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可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了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生活。而日常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学多侧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使数学教育与实际生活脱离。发展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教学理念,素质教育重在学生应用能力、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为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导他们学习数学,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十分重要。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改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更有助于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小学教学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知识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小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但长期的教育习惯和生活化教学手段的经验缺乏,并不能真正使数学生活化教学得到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在大部分教师中,只是“偶有为之”,并没有使数学生活化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方式,其中很多教师依然停留在“以书教书”层面,一味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没有学会“教学生”和“教学生学”。
  有的学生并不明确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只注重死记公式来提高分数,对于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并不能真正掌握,只学会了做数学题,而不会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数学。好的方面是,学生对数学生活化教学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喜欢参与课堂实验活动,愿意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数学、探索数学,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在顺应素质教育目标下,教材越来越注重技能培养和生活化教学,但由于地域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等因素影响,教材在全面结合学生实际教学上还存在一些漏洞,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特点、学生群体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挖掘、整合、优化教材,结合小学生学习特性,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成长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认知上的差异,例如,在人教版数学课本里多运用游乐场为背景而设题,这对农村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引发学习兴趣。教师要不受教材限制,依据小学生生活实际事例,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理解的例子进行数学教学。例如,在简单的乘法加法混合运算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前蔬菜价格,计算家里晚餐花销,等等,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入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数学名人的有趣故事作为补充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斯1到100的“倒序相加法”的运用,华罗庚沉迷数学计算而导致卖东西忘了收钱等小故事。
  选取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生活经历作为导入知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例如,在对于克、千克、顿的计重单位的学习中,通过鸡蛋、两本新华字典、一大桶水举例:一个鸡蛋50克、两本新华字典1千克、一大桶水20千克,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三种计重单位下重量的不同,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了一吨的重量大概是50桶水的重量,使抽象的吨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结合一定的现有事例后,还要创设多层次的数学生活情境,以避免多次重复现有事例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创设生活情境,重在体验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快乐的主动接收中完成数学学习。
  生活化情境选择可以从学生身边情境进行加工,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老师可以拿出一把摇晃不稳的椅子,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修理,在学生思考如何修理椅子的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对于生活情境的设定有一定妨碍,教师在设定生活化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尽量突出数学教学目标,淡化边缘影响。另外,教师要权衡教学生活化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比重问题,不要一味地注重生活化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基本内容。
  3.探究生活化数学方法,注重学生运用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打破以往生硬的数学和实际生活的隔阂,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让数学回到生活中。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在通过学习掌握了数学知识后,懂得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装修中,通过对长度测量、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家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然后根据市场地砖价格,帮助家长计算铺设地砖的费用,等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帮助他们巩固了知识,并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数学的应用对日常生活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趋势,如何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是我们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以小学生群体特征为依据,合理有效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学知识并得以运用,达到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金香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08:75.
  [3]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在高二数学课本“不等式”一章中关于不等式的证明,教材上列举了证明不等式的四种方法:公式法、比较法、数学归纳法及分析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这四种方法往往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实际例题向学生介绍反证法、放缩法、换元法及判别式法等常用的方法.另外还有几何法、构造函数法等方法.学生必须理解掌握这些思想方法,做题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现举例说明:  例题:已知a,b,m∈R ,且a .  证法1(比较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习题课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课型并贯穿始终。一节高效的习题课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缜密的数学思维,更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及时查缺补漏。  如何上一节高效的习题课呢?回顾以往的教学经历、总结得失,我认为一节好的习题课首先取决于对学情的了解,其次要精心选题和恰当应用。  一、综合考量,精心选题  没有目的性地设置习题或是不备学生只
摘 要: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要以新型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基调,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数学实践创新能力。要始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自主探索,获取技能新知,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数学水平,丰富学生数学基本知识,让其掌握应有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培养模式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创新能力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既是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的结果,又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然,它有赖于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体验与升华,是教师一生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学之本,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