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爱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对于与自己工作对象——学生的关系,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当老师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达到亲密无间、和谐一致的时候,教育教学任务才能有机完成。
  关键词:育人爱生 提高效果 意义深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位先哲的至理名言,也是很多老师的心声[ ]。只有教师爱着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才会欣然接受老师的教育。古今中外,哪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是表现出对学生由衷的、深切的、真挚的爱!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爱着别人。故而,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爱和被爱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感情、会思考,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钦佩、尊敬老师,听老师的教导,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很需要爱的,而且他们也能很好地感受到爱。在家里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老师的爱,而且许多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自己父母的爱,对于老师的爱的反应比对父母的爱的反应还强烈。老师切不可漠视学生的这种心理。白居易诗“未成曲调先有情”可用在老师教育学生上,教育学生前,老师应满怀真挚与热情,以爱的教育感染和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早先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政务、讲学,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教学生。然而他的学生得知他回来时,哪一次不是很多同学到车站去迎接。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是永远铭记在心的。这也印证了魏老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是可以由差到好,由中到优的,这就在于老师的责任感,在于老师的爱。假如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爱,我想教育是一定无法进行的。因此,教师不能淡漠学生的情感需要,不在以情育人上下工夫,单纯地以纪律、考分来衡量和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是不科学的,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二、热爱学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教师从教,是与学生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情感上的相悖,往往会阻碍道理的传导,而各种教育教学因素,由教师充满激情的爱胶结起来,才能“情通而理达”。从教学方面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里状态。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乐学、好学、善学。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因而,只有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还知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爱学生的老师也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爱。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真心爱他时,无论是耐心的诱导,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一顿训诫,都能被乐意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形成自己的觉悟和决心。古人云:“尊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时,才愿意敞开心扉,倾吐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老师也才能够真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转化。最近,我在“我乐”网(56.com)上看过这样一部电视剧——《不懂老师》,张卫健在这部电视剧里主演“不懂老师”,一个古怪的老师在黄班里教一群古怪的学生。他在该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抓住每位学生的心理,虽严厉有加,但爱心更足,因材施教,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本班学生终于在会试时,全部考中。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虽是一种外部条件,但它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热爱学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人的社会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个人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感受。教师关心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热情、友善、奋发向上的性格;而冷漠不公的师生关系,则容易使学生滋生自私、麻木甚至反社会的心理倾向,表现出更多的暴力倾向与违法犯罪。教师对学生的高尚而真挚的爱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使其不断奋发向上,为社会和人民创造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一位老师之所以让学生终身难忘,是因为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心,为学生献身的精神。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说:我爱我的老师,不仅爱她的教学,更主要的是她有一颗爱儿童的心,并通过老师排除小纠纷,表扬我是一位冰清如水的学生,我内心极为感动。因此,在一个孩子的眼中,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老师热爱学生,从形式上看,似乎只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从实质上看,则是教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道德情感的表现。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老师倾注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情感,而应升华为崇高的、无私的情感,是对祖国、对民族、对未来的爱。故而,我们说老师热爱学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因为这种爱出自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和事业心是爱的永恒的动力。作为人民教师,要有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到自己所培养的人才,会是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互联网.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OL].道客巴巴:技术总结.
  [2]互联网.有爱才有教育[OL].新浪博客:海燕(转).
  [3]段立全.爱心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
  [4]章斌秋.教学有困惑科研找出路——黄岩中学英语组校本科研五学年侧记[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09.
  [5]互联网.我的老师[OL].免费语文教学资料:说课稿.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达到“立人”的目标,就必须让学生读一些必要的课外书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底子”的重任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
期刊
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特殊而又关键的阶段,孩子的身心是否能健康成长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因此孩子能顺利健康快乐的度过初中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整个社会的浮躁,传统道德理念的沦陷,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应试学校教育的无奈,一浪又一浪的拍打着初中生成长中的不稳定情绪,他们有太多无奈和茫然,有太多歧途和诱惑,因此他们很容易冲动,很容易逆反、、、、、、但是即使如此
期刊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如何同学生“斗法”是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而老师“法力”的高深程度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偶然间,再次品读了《西游记》,突然发现,班级这一小集体不正是取经师徒的真实写照吗?具体分析如下:  一、共同的目标使她们组成一个集体  唐僧师徒虽然出身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到西天求取真经。而班里的学生来自省内各地,虽然目标有大有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中数学教育应当与高中生的特殊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适应。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体系出发,结合高中生特有的心理阶段性特征,探讨一种探索性的快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育 探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面临着全新的教育环境,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寓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品德修养于一体,必须满足学生德、智、体、美、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家长对孩子英语的教授和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已经提前到婴幼儿时期甚至胎儿时期。如何让孩子学好英语最主要是教学方法得当,英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外语交际的需求。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多媒体平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四者完全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才能形
期刊
摘要:学校教学怎样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学习心态,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与学 兴趣激发 自主学习 快乐学习  一、课程介绍  《成本会计》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一门新的专业课,无论是核算工作量还是核算难度,均超过《企业财务会计》,学好《成本会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具有
期刊
过完了寒假,又是一年开学时。第一天,我就被安排做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说真的,当时我还自以为是,想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第一节课,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开讲我的语文课,可得到的回报是:我发现他们并不喜欢我的讲课,甚至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景,有的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有的说;“老师我饿了。”有的说“老师我想妈妈。”有的趴着睡觉,有的竟钻到桌子底下,还有的告状,我几乎要喊破嗓子,却无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教师也是如此,她们也需要得到很多的肯定和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注,而成长档案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幼儿教师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指向性很强,目标很具体,内涵很丰富,具有生动性、连续性、建设性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有着多种形式,比如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在实验室的分组实验、学生利用身边材料随时随地的实验等等。  在新一轮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新的课程标准在
期刊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示弱”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可以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人格魅力。能有效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利于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显示了教师的真诚。“示弱”要用好它需要有前提条件且要讲技巧。必须有爱心,要做到爱生如子,而且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每个学生的脾气和性格要了如指掌,对有些学生无须“示弱”,还有些学生则不能“示弱”。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