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不久前读到一篇二年级学生的习作《鞋》,很受启发。小作者想写一家人一天内不同的见闻和感受,却别出心裁地让鞋子来介绍,仔细一想,还真贴切:能整天寸步不离陪伴我们左右的不就是鞋子吗?这个聪明的写法使看似平淡的题材变得很有情趣。读后笔者思忖,我们是否也可以让低年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话、写话--把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给予童话作料,使它富有童真童趣?于是,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笔活动:
一、提供想象情境调动内在潜质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他们提供想象的情境,让他们多一些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符合他们写话的心理需要。课前,笔者努力捕捉学生的这种需要,以一篇下水写话引路,让学生一边欣赏、想象,一边联系自己生活,打开话匣子。
鞋子的对话
晚上,我们一家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朦胧中,我突然听到鞋子们在说悄悄话。爸爸的鞋子自豪地说:“今天我的主人在手术台前忙着做手术,他站了三个多小时,我可无聊极了。不过,想到又一个病人能得到治疗,我也只好忍着啦!”妈妈的鞋子兴奋地说:“我比你幸福多了,我在幼儿园里能天天听到小朋友快乐的歌声。”我的鞋子也说话了:“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小主人在操场上踢了两场球,累得我连步子都迈不开了。”……鞋子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心里有说不完的话。
孩子们尽情地读着,新奇的内容令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动机,有效实现了语言的自主积累。当让他们猜测文中爸爸妈妈的职业及小朋友的爱好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他们的思维畅快地与生活链接,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交流时,从他们有理有据地判断,自觉地语言运用,积极自信的表达,都可以看出对本次写话的强烈兴趣。其间,笔者也亲切、随和地参与对话,使师生之间缩短了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想说,敢说,,渐渐消除了对说话、写话的恐惧,调动了其内在潜质。
二、重视生活体验鼓励积极找“米”
说话、写话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习作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这就是巧妇要炊的“米”。可能,低年级的学生对每天经历的的生活熟视无睹,并不留意。教师就是要教会他们用心观察,调动视听,从常见的生活中学习捕捉写话素材,实现“我手写我心”。此节课前,笔者已布置学生去精心观察、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的具体工作、所闻所想,再仔细想一想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有趣的经历。这样,学生势必回家要和父母交流,这样又得到了语言交际的训练,同时也受到关爱自己父母的亲情教育。课上交流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描述自己的爱好,交际热情高涨。当要求他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笔者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神情--他们找到下锅的“米”了。
三、积累语言范式学习“巧妇炊米”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笔者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读是吸纳,写是倾吐,低年级写话指导课,更应注重读写结合,学用语言范式,学习巧妇炊米。
当笔者发现学生无法准确地概括和吸纳范文的表达方法时,确信学生在言语运用中遇到了障碍,需要提供帮助。于是,笔者及时地引导学生共同赏析范文的结构,发现有趣的语言范式,感受范文“借鞋子说见闻、谈感受”的表达方法,引导其效仿、学习,积累简洁明了还意犹未尽的语言模式,帮助其安排、梳理自己的写话。此时正是扶着孩子“学习表达”的阶段,笔者相信从“仿”到“创”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的。
四、实施阳光评价保护写话热情
纵观整堂写话课,笔者始终在为学生创设安全平等无任何压力的交际氛围,从启思阶段的共同欣赏,到敞开心扉的真情交流,从动笔表达时提供的真诚帮助,再到赏析品评时的坦诚建议,无不体现了“阳光”的呵护。学生在亲切的启发与鼓励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直到下课还欲罢不能。
笔者在想,写话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又是伴随认知过程的一个情感过程。当学生的作品得到他人肯定的评价,他们就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功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他们高效率地学习。因此,在学生练笔后,笔者还尽力缩短评改周期,及时上了自改、互改、全班共改的评改课。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对这次写话留下难忘的回忆,今后对写话充满兴趣,在互改和全班共改环节,笔者引导学生仔细寻找每一部“作品”的闪光点,并适时放大,这样既能给小作者以成就感,又能使听者学会欣赏,学到许多知识,自觉发现自己写话中存在的问题,有自我领悟的过程,同时在班级内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赞可夫说:“只有在儿童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写话中具有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节写话指导课正是顺应了儿童这样的心理,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放飞想象,自由飞翔,放飞心灵,自由倾诉!
