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What We Make It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你对今天的成就感到不满意吗?今天的丰收源自昨日的播种。你梦想有一个金色的明天吗?高三的学子们,加油!今天你们种下什么,将来就会收获什么。相信我,相信自己!
  原文
  Are you dissatisfied with todays success? It is the harvest from yesterdays sowing. Do you dream of a golden morrow? You will reap what you are sowing today. We get out of life just what we put into it.
  Nature takes on our moods: she laughs with those who laugh and weeps with those who weep. If we rejoice and are glad, the very birds sing more sweetly, the woods and streams murmur our song. But if we are sad and sorrowful, a sudden gloom falls upon Natures face; the sun shines, but not in our hearts; the birds sing, but not to us.
  The future will be just what we make it. Our purpose will give it its character. Ones resolution is ones prophecy. Leave all your discouraging pessimism behind. Do not prophesy evil, but good. Men of hope come to the front.
  译文
  生活靠我们自己创造
  你对今天的成就感到不满意吗?今天的丰收源自昨日的播种。你梦想有一个金色的明天吗?你今天种下了什么,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我们从生活中获取我们所投入的。
  大自然是受我们的情绪影响的;你笑她也笑,你哭她就哭。如果我们的心情是喜悦的,鸟儿们的歌声会分外甜美,森林和小溪也会吟唱着我们的歌儿。但如果我们本身充满忧伤,大自然就会被一层阴暗的气氛所笼罩。太阳虽然灿烂,但照不到我们的心里;鸟儿们虽然在歌唱,但与我们产生不了共鸣。
  未来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的人生目标决定着它的性质;我们的决心是它的预言。抛开令人沮丧的悲观情绪吧!心里充满希望的人总能走在最前面的。
其他文献
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广泛,既包括具体的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群体或个体,甚至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  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应弄清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层次。高考试题在鉴赏作品的语言时,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写作指导]  材料中普希金的话着眼于“过往”,而黄永玉的话侧重于“未来”。“过往”指向事物的起点,“未来”指向事物的终点,而这两者的联结点是“当下”。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三月份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C:x2 (y-1)2=5,A为⊙C与x负半轴的交点,过A作⊙C的弦AB,记线段AB的中点为M,若OM=OA,则直线AB的斜率为.  该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求解,现将同学们的解法整理成文,并作点评分析,希望给高三同学的复习有一点启迪.  解法1:如图,设⊙C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D,连结CM,DM,O
考试想得高分,必须避免犯低级错误!那么在不等式解题中哪些易错点令人防不胜防呢?本文歸纳如下,算是给同学们提个醒!  易错点1 乱用不等式的性质
古代文化常识题是高考高频考点。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和江苏卷四套试卷,均考到了这一题型。这与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列为考查内容是一致的。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在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就已经开始考了,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卷也考到了古代文化常识。可以说,古代文化常识并不是新增的
[文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顾城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所以,有人说:距离可以产生美,距离也可以产生隔阂。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关于“距离”的材料作文。“距离”至少有三个角度的含义:一是空间的距离,比如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二是时间的距离,比如公元1911年到1949年;三是心理的距离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山东和宁夏、海南等课改省区都把论述类文本放在第Ⅰ卷,出三个选择题,计9分;而广东则把论述类文本作为必考题,两个选择题和两个简答题,计18分;2008年江苏省则把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作为选做题,各出四个题目,计18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009年江苏卷选取的《说“异”》,较2008年略有变化,原来两道客观选择题减少为一道,两道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本体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分析事实等为主要内容,它与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相对举,是选做题中的一类。论述类文本议论性较强,阐述观点鲜明,材料范围广泛,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论述类文本选文和命题较为稳定。2009年高考将在2008年命题基础上缩减一道
众所周知,分类讨论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方法之一.但是不少同学分类讨论意识不强,不能准确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更不擅长减少分类讨论的次数,优化分类讨论.本文结合典型例題谈一谈如何进行分类讨论.
我属于那儿  A篇    雄鹰属于广阔的天空,在那儿,它可以尽情地展翅;鱼儿属于无边的海洋,在那儿,它可以自由的嬉戏;而我,属于一本本神秘的书,它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诱我采摘。在知识的海洋中,我驾着无舵的小舟,任其送我到达一个个美丽而神秘的仙境。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是孤孤单单的,父母经常上夜班,只好把我这个小不点儿锁在家里。我放肆地哭过,闹过,但都无济于事。百般无赖之时,儿童的天性使我只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