日呼吸强度(R)全年
以成熟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 ,经农杆菌介导法将显性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 1导入高感白叶枯病的水稻广亲和恢复系 SWR2 0中 ,共获得 4 3个独立的转基因株系 ,1 0 0余株转
根据人纤溶酶原的cDNA序列,利用PCR技术获得人纤溶酶原Kringle5结构域的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质粒pET25b(+)中.重组载体pET25b(+)/kringle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
用差异显示-PCR方法,从血管内皮细胞中获得一新的cDNA片段,以该片段为探针,从人主动脉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长2198bp的CDNA克隆,经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序列中含有与血管生成素-1FD编码区及3’端部分非翻译区完全互补的碱基,推测该克隆为体内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命名为Gna-1,它不编码蛋白质.RT-PCR方法证实,Gna-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ECV304中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