教学本课后,笔者最大的启示是,能否顺畅地调动学生体验、链接学生生活,是衡量写话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我们的写话教学若能及时了解学生写话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才可以说接近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理想状态。
一、提供想象情境调动内在潜质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他们提供想象的情境,让他们多一些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符合他们写话的心理需要。课前,笔者努力捕捉学生的这种需要,以一篇下水写话引路,让学生一边欣赏、想象,一边联系自己生活,打开话匣子。
鞋子的对话
晚上,我们一家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朦胧中,我突然听到鞋子们在说悄悄话。爸爸的鞋子自豪地说:“今天我的主人在手术台前忙着做手术,他站了三个多小时,我可无聊极了。不过,想到又一个病人能得到治疗,我也只好忍着啦!”妈妈的鞋子兴奋地说:“我比你幸福多了,我在幼儿园里能天天听到小朋友快乐的歌声。”我的鞋子也说话了:“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小主人在操场上踢了两场球,累得我连步子都迈不开了。”……鞋子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心里有说不完的话。
孩子们尽情地读着,新奇的内容令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动机,有效实现了语言的自主积累。当让他们猜测文中爸爸妈妈的职业及小朋友的爱好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他们的思维畅快地与生活链接,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交流时,从他们有理有据地判断,自觉地语言运用,积极自信的表达,都可以看出对本次写话的强烈兴趣。其间,笔者也亲切、随和地参与对话,使师生之间缩短了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学生想说,敢说,,渐渐消除了对说话、写话的恐惧,调动了其内在潜质。
二、重视生活体验鼓励积极找“米”
说话、写话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习作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这就是巧妇要炊的“米”。可能,低年级的学生对每天经历的的生活熟视无睹,并不留意。教师就是要教会他们用心观察,调动视听,从常见的生活中学习捕捉写话素材,实现“我手写我心”。此节课前,笔者已布置学生去精心观察、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的具体工作、所闻所想,再仔细想一想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有趣的经历。这样,学生势必回家要和父母交流,这样又得到了语言交际的训练,同时也受到关爱自己父母的亲情教育。课上交流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描述自己的爱好,交际热情高涨。当要求他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笔者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神情--他们找到下锅的“米”了。
三、积累语言范式学习“巧妇炊米”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笔者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读是吸纳,写是倾吐,低年级写话指导课,更应注重读写结合,学用语言范式,学习巧妇炊米。
当笔者发现学生无法准确地概括和吸纳范文的表达方法时,确信学生在言语运用中遇到了障碍,需要提供帮助。于是,笔者及时地引导学生共同赏析范文的结构,发现有趣的语言范式,感受范文“借鞋子说见闻、谈感受”的表达方法,引导其效仿、学习,积累简洁明了还意犹未尽的语言模式,帮助其安排、梳理自己的写话。此时正是扶着孩子“学习表达”的阶段,笔者相信从“仿”到“创”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的。
四、实施阳光评价保护写话热情
纵观整堂写话课,笔者始终在为学生创设安全平等无任何压力的交际氛围,从启思阶段的共同欣赏,到敞开心扉的真情交流,从动笔表达时提供的真诚帮助,再到赏析品评时的坦诚建议,无不体现了“阳光”的呵护。学生在亲切的启发与鼓励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直到下课还欲罢不能。
笔者在想,写话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又是伴随认知过程的一个情感过程。当学生的作品得到他人肯定的评价,他们就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功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他们高效率地学习。因此,在学生练笔后,笔者还尽力缩短评改周期,及时上了自改、互改、全班共改的评改课。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对这次写话留下难忘的回忆,今后对写话充满兴趣,在互改和全班共改环节,笔者引导学生仔细寻找每一部“作品”的闪光点,并适时放大,这样既能给小作者以成就感,又能使听者学会欣赏,学到许多知识,自觉发现自己写话中存在的问题,有自我领悟的过程,同时在班级内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赞可夫说:“只有在儿童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写话中具有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节写话指导课正是顺应了儿童这样的心理,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放飞想象,自由飞翔,放飞心灵,自由倾诉!
教学本课后,笔者最大的启示是,能否顺畅地调动学生体验、链接学生生活,是衡量写话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我们的写话教学若能及时了解学生写话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才可以说接近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