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从学科角度探讨的开创之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文献学》,孙崇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58.00元。
  
  拜读孙崇涛先生的大作《戏曲文献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笔者近些年也在进行戏曲文献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由于学养不够,缺少经验,很希望从前辈学人那里得到一些点拨和启发。早就知道孙崇涛先生在此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研究生开设戏曲文献学课程,可惜一直无缘聆听,因此对其大作很是期待。该书的出版满足了学界的需要。自20世纪以来,虽然不少前辈学人如王国维、董康、孙楷第、傅惜华等在戏曲文献研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不少重要成就,但整体、理论层面的研究一直不够,缺乏一部从学科角度对戏曲文献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的专门著作,这恰恰是戏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随着戏曲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学人加入进来,他们也很需要一部具有入门性质的著作指点迷津,以便尽快进入研究状态,少走弯路。孙崇涛先生的《戏曲文献学》正好满足了学界的这一需要。
  孙崇涛先生从事戏曲研究多年,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南戏方面颇多建树,出版有《南戏论丛》《戏曲十论》《戏曲优伶史》等著作。他对戏曲文献十分重视,偏重实证研究。在戏曲文献的挖掘、整理及研究方面,也有多部著作出版,如《风月锦囊考释》《风月锦囊笺校》《金印记校勘》《绣襦记校注》《青楼集笺注》等。多年的研究使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既有戏曲研究的长期积累,又有文献整理的丰富经验的知识结构保证了全书的高水准。
  该书对戏曲文献研究的开创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其内容介绍中所说的,“本书系作者在国内外多年从事戏曲文献学教学形成的教材,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戏曲文献学概论著作”。据笔者的了解,孙先生撰写此书目的,除对戏曲文献学诸分支进行梳理、总结和介绍外,还有两大明确的学术目的:一是希望并呼吁尽快建立起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中国戏曲学“三缺一”的戏曲文献学,强调其重要基础地位与不可缺少性;一是针对近年来忽视甚至排斥戏曲、小说等俗文学于“国学”之外的鄙见,提出建立中国戏曲国学体系的口号。可以说《戏曲文献学》一书基本上体现了孙先生上述学术意图,因而其意义和价值也并不仅止于戏曲领域。
  就笔者拜读《戏曲文献学》的整体感受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该书注意契合戏曲研究学科的实际,对戏曲文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戏曲文献学属于学科文献学或专门文献学,即以戏曲为本位,对该学科各类文献的诸种特点进行概括和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以往的文献学多依据经史及诗文等典籍立论,对通俗文学文献重视不够,因此所总结出来的特点和规律并不能有效地涵盖戏曲、小说、说唱等通俗文艺,这实际上也是一般文献学的局限所在,可惜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孙崇涛先生体察到这一点,在其大作中对此进行了很好的处理。他一方面介绍文献学的一般知识,包括版本、目录、校勘等,点出戏曲文献与其他学科文献之间的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重点对戏曲文献自身的诸种特点进行详细探讨,归纳此类文献的独特之处。在此基础上寻求切合戏曲文献实际的研究方法。
  比如在讲到戏曲的版本时,他特别设立戏曲写本述要这一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戏曲文献的存在形态及传播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文献不同。其他学科的文献固然也存在写本,但不如戏曲写本之多、之普遍、之复杂。而且,同为写本,具体形态也存在颇多差异。戏曲写本固然有不少出于名家之手,但更多的是出于宫廷、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因此在整理、研究时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在其他学科的文献研究中也许不算多大问题,但对戏曲来说,则是十分重要的。再如,导论部分将建立戏曲文献学的意义说得十分透彻,特别是作者列举的许多文献整理、研究中存在的失误例证,很有说服力。
  通读全书,可以对戏曲文献的各个方面及特点有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戏曲文献学与一般文献学的异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该书对小说、说唱等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这首先表现在该书充分为读者着想,注重实用性。由于戏曲文献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理论方面的探讨固然重要,总结出一套适合戏曲自身特点的整理、研究方法,同样必不可少,尤其对刚入门的年轻学人更是如此。孙先生考虑到读者的这一需要,在此方面做了一些认真的设计和安排。
  比如,除在各个章节中归纳、总结戏曲文献各个方面的特点之外,孙先生还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一些对研究者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戏曲文献著作,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著作,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优劣得失,这些分析本身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很实用,为读者的检索和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
  孙先生也十分注重研究方法的介绍,对年轻学人进行直接的指导和点拨,如对戏曲版本的鉴定、戏曲校勘的方法、戏曲编纂的原则和体例等都讲得相当详细。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这种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版本、校勘等问题颇为繁难,初学者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此时稍加点拨,便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孙先生还在各编后附有丰富的参考资料,主要内容为研究常用的戏曲目录材料与国家标准化文件,如《官本杂剧段数》《院本名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古籍著录规则》等,为读者提供了很大便利。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寒山堂曲谱总目》和《复庄今乐府在目》这两份重要戏曲文献,较为稀见,不少学人虽感兴趣,但难以目睹原件,这次孙先生为方便其他研究者,刊印全文,让读者大饱眼福。
