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学中和谐艺术微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素质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涉及诸多因素,但其中诸因素之间的和谐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篇目大多是风流蕴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负载了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世界之美、人生之美、语言之美,展现着丰富的人生面貌、人世的风雨沧桑、生活的多重历程,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挫折、磨难的承受力,告诉学生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美的教学艺术,以美的魅力,去感染、陶冶、净化被教育者,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思考和做到的。我们认为,把握好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和谐艺术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认知基础的和谐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水平,但参差不齐,不能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所以,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把握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继续拓宽文学视野,加强人文素养。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要根据社会的情况,加大大学语文的容量,既要讲解大家的大作品,也要补充一些简短的时文,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完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学习,倡导自主、讨论、合作、研究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和谐,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
  
  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况:不同的内容可以用同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的,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为同一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我们要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来传授特定的教学内容,这样往往可以收到其他教学形式所收不到的教学效果。
  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不少诗歌,古体、近体都有,诗歌的感情炽热,想象丰富。诗人创作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是集中而凝练的,诗歌教学就要使学生对诗中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感情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体味它的情感,理解富含在它优美动人的艺术画面中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感受诗篇独特深厚的艺术力量。我们通过“以诗解诗”不但可以收到形象而深刻、清晰而丰富的理想教学效果,还可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个含义丰富深刻的句子,若逐词逐句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但以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对照理解,展开联想,学生则欣然意会,豁然开朗。教师可进一步抓住时机,运用诗句,启发联想: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中大凡写“水”便是写时间或言愁。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都是借助奔流不息的河海之水抒写面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焦灼;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这样讲解,不但学生的想象力能得到开发,诗歌的寓意也能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语言的和谐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学内容主要靠教师的教学语言来传授给学生,语言表现形式的好坏、优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传达,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状态的形成。因此,教师语言表达的清晰、生动形象及语言的内在逻辑性等就十分重要。具体说来,语言美,就是要做到“准确、简洁、文雅”。准确是指用语符合语法的规则,讲述准确而亲切、生动,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口语表达难免重复,但那重复是肯定的强调,不是嗫嚅的吞吞吐吐。简洁是指语言简练,不嗦;讲课不能像有的领导作报告,可以装腔拿调,如果这样,会使学生厌恶、反感。文雅是指不能有污言秽语,不能使用有损学生尊严或辱骂学生的不文明语言,而是尽可能使用鼓励、赞扬的语言,给学生以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使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以及含蓄、幽默的语言形式,使教学内容与优美的语言形式和谐结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让教师带有审美
  色彩的话语,成为精致的钥匙,开启学生的记忆,开启学生的审美空间。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和谐
  
  在恰当的教学手段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间,教师也能创造出和谐美。教学手段运用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功效,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深刻道理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把语言文字的抽象转化为形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演绎课程文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确实发挥了很好的辅助教育作用,也受到了学生欢迎。但课堂教学手段应是多样的,教学中采用何种手段,应视具体授课篇目而定,如果不加区别,不根据实际需要,一味地强调使用多媒体教学,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其效果也不见得就是好的。如果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缺少了教师的引导,缺少了师生间必要的交流,有时是很难把握文章的精髓的。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手段和谐,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如今中学生面对写作,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着畏惧心理或者说满心困惑。拿到作文题,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常常不知怎样下笔才好而成了言之无物,或不择材料瞎写一通而成了言之无序。现今的作文教学又大多围绕着“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虽也能融进观察与思考、语言与章法,但这样的作文教学让人感到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一个无系统连贯性、随意性强的状态,教师教无明确的计划、无具体的目标
期刊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的很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还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高低往往就是同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息息相关。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加快了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语文考试考不到课本上的。学生就误认为语文课不值得学。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内容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要学好化学,除了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
期刊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
期刊
在生物课堂上,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去研究和探索真理,是提高教学效果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将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生物课堂讨论时机的选择。  一、在需要突出教学重点时进行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才能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如在
期刊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一、生动的语文教学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
期刊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学习英语,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吕叔湘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教师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期刊
内容摘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则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有效教学的一部分,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同时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课堂管理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课堂教学 管理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课堂教学的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