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什么 等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一的体位不是瑜伽,而只是入门的前奏。一些教练们是“按瑜伽的动作来做体操”,被印度瑜伽人士戏称为名副其实的“瑜伽体操”!
  瑜伽是什么?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转变的方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
  如瑜伽体位法不仅仅是一种伸展运动。而伸展运动只是身体的运动。修习瑜伽体位法的要领是,在做伸展运动的同时,以心意察知,完全专注于心意和身体,好让我们感受身体想告诉我们什么,让经常被分离的身体和心意连接起来。心灵的作用是强大的,我们任何一个动作无处不在心灵的觉知中,当我们的心灵净化的时候,身体的知觉就被唤醒了。
  
  李步前(宁波镇海区陈家村万盛路1号315207):
  记得第一次知道瑜伽是在《精武》上看到由沈维德先生发表的文章,经过几年的了解,现在淡淡我对瑜伽的认识。
  首先,瑜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具有健身与塑身功效的运动,它迎合了现代人对健康与形体美的需求,而且经常进行瑜伽锻炼,又可以培养出一种十分优雅的气质,深受女性朋友青睐。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很大。恰好瑜伽又是一种舒展身心,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习练瑜伽,能排除杂念,进入空静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激发潜能,超越极限。
  
  瑜伽小窍门——增强精力 一 禅
  
  做此功法需选择空气新鲜之处。疲劳与否均可以练,可使精力充沛。先深吸气后憋气,意守会阴,而后意守上升到肚脐的深部,停留在此处10~14秒。如果意念在肚脐中转一下,正转反转均可,则效果更好。当有一定基础后(即停留14秒不觉得憋得慌),以短促的吸气加发“嘶”字音,舌尖抵住门齿,会觉得腹部一鼓,即吸气加内劲。若有意识地同时将肛门、会阴一收一缩,效果更好。吸气时抬手也可以。忍不住14秒时,则先不要发“嘶”字音。
  
  初学瑜伽八忌 一 禅
  
  1.急于求成 没练多久就想出效果,结果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2.狼吞虎咽这山望着那山高,见什么想学什么,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多种功法一吞下肚。
  3.忽视调息过分注意体位,无暇顾及调息,虽苦练多年却进展甚微。
  4.动作过快如同做广播操一样,动作太快,不能使意、气、力有机结合,收效不大。
  5.过分追求练功中,过于追求所谓的体位标准,稍有效果即喜形于色,追求不放,以致偏离。
  6.琐事干扰练功前不做好准备工作,练功中时而解便,时而吐痰,时而身心不安等,影响练功。
  7.意识过重不是顺其自然调和,而是死盯死守,造成神经紧张、劳累。
  8.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后期草率了事,致使前功尽弃。
其他文献
按:四路奔打是道家防身自卫的实战功法,功架简便、紧凑、严谨、易学、易记、易练,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若长期演练,对通筋活络、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年过八旬的武术老人胡素芝,虽一生历经坎坷,但武术给了她强健的体魄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至今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现在,胡老把这套功法公诸于世,以飨读者。  1.预备势:面南而立,双腿挺直,脚跟并拢,脚尖外摆成外八字。身正腰直,沉肩挺胸,双拳紧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期刊
1.王瑜伽(Raja Yoga) 又叫八分支法瑜伽(Astanga Yoga),如果说哈塔瑜伽是打开瑜伽之门的钥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塔瑜伽重在体式和制气,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调息,通常使用莲花坐等一些体位法进行冥想。王瑜伽积极提倡瑜伽的八分支法,即禁制、尊行、体位、调息、制感、内醒、静虑、三摩地。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体位姿势大都采用莲花坐,练习冥想时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
期刊
吴氏太极拳有两大特点,一是带功走架,二是非常容易做到“尾闾中正”。  吴氏太极拳带功走架虽然不同于俗称的养生导引功法(其气血运行,纯任自然,气机鼓荡,全由虚实生发。实则气到,力大无穷;虚则气化,触如棉花),但是,其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都要求腰椎要松。  腰椎不松,则气不能下沉丹田。在松腰椎之前,首先就要求尾椎要正,尾椎不正,则腰椎受累;腰椎受累而紧张,真气就沉不下去。可见尾闾中正在太极拳内功修炼中
期刊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拳论曰:“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其可以调解上下肢的灵活性,是行气主要关卡,是产生爆发力的源泉,又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一、胯与其它关节    研究胯关节不能孤立的分析,应当弄明白它与腰、腿、裆、臀、膝之间的关系。所谓胯骨,也称髋骨,它的上端
期刊
一、技击入手法    (一)地盆  南派曰地盆,又曰地盘,北派曰马步,河南派及蜀黔楚等处曰站桩,名异而实同也。  地盆之法,为初入门时所必需,藉此练气下行,不独增长足力,且可免血气上浮,致身体上重下轻,稍一动作,即觉喘呼足颤,有不打自跌之患,故地盆宜于初时痛下站立之功。  地盆有三,随学者取便习之:  1.八字地盆:足如八字形,两腿蹬下,与骑马无异。  2.一字地盆:此式如“一”字形,只须如八字式
期刊
弟子小薛拿来《精武》2006年第7期所载李瑞林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二)》一文让我看,文中讲李老能的八大弟子,涉及到刘晓兰、刘维山、郭云深、刘轮山、杨扶山、刘奇兰等几位形意门中的名家,其师承关系和学拳过程先后次序多有舛误。我想把我掌握的有关情况粗略地谈一下,与李瑞林先生商榷,也算是给形意拳史以及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充实一点内容,如果有什么错处,请先生批评指正。  《形意拳名家谱》中提到的刘晓兰和
期刊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华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
期刊
步法为习练拳术功夫的机要,亦是胜战之道的关键。武当洪拳金锁连环步法是通过进步连环锁扣对方前脚或后脚,施以相合的劲,拧、别对方,令其倒地的动作。练习时先以基础的锁扣步为主,来回一条线单操。扣脚时以前肩及膝关节向下扣压,形成螺旋的拧合劲,做到身法与步法协调一致。待步法熟练后,再施以特殊的手法综合练习,形成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八法合一。应用时随实战之变化可连环锁扣对方,令对方顾上不顾下,
期刊
演示:谢守忠 摄影:张永学 谢征东 谢征革 谢 军    (接上期)    第二十八式 右蹬脚  第一动 两掌上掤高举  右拳循左肘外侧向左前上方舒伸,身随臂起至极度时提右膝,右脚尖悬垂,两腕交叉,两拳上举过头顶时变掌,右掌在外,左掌在内,两掌心均朝外。目从两腕交叉之下方中间处平远视,意在左掌(图128)。  [技击用法]对方用右脚踩踏我有腿时,我将两拳高举过头,右腿自然轻灵提起,呈待发之势。  
期刊
编者按:这是一个太极拳人自己的组织,为了“注重健康,鼓励长寿,体现亲情”,提出了搞“谁到80岁,大家一起给她庆祝生日”的活动。这次宴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拳友同唱生日歌 张 才  2006年8月21日下午4时,在哈尔滨的一个酒店里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参加的没有达官显贵,只有50余名习练太极拳的拳友;当日的寿星也不是什么奇人异士,而是一位普普通通、常年坚持习练太极拳、八十高龄的老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