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尤其是有些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公开课,学生似乎表现出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师生之间问答的频率很高,讨论、表演、感悟等学习形式也很丰富。
  然而,透过这繁华的表面,我们看到了一种虚浮的热闹,一种思维的流失。其实,就像好的音乐需要适当的休止一样,好的语文课也需要适时的等待。
  
  一、课堂等待的缺失
  
  1. 错误观念使教师不敢等待
  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的课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这样的课才表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相反,教师一个问题抛出去,举手的人不多,甚至寥寥无几,那么许多人就认为这堂课从某种意义上就算是上“砸”了。不管前面的环节多么完美,这令人难堪的“冷场”总是这堂课中的一个败笔。所有听课者似乎都惋惜授课者在问题设计与操作上的某种缺失。
  2. 问题过简使学生不用等待
  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因此“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等等成了我们课堂提问中的常见问题。而这类问题本身思维含量不高,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一般不需要深入思索即可回答。
  
  二、新课程呼唤课堂等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大师也反复强调“学贵自得”,而这种自得正是建立在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多次对话基础上的,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的。
  1. 等待,让学生思考有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等待时间平均是0.9秒。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并构思答案的,只能是一种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进行背诵式的回答。因此,课堂上常见的情景是,教师提出一些简单、封闭性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只凭回忆就匆匆回答。结果,表面上师生互动热烈,但对话或讨论实际上只停留在浅层次上。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上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的回答变长;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2. 等待,让学生思考有空间。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的职责是“关键处点拨,疑难处引导,知识空白处讲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等待”决不是“守株待兔”式的“死守”,也不是“月下漫步”式的“休闲”,而是学生“愤”“悱”时的启发,苦思冥想时的点拨。
  如一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时,先提问:“怎样的地方才称得上是天堂?”在初读课文后再问:“鸟的天堂在哪里?”有了这两个问题作铺垫,再问:“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并提醒学生仔细阅读课文5-9自然段,划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这样,学生思考有了方向,“大脑高速公路”也就快速启动了起来。
  3. 等待,让学生思考有深度。
  许多人总认为教师一提问马上就举手回答的学生是思维敏捷的学生,是爱动脑筋的学生。实际上这种“敏捷”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浅尝辄止”的浮躁,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虚浮。如果我们允许这种回答长期存在于我们的课堂,势必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心浮气躁的学风。
  其思之不透,则其所取之有限。所以,在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教师对一提问题马上就举手的学生说:“老师不喜欢一提问题马上就举手的同学,老师喜欢那些把问题和答案先在心里‘过’一遍的同学。”
  4. 等待,让学生思考有广度。
  教学方针指出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实实在在享受教育平等的权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速度、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如果总是让几个学生充当主角,让大多数的学生充当“学习的记录员”,久而久之,就会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
  所幸,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常常会在课堂中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说:“我知道你很优秀,不过,我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回答,请你和老师一起再等一等大家,好吗?”
  
  三、阅读教学要“学会等待”
  
  1. 精心设计问题
  学贵于思,小思则小进,大思则大进。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前提是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以《田忌赛马》为例,3位教师设计了下面3组问题:
  ①仔细读课文,说说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每场比赛分别以什么马参加?结果怎样?齐威王的心里有什么变化?
  ②老师这里有三种卡,分别代表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你能够用这些卡来演示一下他们是如何进行比赛的吗?
  ③什么叫“胸有成竹”?为什么孙膑能够“胸有成竹”?孙膑调换次序的办法能够万无一失地保证胜利吗?第二次赛马第一场结束后,如果齐威王还想战胜田忌,有没有办法?如果有,为什么还说孙膑“胸有成竹”?
  第一类问题属于理解性的问题,答案书上都有,学生只要读过课文就能够回答,所以课堂提问后不需要等待,当然这样的问题也不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脑力震荡”。
  第二类问题看起来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成分,其实还是属于理解课文的问题,所以也是不需要时间等待的。
  第三类问题一环套一环,一步接一步,悬念经过思考得到解决,解决以后又出现新的问题,这样环环紧扣,展转回旋的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兴奋状态中。这种深入的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活动,是需要等待才能出现精彩的。
  2. 提升等待价值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堂上,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的机会。切忌先点人名,后提问题。这样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站起来了,还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心中惶惶不安,其他学生则不注意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的等待也就大大贬值了。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马上思考解决的,有时候“放一放”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马背上的小红军》时,有学生提出“陈庚同志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时,曾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中的“深情”是什么意思?于老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提问的学生说:“这个词语很重要,等学完全文,我再请你回答。”
  等到课文学完时,同学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已经非常丰富了。那位开始提问的学生说:“深情就是陈庚一想到这件事就很敬佩这位小红军,很激动,同时也很后悔,觉得自己对不起他。”试想,如果没有等到学完全文再去理解这个词,学生的体会能够这么深刻吗?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盼望阅读教学引发学生激情参与的同时,也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让语文课堂像音乐那样富有各种各样的节奏。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天空浪翻云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又在反思是否走得太远已经忘了来时路,“回归”、“本色”、“简简单单”等关键词警醒了匆忙行进中的人们。回首数程课改路,飞扬的浮尘,光影流连的“泡沫”假象已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待风平浪尽、尘埃落定后,不禁汗颜无地,一直自居课改践行者的我们已模糊窄化了课改的理念,正拉着教育之车南辕北辙地风行着。  我们不禁重读课改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摘 要:本文通过剖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应具备的内容,提出了推进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思路,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含义及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体现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经济成分的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持续递增,其中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然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从质的研究方面初步探讨在职人员考研的动机及原因。  关键词:在职人员 考研目的 实现自我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摘 要: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广为传诵。该诗的中文译本不下二十个,本文从内容传达、韵律结构等方面对余光中、秦秀白、江枫的三篇译文进行评析,通过对比和比较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翻译对比 评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
摘 要: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之更加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写、愿写,由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作文 激发 激励 主体性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性的一种综合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有知识、方法、示例的分析指导,更应从学生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的特点出发
摘要:本文从高职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提出高职教学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改革的方向。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开发精品教材以适应通信行业的发展、提高授课教师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以及理论必须与实际紧密相结合三方面来阐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能力培养,是高职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办学的宗旨。  关键词:高职教育 移动通信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
摘 要:元认知监控在自主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方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师示范和课后学生个体自定计划、自我评价培养元认知监控能力,学生缺乏长期动机,很难坚持。小组合作制定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可以使学习者由教师依赖过渡到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由此养成元认知监控习惯,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关键词:元认知监控 自主学习 合作小组    一、元认知监控与自主学习    元认知(metacogniti
摘要: ESP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ESP教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与普通英语教学的关系,并针对我国ESP教学现状,论证了进一步提升ESP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ESP教学 现状 发展策略    一、ESP简介    1. ESP的含义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
摘 要:本文介绍了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现状、意义,以及它在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强调了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现阶段学校软式排球运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发展对策,旨在为促进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得到健康、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软式排球 学校 开展现状 对策 全民健身    自1995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将软式排球引入我国以来,人们在了解了软式排球所具有的趣味性、易
在进行古文教学中,不管如何努力,总是不能得心应手、满堂生辉。疑惑纳闷之余,想起古代教育。  当然,古代教育也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是谈古代的语文教育。首先,我们静下心来,较为系统地理一理古代语文教育值得我们注意或借鉴的经验:  一、在教材编排方面,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最重视阅读经典作家作品。古时候的学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私塾学堂,他们要读的书目主要是“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