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写作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享受写作:以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为前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很多要求,设置种种障碍,生怕学生“越雷池一步”,结果是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长期受到压抑,在政治化的思想、模式化的形式的严重束缚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写作变成了痛苦的折磨,没有一点乐趣。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迫在眉睫。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开放作文内容
  让学生掌握作文内容的选择权。我们常见的作文课堂的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就“这节课,我们的作文题目是‘XXXX’。写这篇作文应……现在,同学们可以开始写了。”接着,学生抓耳挠腮,交上来数行干涩无味的文字。试想,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何来兴趣?只有教师把作文内容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作文素材,拟自已喜欢的题目时,学生才会把作文当作自已表达或发泄的需要,进而乐于表达。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所接触到的一切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
  2.自选作文形式
  毛泽东讲文学,极力反对八股文,我们的学生作文也要谨防“八股文”。为迎合评卷老师,为取得高分,往往有许多教师喜欢用“思想要高尚”“选题要典型”“表达要有中心”等一些要求来束缚学生的表达,而那些极具童真的作文却被挡在“优秀作文”的门外。这样一种定势思维常常容易使学生养成编谎话、造谎言的不良习惯,动辄就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舍已为人”,千篇一律。其实,学生的生活中哪里天天都有这样的事?文章是用来抒写心曲的,而学生要表达的内容有的俏皮,有的羞涩,有的神秘,要选用适合自已的方式表达。
  3.自拟作文题目
  统一规定文题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在此方面也应为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空间。如写一位老师,若规定以“我的老师”为题,可能多数学生会写现在的老师,内容和思路都很狭窄;若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那么诸如《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题丰富了,内容自然也不会枯燥,形式也不会单一,感情也真挚感人。
  二、享受写作: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
  作文教学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写作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对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培养其创新能力,享受到写作的快乐,我们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丰富学生生活
  叶圣陶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生活向上发展,写作材料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教师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校园生活,学生写作时就会“真情涌现”,把作文当作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如:建立“图书角”,让学生们自由地大量阅读;在班里办手抄报,将语文课向课外延伸;举办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2.引领学生观察生活
  在学校,让学生观察同桌、同组、同班同学,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在家里,观察家庭成员、亲戚邻居;乘车旅游,观察形形色色的人……让学生们把这些写成日记,这样写出的人物可谓是仪态万千、各领风骚了。江山如画,家乡如诗,祖国处处风景迷人。学生们有心赞美江山、走入家乡景色,却只会“千人一口,千篇一景”地描绘一番。针对这种情况,要老师及时启发,就会避免写作的这种误区。你家的院子与别家的院子一样吗?你村一角的景色与别村一角的景色一样吗?一年四季的田野一样吗?每天的天空都一样吗?每天的天气一样吗?学生的回答是“不一样的”。随着观察范围的扩大,他们笔下的景点也尽展风流。
  3.引导学生品味生活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晴”。在生活中,我们引导学生用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不要把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作很平常的东西,其实这里包含着一颗感恩的心;当你受到挫折时,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只把吵架当作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人的某件事。
  三、享受写作:以开展选择性评价为动力
  传统的作文评价总是教师一人专制,一语定优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开展了选择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价标准自选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老师先罗列出几种不同的作文要求,然后让学生自选,选好之后,不管是哪个层次,达到一定的目标,都及时给予鼓励;过一段时间,学生可以重新选择评价标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2.评价方式自定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兴趣,可以用盖红花,画红旗,描五星,盖“优秀”章等形式来评价学生作文。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充许重新评价,并按最佳成绩记录;提倡自我评价和自我欣赏;可以采用互评、小组评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当教师的感觉。
  总之,作文教学要日趋完善进步,必须将“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和谐、自主、创造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语文老师,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写作中茁壮成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其他文献
以往的初中美术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对于他们的美感培养不够重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要求美术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感。所谓学生的美感,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对周围事物所形成的美的感受与体会,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感受美和体会美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具体的审美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充分的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每个人所拥有的美感能力都不相同,它不是天生就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作文批改往往成为教师沉重的负担,常常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对学生的帮助却不大。学生的好作文是写出来,不是老师改出来的,但是迫于压力,学校要检查作业,家长要看孩子作文。因此,怎样批改作文,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把老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是所有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摸索出批改作文的方法,主要实施三个环节:粗看,细批,仔细审。  一、粗看:即老师简单浏览,分
期刊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核心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不同发展”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进行充分的显现。在新
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以获取丰富的学习体验,满足探索的好奇心与兴趣,发展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有教育理论认为: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愿。因此,我们尝试开展了“树叶怎么会落呢?”的探索主题活动,通过倾听、讨论等方法,把握幼儿兴趣的切入点,通过师生共构形成探索型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的能力在其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采用临场统计和观察法对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参加2001年全国女子超级联赛所有主场的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主场比赛时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快速打法;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拓展教学即基于原教材,在弹性预设的基础上,师生依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与教学情景来调整语文教学,
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和不同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指出了对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在汉译英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谁又能忽视方法的作用。新时期,对于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我们教师应通过积极创新和应用数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