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经过研究胃癌手术治疗中,切除全胃并保留迷走神经的手术方法,探究其手术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人,在手术中保留了迷走神经;而对照组的11例患者术中未保留迷走神经,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术后的肠道恢复情况进行总结,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市场、反流和腹泻等临床问题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半年至1年中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相关数据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时,如果迷走神经没有被癌细胞侵蚀,那么手术中可对其进行保留,这种手术方式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术后的正常消化也没有太大影响。
【关键词】全胃切除;胃癌;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50-01
在治疗胃癌的外科手术中,全胃切除是目前较重要的手术方法,在医学界逐渐推广使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的手术方式并不多见,各大医院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时也很少保留迷走神经。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了23例胃癌患者,对其中一部分患者实行了保留迷走神经的全胃切除手术,本文以上述患者为例,研究和探讨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进行了全胃切除。上述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在3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7岁。23例患者经过术前检查,胃癌诊断无误。
12手术方式23例胃癌患者均进行全胃切除,将D2淋巴全部清除,并使用Roux-en-Y将患者的消化道进行重建,直至远端空肠在结肠前和食管相吻合。
121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需注意其临床症状:肿瘤没有转移迹象,迷走神经、食管神经、腹腔神经等部位没有癌细胞扩散,清理淋巴结细胞的同时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最后将患者全胃切除。
122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常规手术,切除迷走神经、食管支、肝支,并将胃部前后进行常规全部切除。
13检查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症状等项目进行记录,并将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几率进行统计比较;同时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体重浮动情况、体力增减状况等项目,对患者在术后半年内的血清营养概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患有胃癌的患者本身的日常营养摄入量不达标、消耗过量,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在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手术后,会引发身体创伤和生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加重营养不良表现,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全胃切除患者而言,术后的弥补方式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保留迷走神经的方式。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前都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但通过术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营养现状、进食量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好,且腹泻率和反流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从治疗后的随访可知,观察组日常生活指标也比对照组有优势,前者患者体重恢复迅速、且手术时长差异不大,因此,采用最先进的保留迷走神经手术切除患者全胃的手术不会拖延手术时间,也不会使患处长时间暴露而导致术后感染,是治疗胃癌较好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大才,金元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2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1):906-908
[2]鲁华艺全胃切除后行P型空肠代胃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491-492
[3]陈国平,陈剑明影响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26):28-30
[4]马妮娜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01):29-31
【关键词】全胃切除;胃癌;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50-01
在治疗胃癌的外科手术中,全胃切除是目前较重要的手术方法,在医学界逐渐推广使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的手术方式并不多见,各大医院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时也很少保留迷走神经。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了23例胃癌患者,对其中一部分患者实行了保留迷走神经的全胃切除手术,本文以上述患者为例,研究和探讨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进行了全胃切除。上述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在3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7岁。23例患者经过术前检查,胃癌诊断无误。
12手术方式23例胃癌患者均进行全胃切除,将D2淋巴全部清除,并使用Roux-en-Y将患者的消化道进行重建,直至远端空肠在结肠前和食管相吻合。
121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需注意其临床症状:肿瘤没有转移迹象,迷走神经、食管神经、腹腔神经等部位没有癌细胞扩散,清理淋巴结细胞的同时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最后将患者全胃切除。
122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常规手术,切除迷走神经、食管支、肝支,并将胃部前后进行常规全部切除。
13检查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症状等项目进行记录,并将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几率进行统计比较;同时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体重浮动情况、体力增减状况等项目,对患者在术后半年内的血清营养概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患有胃癌的患者本身的日常营养摄入量不达标、消耗过量,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在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手术后,会引发身体创伤和生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加重营养不良表现,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全胃切除患者而言,术后的弥补方式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保留迷走神经的方式。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前都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但通过术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营养现状、进食量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好,且腹泻率和反流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从治疗后的随访可知,观察组日常生活指标也比对照组有优势,前者患者体重恢复迅速、且手术时长差异不大,因此,采用最先进的保留迷走神经手术切除患者全胃的手术不会拖延手术时间,也不会使患处长时间暴露而导致术后感染,是治疗胃癌较好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大才,金元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2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1):906-908
[2]鲁华艺全胃切除后行P型空肠代胃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491-492
[3]陈国平,陈剑明影响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26):28-30
[4]马妮娜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