  尽管孙崇涛先生在其大作中对戏曲文献的各个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但笔者作为读者和后学者,还有一些问题想作更多的了解。比如全书分戏曲目录学、戏曲版本学、戏曲校勘学、戏曲编纂学四编,如能再增加一个史料编,对戏曲文献的产生、分布、传流、搜集等问题进行介绍,感觉会更完备一些。比如戏曲目录、版本、校勘、编纂编多侧重横向介绍,如能每编增加一章史的、纵向的介绍,对戏曲目录、版本、校勘、编纂学的渊源流变进行简要介绍,读者可以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再比如戏曲目录学编藏书书目中的戏曲目录部分,主要介绍了古代私家藏书书目,如能对现代的公私藏书书目也进行简要介绍,提供必要的学术信息,对读者则能有更大的帮助。相信孙先生对这些问题也有所考虑,期待将来能再撰文进行探讨和说明。
  
  本文编辑 李焱
其他文献
(美)戴维·沃尔什 姚 远 姜 群译    “不”,不仅是一个字的回答,而且是一种教养策略。家长通过说“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诸如自立、自律、尊重他人、正直、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其他许多对成功至关重要的个性品质。  帮孩子控制他们的强烈需要、愿望和欲望,是爱孩子、关心孩子和引导孩子的一部分,否则他们就会被自己失控的情绪左右。孩子们需要得到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观念,这种观念只有通过恰当拒绝才能培养起来。而什
本单元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集中接触小说,《穷人》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也是多年来一直被入选课本的文章,可见其重要性。学习本单元及本课,要学会梳理主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品味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穷人》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深夜,桑娜夫妇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夫妇宁愿自己吃苦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是语文教师们的共同心愿。然而在当下的作文课堂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状况。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啥可写”。他们的习作普遍存在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语言生涩等问题。那么,如何摆脱作文教学面临的这种尴尬局面,让学生能快乐作文,笔下生花呢?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如泉源,文章似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一书。该书从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多方面阐述了500年以来世界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变迁,并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做了详细的预测。  作为一本饱受争议的畅销书,《大国的兴衰》并不是一部传统的经济抑或政治理论著作,而是作者大胆地将经济、军事和政治关系联系起来,并且将这种关系贯穿于500多年的历史分析中,使得该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具有相当重要
刘兵兄的《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初版于1996年,我为那个初版写了序;现在此书又迎来了新的修订版,他再次征序于我。就像他为我的《天学真原》初版(1992)和新版(2004)都写了序一样,我也不能不从命。  刘兵率先在国内鼓吹科学编史学,十余年于兹矣。效果如何?可用两句话概括之,日: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这两旬判断,当然不是我为老朋友捧场随口徒托空言,而是有真凭实据的。  成效之实据安在
老实说,作为一位素食者,本书的基本立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对我来说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新观念,不过是一些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常识而已。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素食者的营养知识和意识都要比肉食者明显高出许多。这再次印证了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立场认识论”的观点:边缘人群往往比主流群体更有反思批判
一    以往读此书,乐于看学生辈勾勒出的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画像。学生笔墨风姿各有不同,有儒雅的,有深透的,有直言的,也有端着架子放不下的,执笔者不同,便要你综合地来看这幅画像。不过客观讲,学生写老师或老师写学生,都未必合适。因为关系一定,话便不好说。当年戴震婉拒姚鼐拜师,说古代的所谓“友”,“分师之半”,“仆与足下无妨相师,而参互以求十分之见”。(《戴震全书》第六册,P373,黄山书社,1995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时期,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时间较晚。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思维现状决定了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基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网状拓扑式课堂研究很有价值。  选题的研究目的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构建新型课堂,培养
一、考点精讲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就告诉我们考查范围是现代汉语而非古代汉语,是普通话而非方言,是常用字而非生僻字。字音题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主要考查因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声韵调混淆而产生误读的词语。部分方言区高考试卷还考查了方言误读。    二、复习指津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娄承浩、薛顺生、张长根《老上海名宅赏析》‘一书中写到了上海“高邮路5弄25号郑振铎住宅”,文字如下:  高邮路5弄25号住宅,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原系现代文学家郑振铎在1942—1945年的寓所,现在是各家居民住宅,保存很完整。  郑振铎生于1898年12月,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9年11月,与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